陈寿江
论《陈情表》的写作意图、身份意识和读者意识
陈寿江
李密的《陈情表》自《华阳国志》和《晋书》收录,尤其是南朝梁萧统选入《昭明文选》以来,历代文章评点家均赞不绝口。
北宋欧阳修、释惠洪《六一诗话·冷斋夜话》:“诸葛孔明《出师表》,刘伶《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李令伯《陈情表》,皆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 ①
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 “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②
清代林云铭《古文析义》:“纯是一片至性语,不事雕琢,惟见天真烂漫。”③
清人吴楚才、吴调侯《古文观止》:“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 使郡县供祖母奉膳。 至性之言, 自尔悲恻动人。” ④
清代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固是至性至情之文。而通体局势浑成,步骤安详,更极尽结构之妙。”⑤
类似褒誉不胜枚举, 尽管评点家们赏析角度和表述方式不尽一致, 但我们通过梳理归纳可以发现他们所揭示的《陈情表》传诵千古的奥秘: 一是至真至纯至诚之情的表达;二是不事雕琢、浑然天成的结构;三是感人的力量, 流传至今的民间对联 “伤心怕读 《陈情表》,泪眼难观《蓼莪》诗”可以进一步佐证;四是立竿见影的写作效果,即晋武帝不仅停诏,还“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
《陈情表》选入大学和中学语文教材后,无论是教材关于课文教学重点的提示, 语文教学参考书籍对课文的解读以及提供的参考答案, 还是一线教师实际呈现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因袭前人之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5》课后“研讨与练习”的第一道题是“《古文观止》认为本文‘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背诵全文,说说你的阅读体会。”其设题意图是“使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本文陈情于事、文笔委婉的抒情特点。”其《教师教学用书》认为课文“是一篇有浓厚感情色彩的抒情名作”。 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5》将课文置于《此情可待成追忆》单元,教学的重点是“感受、理解、认识丰富多样的感情”,其《语文教学参考书》认为“全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⑦《语文学习》2014 年第 5 期《〈陈情表〉教学艺术镜头》 展示了五位一线教师呈现的课堂教学内容,除刘超衡老师质疑《陈情表》“不事雕琢,惟见天真烂漫”外,其余老师尽管教学的切入点不同,但都侧重于对“情”的感受和理解。
语文教学无论止于感受理解欣赏, 还是侧重读写转化,都必须去蔽解惑。如果被前人之说尤其是积非成是的通说所遮蔽,那么,理解欣赏终将陷入误区,读写转化绝对是空话。我们认为:《陈情表》确实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但其写作意图是“辞不就职”“愿乞终养”,并不以表现真情实感为旨归, 且作者的真情实感受制于“至微至陋”的“亡国贱俘”书写身份、“切峻”诏书“责其逋慢”的现实语境和疑其“有所希冀”的晋武帝威压,不可能听任“至性至情”“沛然从肺腑中流出”。因此,后《陈情表》是作者煞费苦心构筑的修辞文本。
写作意图就是写作的动机和目的。“话语交流其实是意图与意图的交流,语言只是个手段。我们传达给别人的不是语句本身,而是我们的意图,我们在意的也不是语句本身,而是意图。” ⑧ 由于作者身份、文本体式、读者对象以及写作的时机场合等因素, 写作意图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或意在言内, 或意在言外; 或直接鲜明,或委婉含蓄;或言在此而意在彼。《陈情表》的写作意图就在文本内, 是通过有意识地精选情事巧妙布局而自然显露并卒章显志的,即“辞不就职”“愿乞终养”。惟有准确理解和把握《陈情表》的写作意图,才能不为“语句本身”所显现情、事、理所惑,才能明白作者选择言说内容的用心和深藏的苦心。《陈情表》 开篇虽未直接挑明意图, 叙写的是作者孤苦的身世和祖孙相依为命之情,但无一字不紧扣其写作意图。痛陈幼年失去恃怙,幸得祖母躬亲抚养至于成立,已隐含愿乞终养祖母之意;明言“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实则指父辈和己辈,只剩自己一人终养祖母;叙“少多疾病,九岁不行”,让人既深切感受祖母抚养之难,也交代了“晚有儿息”的原因。若无疾病,成立之年当婚,儿子早已成人,为自己分担终养之责,也是天经地义,然儿子年幼,尚待抚养,又如何侍奉祖母?退一步说,如果祖母有关系较近的亲属可以托付,或经济宽裕可雇人照看,“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作者也可“奉诏奔驰”,然现实境况竟是“外无
