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
——基于三所新建本科院校350名教职工的问卷调查

2015-01-31 15:15张千友
职教论坛 2015年15期
关键词:新建教职工转型

□张千友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
——基于三所新建本科院校350名教职工的问卷调查

□张千友

论文基于三所新建本科院校340名教职工的问卷调查,围绕“为什么要转型发展”、“转型发展的障碍”、“如何实现转型发展”三个主题,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在专业统计软件SPSS16.0环境下,利用多变量相应分析,数据拆分分析等数据处理方式,分析新建本科院校教职工对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认识和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实证研究

一、引言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从1999年至今,教育部先后批准建立了200余所本科院校,占全国本科院校30%左右。这一部分本科院校就是新建本科院校。其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由高职高专独立或合并升格而成,二是由师范专科院校升格的本科院校,三是由成人高校向普通高校转制而形成的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层次以本科为主,专业设置专科居多。它们在办学理念、培养方式、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上还在进一步探索当中。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已经逐渐明确为介于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型院校之间的应用性本科院校,其特点是立足本地,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服务[1]。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明确提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要让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使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开始上升为国家意志。为了解新建本科院校广大教职员工对于学校转型发展的认识和了解情况,课题组选择了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开展调查。

二、数据来源及相关说明

课题组围绕 “为什么要转型发展”、“转型发展的障碍”、“如何实现转型发展”等三项内容设计了调查提纲,并编印了一套包括18个问题的封闭式问卷。在调查点上,课题组选择了能够代表新建本科院校实际布局和不同发展状态的三所学校,即位于中心城市的成都学院,位于地市州非中心城市的内江师范学院和位于民族地区的西昌学院。在调查对象上,选择设计了四个层次的对象,即学校的校级领导、院(系)领导、普通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代表。在调查方式上,采用现场座谈、填写问卷等方式进行。2014年6月至7月,课题组先后在西昌学院、内江师范学院、成都学院面向近20名校级领导,70名院(系)领导和260余名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代表开展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6次,向三所学校发放问卷350份,收回调查问卷342份,回收率97.71%,筛选掉2份漏答问题过半数的无效问卷,实际有效问卷340份。问卷数据主要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在专业统计软件SPSS16.0环境下,利用多变量相应分析,数据拆分等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三、对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认识和判断

(一)对转型发展背景与原因的认识

首先,关于广大教职工对应用技术大学基本特征的认识。在调查问卷设计中,该变量设计为多响应变量,即多项选择题(下同),在接受调查的332名教职工中(有8个缺失值),在对应用技术大学基本特征的认识上,有七成以上的教职工认为基本特征应该包含应用型人才培养(74.7%)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73.2%);有六成以上的教职工认为校企合作办学(63.6%)、培养“双师型”教师(63.3%)、突出实践教学(65.7%)等内容也应成为应用技术大学的基本特征;同时,在科研方面,有接近一半(48.5%)的教职工认为开展应用性技术研发也应该成为应用技术大学的基本特征之一。

其次,关于广大教职工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的了解情况。在接受调查的340名教职工中,对国家引导新建本科转型发展的文件精神了解的占到30.6%,基本了解的占到55.9%,了解和基本了解的教职工总共占到86.5%,不了解的教职工仅仅只有13.5%。这说明有关国家引导新建本科转型发展的意志引起了新建本科教职工的高度关注,已经在新建本科院校教职工队伍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第三,关于教职工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态度。在接受调查的339名教职工中(有1个缺失值),完全赞成的教职工占到40.4%,基本赞成的教职工占到48.7%,完全赞成和基本赞成的教职工合起来的比重为89.1%,也就是说,有接近九成的教职工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不能再继续照抄照搬老牌本科院校的模式。然而在接受调查的教职工中,也还有10.9%的人不赞成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他们在思想观念上难以接受,这也说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仍然将面临较大的阻力和障碍。具体从人员类别来看,在校级领导中,有94.5%的调查对象赞成或者基本赞成新建本科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这说明在新建本科的高层领导中,针对新建本科转型发展有比较一致的认识;在院(系)级领导中,赞成或者基本赞成新建本科转型发展的比重为82.3%,这说明,在院(系)级领导当中,对转型发展存在一定的分歧,明确表示不赞成新建本科转型发展的比重为17.6%,这可能受到其所在院(系)的学科和专业影响较大,比如,物理系或者数学系等师范类的学科在向“应用技术类型专业”转型上面临较大困难。在广大教师队伍中,赞成或者基本赞成新建本科转型发展的比重为89.83%,与全部调查对象的平均水平基本接近;在一般教学管理人员中,赞成新建本科转型发展的比重为54.5%,基本赞成新建本科转型发展的比重为45.5%,没有明确表示不赞成。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针对转型发展,最大的阻力可能还是来自院(系)领导以及普通教师群体。

