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纬林,王 轶
(1.吉林大学 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2.长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信息技术视野下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整合及优化研究
石纬林1,王 轶2①
(1.吉林大学 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2.长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一种全新办学模式,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正倍受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与青睐。该文以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和高等教育国际化为切入口,通过对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开展的优势及必要性、现存问题与矛盾的探讨,对该项目教学实践进行了系统性总结,提出了该项目在信息技术视野下全新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整合及优化,以期为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信息技术;教学模式;高等教育国际化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信息化和国际合作区域化的时代潮流下,高等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顺应时代改革与发展的主流。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不但是教育领域的创新之举,也是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新趋势的重要举措。然而,我国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在加速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仍有待专家学者们的进一步商榷。为此,在信息技术视野下,研究当前我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整合及优化是极其必要的,这既顺应了我国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潮流,又可为该项目健康有序发展寻找最佳路径,同时也可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986年9月,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南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在国务院批准下成立,成为我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顺利开展的里程碑。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开设了中美经济学和法学培训班。由于开展该项目的高校与机构数量日益增多,为规范这一新型教育模式,原国家教委在1995年1月26日颁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中强调“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补充”,有效地推动了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初期发展。
为了更好地规范并推广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国务院和教育部分别于2003年9月1日和2004年6月2日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确立了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性质和地位,强调了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和导向,保障了各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开展和推广,标志着我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实施已步入法制化轨道,并逐渐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此后,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里,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层次逐渐提高,模式渐趋多样化。目前全国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机构多达1000余家,遍及内地28个省、市和自治区,其合作对象多为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较发达的先进国家或地区[1]。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一种全新办学模式,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较强的国际意识,优秀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精通专业知识和国际惯例的外向型、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为培养目标,已成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之一,对我国高等教育机构改革、实现国际化发展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正倍受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与国内广大师生家长的一致青睐。
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不但是有效解决我国当前教育资源稀缺问题的重要手段,其大规模的开展还能够快速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加速全球教育资源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重组、配置、整合及优化。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相对短缺,我国高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无疑能够促使我国高校快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吸纳国外优质的师资力量与核心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国内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模式,缓解国内相对缺乏的教育资源,改善国内原有的教学条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大大缩短了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跨越式发展的时间,满足我国部分高校学生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国外先进教育的需求。
多年来,各高校为切实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提升项目中学生的学术水平、专业技能和外语综合运用能力,为成绩优异的学生出国留学奠定牢固根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实施至今仍未建立起统一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也未建立起以教学评价为核心的项目教学评估机制。随着项目开展范围的日益扩大,管理和投资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办学理念的深入拓展和办学层次的逐步提高,其教学实践与探索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与矛盾,例如合作层次偏低,多为国外二、三流高校或不知名教育机构,合作对象不对等,学科建设低水平重复等问题,部分高校还出现“重数量、轻质量”“重审批、轻管理”等现象[2],这些都亟需广大专家学者进行深入地研究并予以解决。
教师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主导者,其自身的综合素养与教学水平高低都是该项目教学质量高低和教学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在当前我国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教学实践中,中外双方针对项目共同建设的“双方教师适度融合”的师资队伍仍不尽人意,外方教师并未经过“本土化”加工[3],中方教师培训力度也稍显不足,师资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首先,有部分中方教师在思想上缺乏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紧迫感,缺少忧患意识和自我继续教育的习惯,导致教学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难以跟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步伐;部分中方教师依然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量应用于合作项目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多采用“填鸭式”“一言堂”,使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老套,教学手段单一,创新性不足,教学过程侧重语言“输入”而轻“输出”[4]。其次,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差别就在于它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外语功底和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准备托福、雅思等考试并顺利出国深造奠定深厚的语言根基。因此,在合作项目中,学生在国内学习期间开设的公共外语课时往往高于普通大学外语教学课时,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也需要采取全外语教学或双语讲授,这些都对中方教师(包括外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外语教学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令人遗憾的是,当前项目中像外教一样能实现外语流利交际、兼具深厚专业功底及全外语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师相对匮乏,难以胜任项目中的高水平教学任务。所以,中方教师的内涵式发展已迫在眉睫。