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门衰祚薄”,且祖母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作者怎可脱身?由此可见,不论作者陈述“夙遭闵凶”“至于成立”之事,还是倾诉孤苦伶仃、相依为命之情,都是为了实现其写作意图。下文讴歌屡次征召、过蒙拔擢的圣朝皇恩,描述进退狼狈的困境,引用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袒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心迹,强调祖母“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明示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直至面对天地发誓等,都是为了消除晋武帝的猜忌以顺利实现其写作意图。 长期以来,人们大多止于“语句本身”所言情事,而不深究动人情事所深藏的作者意图,于是便有了“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 惟见天真烂漫”“固是至性至情之文”的赞叹。 我们从作者精心选择的言说内容不难发现,《陈情表》写作成功的奥秘,绝非历代文章评点家们所揭示的 “沛然从肺腑中流出”“俱从天真写出” 那么简单。因为《陈情表》首先是实用文本,不可能像文学创作那样服从感情的驱使,听凭性情的自然流露。更何况,在生死关头,面对特定的交际对象,要实现既定的交际意图,作者是不可能自由地表现他的天真的。
《陈情表》无疑是实现写作意图而化险为夷的一个成功文本。欲揭示其成功的奥秘,就必须正视前《陈情表》存在,因为任何一个表述都“要有某些先前的表述(自己和他人的表述)的存在,而他此刻的表述就要同这些表述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依靠这些表述,与他们论争,或者只是作为听者已知的前提),每个表述都是其他表述组织起来的十分复杂的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巴赫金:《言语体裁问题》) ⑨ 如果将后《陈情表》视为此刻的“一个表述”,那么先前的表述就是后《陈情表》和晋武帝“责其逋慢”的诏书,且是直接读者晋武帝已知的前提。
准确地说,我们今天读到的《陈情表》是后《陈情表》,即南朝至清代各家古文选本收录的《陈情表》。根据文本透露的“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的信息,晋武帝发布“除臣洗马”的诏书后,李密已上表陈情一次。但从过去到现在,人们大多忽略了前《陈情表》的存在,这或许是人们多年来研究《陈情表》人云亦云、简单重复且不得要旨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徐中玉主编的 《大学语文》(修订四版)在介绍《陈情表》的写作背景时说:“蜀汉灭亡后,晋武帝司马炎为笼络蜀汉旧臣,征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他写了《陈情表》,以奉养祖母为理由,辞不应征,武帝即未再勉强。”准确地说,应是李密第二次上表后,武帝才没勉强他,不仅如此,还“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而前一次上表,晋武帝就不是一般的勉强了,而是“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人教版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在介绍作者作品时同样没有看到前《陈情表》的存在。
前《陈情表》的佚失,给我们今天的研究工作增加了难度,但根据后《陈情表》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直接推断前《陈情表》所没有的内容,如:“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因为这是“具以表闻”后发生的事和产生的矛盾心情,这样的文字只能出现在后《陈情表》里,前《陈情表》是绝对不可能有的。又如李密从诏书中发现晋武帝认为他三次辞不赴命并非“供养无主”,而是犹豫盘桓、矜守名节、有所希冀。那么李密就必须在后《陈情表》中袒露自己的心迹,以消除晋武帝的猜忌。所以,“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在前《陈情表》中也是不可能有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可据此推测前《陈情表》的大致内容。先从后《陈情表》行文思路和结构看, 作者是按前朝 (倾诉孤苦身世和祖孙相依为命之情)—— —当朝之现在(历陈屡次征召、过蒙拔擢之事,坦陈“奉诏奔驰”与“苟顺私情”的进退狼狈心情)—— —当朝之将来(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的次序展开言说的, 且先孝后忠的两全之策又是在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欲苟顺私情而不许的紧迫情势下揣摩上意之言。