第四,关于学校“转型发展”的前景。在接受调查的338名教职工中(有2个缺失值),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前景判断上,认为大有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并且看好转型发展的教职工只有6.2%,比较乐观的教职工占到39.9%,认为发展前景“一般”的教职工占到38.2%;不看好转型发展,对发展前景不乐观的教职工比重还占到15.7%。具体从人员类别来看,在校级领导中,有89.5%的调查对象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前景表示非常乐观、比较乐观或者一般的乐观;对转型发展前景表示不乐观的调查对象只有10.5%,这反映在校级领导层面,对转型发展的前景还是乐观派占了绝大多数。在院(系)级领导中,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前景表示非常乐观、比较乐观或者一般的乐观的调查对象占到86.6%,表示不乐观的调查对象占到13.4%,该比重略高于校级领导。在普通教师队伍中,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前景表示非常乐观、比较乐观或者一般的乐观的调查对象占到82.6%,表示不乐观的调查对象占到17.4%,这说明普通教师队伍可能认为学校转型发展还面临不确定性因素,有接近两成教师队伍对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前景表示担忧。在一般教学管理人员中,有90.0%调查对象对转型发展前景表示一般或者比较乐观,认为不乐观的调查对象占到10%。

第五,对国务院和教育部提出“转型发展”要求的看法。在接受调查的337名教职工中(有3个缺失值),针对国务院和教育部提出引导一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46.0%受访教职工认为该政策非常及时,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还有22.8%的教职工认为高教领域存在的问题属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仅仅依靠一个文件或者出台一项政策,很难起到预想的效果,因此“转型发展”的政策与过去的很多政策一样,属于换汤不换药,高等教育现状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还有31.2%的教职工认为,引导一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实质是转向发展职业教育,是新建本科院校由大学本科向职业教育转型,属于主动降档降格,因此在短期内可能引起教职工和在校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混乱。超过三成的调查对象反映“转型发展”的政策可能引起教职工和在校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混乱,这不得不引起有关部门或新建本科在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需要慎之又慎,迫切需要提前做好舆论的宣传和引导工作,消除广大师生思想观念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第六,关于对新建本科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原因。针对转型发展的原因认识设计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新建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调查问卷设计中,该变量设计为多响应变量,在接受调查的338名教职工中(有2个缺失值),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六成以上的教职工认为新建本科面临产学研结合不紧密,以及专业建设与地方脱节等问题,具体来看,有63.6%的教职工认为目前办学产学研结合不紧密,有61.8%的教职工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存在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问题;有超过一半的教职工认为新建本科面临着教师能力不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56.8%),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 (52.4%),办学经费投入不足(51.2%),办学定位趋同等问题(51.8%)。

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转型发展”。在调查问卷设计中,该变量设计为多响应变量,在接受调查的327名教职工中(有13个缺失值),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原因,有六成以上的教职工认为新建本科院校之所以要“转型发展”,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要求和新建本科学校生存发展的压力,具体来看,有68.5%的教职工认为这是国家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有63.6%的调查对象认为这是新建本科在中国高校生态环境中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决定的;另外,还有将近一半的调查对象(49.2%)认为新建本科转型发展主要是由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有40.4%的调查对象认为引导一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为满足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的需要。

(二)对转型发展障碍与阻力的分析

首先,关于教职工在学校宏观层面上对“转型发展”主要障碍的认识。在调查问卷设计中,该变量设计为多响应变量,在接受调查的336名教职工中(有4个缺失值),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如果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的主要障碍判断上,有七成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主要障碍是新建本科本身存在的条件和教职工观念和认识上的问题,具体来看,有77.7%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建本科“转型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学校本身存在的条件问题,有70.2%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建本科“转型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教职工观念和认识上难以转变的问题;有57.4%的调查对象认为主要障碍是国家现行教育资源和政策导向难以改变和调整,这也将成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主要障碍。还有47.9%的调查对象认为转型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社会认知心理错位。

其次,关于教职工在个体微观层面上对“转型发展”给个人带来困难的认识。在接受调查的333名教职工中(有8个缺失值),针对教职工个人面临学校转型发展的最大困难上,有41.0%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在知识结构上难以适应向“应用技术类型大学”转型发展的要求,有22.9%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在观念上难以接受,这些教职工认为自己好不容易成为大学本科高校“象牙塔”中的一员,现在要转向应用技术类型大学或者职业技术本科,属于自降身价,主动降格,在心理上难以承受。加上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偏见,更加固化了教职工对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偏见;还有7.2%的调查对象认为“转型发展”的最大困难在于自己的学术生涯将受到影响,他们担心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大学”转型发展,可能会更加重视科技的应用,而不是科学研发,学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激励机制可能会减弱。