再次,外方教师因国内外的教育理念和体系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外方教师对于中国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学习模式不甚了解;少数外方教师又因文化差异、语音面貌欠佳等因素,导致其与中国学生之间形成跨文化交际障碍;再加上外方教师流动性过大,中外教师之间缺少适度合作,都对合作项目的教学管理和课程体系建设有很大影响,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教材作为承载知识的载体,承担着教师教学工具和学生学习依据的双重角色。然而,由于中西方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存在差异性,当前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中的教材使用效果不甚理想。例如,双方在教材的编写和知识体系的建设上各有侧重,外方教师在一门课程中会指定几本书共同作为该课程的参考教材,平均一本书最多只有一半内容会被选作课堂教学材料;而中方教师习惯于一门课程只选用一本书作为标准教材,并且将其从头至尾几乎全部应用于课堂教学[5]。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开展是要融合中西方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和高质量教育要素于一体,包容中西方教材的多元化和差异性,培养国际化的专业型人才,这就对合作项目教材的编制和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教学实践过程中,教材的选用基本是将中外教材机械地加以整合,且整合效果欠佳,教材调整变化也过于随意,内容缺乏针对性。中方教材侧重理论而外方教材注重实践,二者各具特色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双方教材内容和水准的失衡,无形中加大了双方教材整合的鸿沟。在项目教学实践中,还有部分高校直接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应用于教学,由外方教师单独讲授或双方教师共同讲授,但却因外方教师不了解中国学生的学习方式,中方教师在课堂辅助教学中未能给学生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受自身英语水平限制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甚至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再加之引进的外方原版教材与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不匹配甚至脱节等问题,外文原版教材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使得合作项目应如何利用国外教材的矛盾甚为突出。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在招生生源与培养目标方面都具有显著差异。项目是根据教育部政策和各高校实际招生计划要求对考生实行择优录取,报考该项目的学生基本是高考第二批B段、第三批甚至更低分数录取的考生[6],高考英语平均成绩几乎都未达到及格线90分(满分150),这就意味着项目中的学生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相比,外语基础和应用能力差距较大。而外语作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和工具,其在项目教学中的工具性作用更加显著,这就为项目的实施尤其是国外教育阶段的教学带来了根本性困难,“语言关”将成为学生出国留学的主要障碍。值得一提的是,报考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学生约有80%来自城市,90%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学生内心优越感较强,学习习惯不佳,甚至形成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这些都不利于项目教学实践的开展。此外,在当前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教学实践中,优质生源相对匮乏,学生学习动机更是千差万别,如只有极少数学生为出国留学而学习,多数学生只为服从家长意愿而被迫学习,还有部分学生学习目标尚不明确,致使逃学、厌学等不良情绪和行为肆意蔓延。尤其是在用全外语授课的专业核心课堂上,部分学生更是因听不懂、跟不上而导致课堂知识摄入量严重匮乏,进而给教师的教学实践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体体现,是我国高等教育融入全球化的主要载体。为帮助我国高校尽快摆脱上述教学实践面临的重重困境,就必须对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教学模式进行重新构建、整合与优化,从而真正顺应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达到提高项目教育教学质量、缩短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目的。这对于项目实现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专业型人才的宏远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这个科技信息全球化的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网络与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我国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教学实践中,为教育界带来一场创造性的信息多元化变革。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的整合就是在网络环境下将以多媒体为核心要素的信息技术与某一学科的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资源和实施步骤等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使其成为该学科教学实践过程的一部分,并起到督促、增进、加强、融合和辅助该学科学习的作用[7]。此外,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与方法,将教师、教材和学生等要素构成的原有教学运作模式加以改变,使彼此间的互动方式和行为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突破了当前受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与教学水平限制、教材内容局限性和学生学习方式与思维模式固化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教学瓶颈,是我国当下实行教育信息化改革与发展的主流,这对于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新型教学模式与发展方向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因此,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较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环节,并与之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建立信息技术视野下的全新型教学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总体而言,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较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差别就是要实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转变,是要建立一种基于问题式学习、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机制,这一要求决定了合作项目要建立信息量极为丰富、结构相对松散和信息表征以非线性为主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1.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首先,将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的相关软硬件引入传统课堂,从而建立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是合作项目革新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和前提。在多媒体介入的新型课堂上,学生可按照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自行选择难易程度相当的学习内容和与其匹配的学习路径,以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开展课堂学习,从而避免学生在课堂“听不懂”“跟不上”的局面。
其次,中外教师可通过课堂内部网络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点掌握情况,收集学生的疑点难点并从旁协助,实现用网络部分替代课堂的师生互动交流,避免了一些学生因害羞恐惧等心理不愿与教师交流进而导致学习过程中未及时解决疑点现象的出现,从而解决了学生层面课堂互动不佳的难题。教师通过网络实现与学生“心理零距离”接触,规避了面对面交流对学生接受新知识造成的心理障碍,在课堂活动变换方式与教学时间分配上更具有灵活性,从而达到了师生互动交流学习甚至教学相长的最佳状态,让教师在外语教学或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内涵式发展与成长。
同时,由于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以声音、图像、文本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表征符号为载体,在不同教学情景中利用表征系统多维度传达信息,因此学生比在传统课堂上更有机会感受不同的模拟情景,并在思维穿梭的过程中多次通达同一概念,激发学生调动头脑中原有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新概念进行认知、选择、探索和加工处理,在解决了学生层面缺乏学习兴趣、课堂交流障碍的同时,完成新知识的习得。
此外,多媒体的仿真性使其可以较为逼真地模拟现实世界,网络的便捷性也有效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距离,这些都给项目的教材编写和选用带来了巨大便利,从而弥补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中教材层面的不足与缺陷。中方教师可通过网络的信息传输功能快速适度引进国外合作高校优质的教材资源,吸收国际上某一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学术知识和研究成果,并根据中外双方制定的项目课程体系和实际教学内容的需求,结合国内教材适当删减整合国内外相关教辅资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文本、视频教材,自主研发一系列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教材。使用融音频、文本和视频等多种超媒体表征符号为一体的自主开发教材,不但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寓教于乐,还可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可见,运用多媒体辅助合作项目课堂教学可以更快捷地促进课堂上外方教师与学生、中方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与无障碍交流,师生双方共同解决课上与课下的难题,弥补了传统课堂上教师创新性不足和教法循规蹈矩的遗憾,促使合作项目课堂在网络与多媒体的辅助下,变得更加活灵活现和生动有趣。