正如清人余诚所言:“通体俱是陈情,前两段是陈其已往之情, 乃题前文字; 中三段是陈其现今之情, 乃题中文字; 末段是陈其日后之情也, 乃题后文字。” ⑩ 故前《陈情表》“具以表闻”之“具”主要是“陈其已往之情”, 即全部详尽地陈述祖母供养无主的客观事实,表达祖孙相依为命之情,以阐明“辞不就职”的理由;此外就是礼节性的表达“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的感激之情。 再从写作策略看, 尽管前一次上表的结果是“诏书切峻,责臣逋慢”,所陈情事不仅没有感动说服晋武帝,反而触怒晋武帝,但李密不单要完整保留而且必须强调前《陈情表》“辞不就职”的事由,否则就是欺君之罪。当然,这里所说的完整保留绝非简单的重复,还必须适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的语境而重构此前的言说内容。 即穷尽一切修辞手段进一步增强此前言说事实的真实性、 理由的说服力以及由此生发感情的感染力。后《陈情表》只能对此前言说内容进行充实、
渲染和强化,而不能改变、减省和淡化。一句话,前《陈情表》的言说内容就在后《陈情表》中。据此,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发现前后《陈情表》的差异,揭示后《陈情表》写作成功的奥秘。
第一,适应写作情境的变化,充实言说内容和调整修辞策略。修辞的任务“不仅仅是研究如何更好地表达先已存在的思想,而首先是研究如何根据面临的‘修辞形式’产生、发掘、构筑和确定恰当的话题、念头、主意、论点,也就是说,产生和确定按语境要求‘该说的话’或该表达的思想”。 ⑪ 在写作背景的认知和把握上,从大的方面说,魏灭蜀,司马氏篡魏建晋,东吴偏安一隅,司马氏政权提出与前朝不同的以孝而非以忠治天下的治国纲领,曾食禄前朝历职郎署的李密应是识时务的。从小的方面说,前后任刺史先后举荐李密为孝廉和秀才,李密均“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皆得应允。后“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又“天真”地以同样理由“辞不就职”,结果却是“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必然促使李密反思此前的言说内容和方式。 既然世人皆知圣朝以孝治天下,李密此前以“供养无主”而“辞不就职”,正符合司马氏政权的治国纲领,即使在前《陈情表》中没有引用以孝治天下的政策依据,只要所述事实符合政策,晋武帝也应准奏。这或许正是李密的天真烂漫处, 却被晋武帝的切峻诏书视为 “盘桓”“逋慢”、矜守名节和“有所希冀”。在此背景下,李密只好采取明示的言说策略, 并强调自己的处境更需享受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优惠政策——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这可谓一箭数雕、柔中见刚、绵里藏针:李密不仅“伏维圣朝以孝治天下”, 而且还耳闻目睹这一治国纲领得到贯彻落实——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因此,李密对“圣朝以孝治天下”是深信不疑的,皇上为他落实政策应是理所当然的。此其一。李密此前所述的孤苦情状,不仅是完全真实的,而且比之“犹蒙矜育”的故老,“特为尤甚”,因此李密更应享受圣朝的优惠政策。此其二。既如此,李密奏请“辞不就职”“愿乞终养”,皇上就应准奏。否则,“以孝治天下”就是忽悠人的幌子。此其三。这无疑是把晋武帝逼到非同意不可的境地。李密的这番用心,恐怕不是“俱从天真写出”“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所能完全解释的。其实,类似的情况远不止于此。
第二, 选择能适应具体情境和实现写作意图的言说身份。蜀汉灭亡后,李密虽然知道自己前朝遗民的身份,但晋武帝第一次征召时,他是以“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之寥寥数语表达感激之情。其实,“猥以微贱” 不仅适合前朝获得恩宠的任何一个遗民,也适合当朝获得提拔的文武百官。此乃一般的场面话和客套话。晋武帝之所以两次征召李密,就在于李密不是一般的前朝遗民,而是《晋书》记载的以孝谨、学问、才辩闻于世的社会知名人士,是“少仕伪朝,历职郎署”的前朝上层人物。李密无论是“辞不就职”还是“奉诏奔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都不仅限李密本人。李密或许意识到自己对晋王朝笼络人心、维护统治的作用,所以在后《陈情表》中除保留自己“夙遭闵凶”、“零丁孤苦”、孝心可鉴、“猥以微贱”的悲情角色外,还特别补充自己曾“少仕伪朝,历职郎署”,今乃“亡国贱俘,至微至陋”。正是李密在后《陈情表》中能准确定位自己身份,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才向晋武帝表明“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的心迹;并信誓旦旦保证“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第三,亲情的渲染、忠情的充实,尤其是先尽孝后尽忠两全之策的提出,是后《陈情表》写作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从“具以表闻”透露的信息可推知,建立在“供养无主”充分事实基础上的零丁孤苦、祖孙相依为命之情在前《陈情表》中已是淋漓尽致了。或者说,在后《陈情表》中陈述孤苦身世和倾诉祖孙相依为命之情部分已“辞达而已矣”,但为了感动晋武帝,作者通过语义几乎等值的词语的近距离重复和前文铺垫后文呼应的手法反复渲染其凄苦的亲情。“零丁孤苦” 与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意思是一样的,从语用经济的角度看,取其一即可,但作者不避重复;同样,“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四个词语也是等值的,任取其一,即“辞达而已矣”,可作者仍不觉是在堆砌辞藻。此为等值语词的近距离重复,目的是使建立在“供养无主”事实基础上的凄苦亲情更加鲜明更加浓烈,同时也为后文申述先孝后忠的两全之策张本。本来,开篇叙述的孤苦身世和“供养无主”的充分事实已蕴含祖孙相依为命的真挚感情, 但作者在后文袒露奉诏和尽孝的矛盾心情时, 又顺势将前文蕴含的情感、 意图显露无遗——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此为前文铺垫后文呼应,或曰远距离的重复渲染。目的同样是通过渲染亲情以实现写作意图。忠情的表达在前《陈情表》中或许就是“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之寥寥数语,而在后《陈情表》中,作者不单用和表达亲情同样的文字容量充实忠情, 而且还用同样的手法反复渲染忠情。 进而把忠情置于与亲情同等重要的位置, 以突显忠孝暂时难以兼顾的矛盾心情。“猥以微
贱”与“亡国贱俘”,“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与“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意思几乎是一样的,如果只求语言经济,删掉其一又未尝不可。作者之所以不避重复,反复渲染,就是使忠君之情变得更加具体、准确、鲜明、突出,以排除“苟顺私情”的嫌疑。当然,不论是渲染亲情充实忠情以感动晋武帝,抑或是以“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大义大理说服晋武帝,虽然是必要的,但对甫临帝位的晋武帝而言,能给予合乎并重于情理且不同于前《陈情表》具体表态才是最重要的。 通过前文铺垫渲染而自然生发的先孝后忠的两全之策,既维护了君王的尊严,也为晋武帝停诏搭了台阶。
文本,尤其是实用文本,是具体时空中的文本,是特定情境中的作者为适应和满足特定读者的需要而创生的特殊文本。《陈情表》主要是实用文本,作者的写作意图自觉且明确,其直接的读者是晋武帝,历代文章评点家及其广大读者只是间接读者、 远距离的局外旁观者。如果置特定环境中特定作者和读者的需要而不顾,我们看到的或许只是如前人和大多数今人所已见的文本表层显现的“唯见天真烂漫”的“至性至情”。若还原文本写作语境,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先前沉睡的平面的封闭的文本就有可能变成苏醒的立体的开放的文本。我们当不难发现:尽管李密写作后《陈情表》时,晋武帝不在现场,但李密始终感觉如在目前。面对晋武帝威严、疑惑的目光的逼视,李密不得不反复揣摩上意以谨慎择言周密应对。从晋武帝“切峻”诏书“责其逋慢”到后《陈情表》的紧急应对,可谓一场鲜活的立体的生死攸关惊心动魄的答辩。 伽达默尔说:“理解一个意见就是把它理解为对某个问题的回答。”如果我们把《陈情表》 所陈情事视为作者有针对性且有秩序表达的一系列“意见”,那么,这些“意见”无疑是针对晋武帝已问和可能将问的每一个具体问题的回答。 虽然作者研判的君之问不可能完全直接出现在文本中, 但我们可从臣之所答推测君之所问。李密从“切峻”诏书获悉晋武帝不仅严重怀疑其前《陈情表》陈述的“供养无主”的事实是“苟顺私情”,而且还认为他一再盘桓是“有所希冀”。于是,李密有针对性地逐一回答晋武帝已问和推测可能将问的所有问题。关于祖母“供养无主”,从常理看,李密只要释明“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即可, 可李密仍担心晋武帝会让他将祖母托付“强近之亲”,或让其子分担供养之责,甚至雇人照看,于是,李密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而不可能回应晋武帝的可能之问。尽管“供养无主”的事实已足够充分,可李密仍担心晋武帝疑虑未除。 因为蜀汉时,“刘夙婴疾病, 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已仕伪朝的李密“未曾废离”能让人相信吗? 但李密可这样解释: 当初是在本地为官,可随时照料祖母,而今“刘病日笃”“朝不虑夕”,要随时照料和送终就不能“废远”了。行文至此,李密仍担心晋武帝怀疑他以此为由,丝毫不感念皇恩而“有所希冀”,于是,作者一方面历陈圣朝屡次征召、过蒙拔擢之恩,另一方面把“愿乞终养”提高到“以孝治天下”的高度以强调其请求的合法性,进而把“奉诏”与“尽孝”同等重要同样紧急且不能同时兼顾的事实呈现出来,试图说服晋武帝接受暂时“区区不能废远”的请求。行文至此,李密或许会进一步分析推测,晋武帝即使同意其请求, 可能会问终养祖母之后是否仍 “辞不就职”,于是,李密以“尽节于陛下”的响亮承诺和“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的尽忠效力的决心回应晋武帝可能的进一步追问。可谓寓问于答、思虑周详、步步为营、环环紧扣、严丝合缝、滴水不漏。如此无懈可击的完满答辩,李密似乎该如释重负、静候佳音了,可李密并没有完成答辩之后的轻松感和成就感, 仍然担心还不能感动说服晋武帝。