2.建立网络自主学习中心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中,建立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可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的软硬件条件和海量的免费学习资源,进一步弥补并改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中教材使用状况。教师应将自主研发的项目教材上传至网络自主学习中心数据库,实行在线资源实时共享机制。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心的数据库中,学生可利用信息搜索导航自由检索、浏览和下载项目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的教材及与之配套且同步实时更新的丰富的教辅资料和双语结合的视听素材。同时,网络自主学习中心还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集数字图书馆和网络在线自习室多功能于一体的学习环境,有大量的文字处理软件、数据分析软件、教学模拟软件、在线练习系统、音频视频制作软件和远程教学辅导系统等信息技术供广大师生使用。教师通过聊天室、电子邮件和BBS系统等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即时互动,释疑解惑,充分发挥了人机结合的自动化、集中化功能,突破了课时限制,实现了课下教育的适时互动。
例如“跨文化在线讨论”模块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外语水平不佳的这一难题。该模块是一种适用于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培养目标的整合学习系统,学生利用这一系统先学习国外优秀的文化知识,然后可随时和外方教师进行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交流,不受考试压力的束缚,获得了良好的异国文化学习体验,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中西方文化素养,锻炼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出国留学奠定基础。另外,精彩纷呈的教学视频、适度变换的教学方法和深入浅出的在线练习均能快速吸引外语基础薄弱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刺激其探究心理,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使这类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短期内得以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会适度弥补教师层面与学生层面因为语言水平不佳而导致的课堂教学效果较差的状况。
3.构建移动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是指在移动设备的协助下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学习模式,是对前两个教学模块的有益补充,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能为学生带来通过移动设备和移动计算信息技术双结合而进行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体验[8]。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中的学生在国内学习阶段,只有多积淀异国文化、提高外语交流能力并培养在异国他乡独立生存技能,才能为后续的留学之路奠定根基。移动学习正是适应了这一需求的最佳学习模式,它打破了学习受场地限制的束缚,学生可完全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而不单局限在多媒体辅助课堂或网络自主学习中心。
采取移动式学习,表面上看似乎是抽离了学生的业余时间,但实质上是扩展了学生的隐性学习生活空间,使原本平面化的学习活动真正融入生活,变得更加生动而立体化。利用网络将学生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与网络自主学习中心数据库相连接,构建生活中的“移动学习平台”,可为学生打造留学异国他乡的模拟生活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生存能力,为后续留学生活适度热身,进而解决学生层面所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4.建立新型教学评估体系
传统的教学评估是以终结性评估为主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考核;而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对学生学习过程加以跟踪考核。因此,要在项目中建立以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新型教学评估体系,用以监测和保证项目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中外方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打破课堂原有期中、期末考试的单一评估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记录出勤、监测观看教学视频数量、计算在线练习课时数、总结课堂提问、即兴演讲、团队讨论、观察课堂表现活跃度、作业及小测试等考核方式,并设置不同的分数权重,与期末考试一同计入学生的最终成绩。同时,期末考试也要采取开放式问答、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等多元化测评方式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项目学生学习过程和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实时跟踪和培养。
总之,立足于我国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办学实际和教学现实情况,参照高等教育国际化通行标准和我国人才市场需求,将信息技术引入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教学实践,为项目建立全新型立体化教学模式,进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高度整合及优化,是解决我国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现存问题和矛盾的有效举措。这一全新教学模式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潮流,构筑了灵活多元化的人才培养途径,从而保证了合作项目培养国际型专业人才的教学质量,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健康有序发展,为我国实现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借鉴。
[1]刘继泉,李岚.关于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11):100-103.
[2]徐洁.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60-62.
[3]袁长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英语教学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67-69.
[4]王黎生.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100-101.
[5]刘平,于险波.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140-141.
[6]江彦桥.对中外合作办学几个关键问题的思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13-14.
[7]王轶,崔婷婷,王青华.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2,(2):118-120.
[8]罗洁.信息技术带动学习变革——从课堂学习到虚拟学习、移动学习再到泛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5-21.
石纬林:讲师,研究方向为国有经济及财政学(shiwl@126.com)。
王轶: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5843108868@163.com)。
2015年7月1日
责任编辑:李馨 宋灵青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Proj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i Weilin1,Wang Yi2
(1.Public Sector Economy Research,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012; 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chun Jilin 130012)
As a novel mode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higher education,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Projects(IECP) is causing the attention and the favor of academe at home and abroad.The study takes Chinese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reform and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s the entry point,elaborates advantages,necessity,existing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of IECP,and summarizes teaching and classroom practices of IECP systematically.Furthermore,it also presents,integrates and optimizes a new type of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aiming to offer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ECP.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Projec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Mode;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G434
A
1006—9860(2015)08—0128—05
* 王轶为本文的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