不然,他就不会发出“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的无奈之叹了。 我们由此不难和作者一同感受到晋武帝的严重猜忌心理对作者的威压, 也不难窥见亡国之臣李密孤弱的心灵和颤栗的灵魂,真可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其“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就不是一般表文的程式化结尾了。无论晋武帝是否完全接受后《陈情表》陈述的事由,但结果毕竟是停诏了。 而停诏的结果与李密能揣摩上意, 尤其是能把握晋武帝的严重猜忌心理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言说有着直接的关系。
1.还原《陈情表》的写作语境,我们终于发现前人和今人关于《陈情表》的诸多赞誉之词,几乎全是空话和套话,而非有针对性的实话和新话。《陈情表》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都抒发了真情实感。如果用“俱从天真写出”“沛然从肺腑中流出”“唯见天真烂漫”“至性至情之文”等语词评价,最适合的应是《祭十二郎文》而非《陈情表》。因为这两个文本的写作语境、言说内容、作者身份和读者对象不一样。《陈情表》 和诸葛亮 《出师表》文体相同,就是现在几乎尽人皆知的请示。如果就写作的自由度而言,《陈情表》是远远不及《出师表》的。李密只比诸葛亮晚生40余年,语言运用规范和禁忌是
大致一样的。他们在表中都自称臣,称皇上为陛下。可李密他称也用臣,如“前刺史臣逵”“后刺史臣荣”,而《出师表》他称则一概不“臣”,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将军向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之慢,以彰其咎”。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字斟句酌谨慎择言到如此地步的李密,能“天真”地表现他“沛然从肺腑中流出”的“至性至情”吗?因此,要揭开《陈情表》的神秘面纱,真正走进文本,还必须把内容或体式与《陈情表》相同的文本进行比较分析,才能从《陈情表》这一篇具体的课文中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
2.《陈情表》确实抒发了真情实感,但毕竟不是其宗旨或意图,而是承载写作意图的内容,或实现写作意图的方式和手段。因此,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参把“浓厚感情色彩”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作为课文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否合宜就十分值得商榷了。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文本承载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 是阅读教学对话的主要载体、基本前提和聚焦点。《陈情表》是特定情境中的作者为适应和满足特定读者的需要而创生的写作意图自觉且明确的具体文本。因此,还原文本写作语境,正视前《陈情表》的存在,深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作者的言说身份, 洞察特定读者的阅读心理, 理应成为课文《陈情表》的阅读教学重点。因为这是《陈情表》特有的,其他体式相同的表文、内容大致相同的抒情文虽有而不甚突出的。惟其如此,就《陈情表》这一篇具体的课文教学而言,若止于感受理解欣赏就不致流于空泛,侧重读写结合才能转化为内在的写作认知和外显的语文智慧。
①欧阳修、释惠洪著,黄进德批注:《六一诗话·冷斋夜话》,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 52页。
②③④⑤朱一清:《古文观止鉴赏集评·第三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 8页。
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高中语文必修 5·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 67页。
⑦丁帆,杨九俊:《高中语文必修 5·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⑧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⑨钱中文:《文本 对话与人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页。
⑩洪本健,方笑一,戴从喜,李强等:《解题汇评〈古文观止〉(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 375页。
⑪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4页。
[作者通联:贵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