(三)对转型发展方向与动力的调查分析

首先,关于教职工对“转型发展”权力主体的认识。在接受调查的331名教职工中 (有9个缺失值),针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权力主体,有27.5%的调查对象主张由学校自己做主,决定学校是否转型,何时转型,以及朝什么方向转型;有23.6%的调查对象主张应该采取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由市场经济自由推动新建本科转型,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新建本科高校会自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主动转型发展;有10.6%的调查对象主张应该由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由外在强力推动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与此同时,有38.4%调查对象主张由学校与政府共同协调,一起推动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其次,关于教职工对“转型发展”方向的认识。在接受调查的330名教职工中 (有10个缺失值),针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方向,有超过一半(53.0%)的教职工认为学校转型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应用型大学;有28.2%的教职工认为新建本科转型发展的方向应该是技术技能型大学;也有12.7%的教职工认为新建本科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综合型大学;仅仅有6.1%的教职工选择新建本科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职业型大学。综合来看,将技术技能型大学或者应用型大学作为新建本科转型发展方向的调查对象占到81.2%,这说明新建本科院校教职工对学校转型发展方向具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八成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建本科应该是应用技术类型大学,而不应该再一味地照抄照搬老牌本科的办学模式。

第三,关于对“转型发展”方式和途径的认识。在接受调查的330名教职工中 (有10个缺失值),在对新建本科“转型发展”方式的选择上,有79.7%的教职工认为应该采取渐进式改革,稳步推进,即选择部分专业或者部分学院,先行试点,取得经验以后再逐步推广,如果试点失败,则取消试点,从而不影响大局。具体来看,有将近一半(49.7%)的教职工主张选择部分专业先转型试点,其余专业再相机行事;有30.0%的教职工主张选择部分院(系)先转型试点,剩余院(系)再相机决策。但在调查中发现,也有12.4%的教职工选择学校整体转型一步到位的方式,用不着选择试点;同时也还有7.9%的教职工对学校转型发展持观望态度,主张应该等待兄弟院校取得现成的经验后,再考虑本校转型发展。

在接受调查的331名教职工中 (有9个缺失值),在新建本科 “转型发展”的途径选择上,有70.7%的教职工主张采取自下而上的模式,即先由各高校自行探索转型模式,主管部门总结经验再予以推广;有29.3%的教职工主张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一个行动框架,由各高校参照执行。由此可见,有超过七成的教职工主张采取学校主体,自下而上的改革模式。

第四,关于教职工对“转型发展”动力机制的认识。在调查问卷设计中,该变量设计为多响应变量,在接受调查的332名教职工中(有8个缺失值),对推动新建本科“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选择上,有六成以上的教职工主张应该建立企业合作育人的激励机制(66.6%)、高校分类评估机制(61.1%)、学校发展倾斜机制(66.0%);还有55.4%的教职工主张应该建立财政经费分类拨款机制;也有30.7%的教职工选择建立舆论宣传导向机制。由此可见,有超过一半的教职工认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要想获得成功,离不开校企合作办学,尤其是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的激励机制,也离不开高校分类评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历史的欠账,还离不开建立新建本科发展的倾斜机制。

第五,关于对“转型发展”中应该做的主要工作的认识。在调查问卷设计中,该变量设计为多响应变量,在接受调查的332名教职工中(有8个缺失值),在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面,有七成以上的教职工认为转型发展的主要工作包括:实训环境、硬件平台建设、发展定位、服务面向的规划和设计,以及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优化等,具体来看,有79.5%的教职工认为应该加强实训环境和硬件平台建设,可见这是由于新建本科教学经费长期短缺,历史欠账太多所致;有73.2%的教职工认为应该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服务面向,做好学校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有接近七成的教职工认为,新建本科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还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68.4%),学科建设、专业设置(68.1%),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67.8%)。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发展,这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新建本科院校教职工对学校转型发展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和认识,对学校转型发展面临的障碍和主力有科学的判断,基本符合实际,对于学校转型发展的方向、转型的方式和途径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共识。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尤其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新建本科应该主动迎接挑战,抢抓机遇。根据笔者的调查和分析,新建本科向应用技术类型大学转型发展应该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舆论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针对部分师生短期难以适应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转型发展的需要,首先,要采取外出参观考察、集中学习以及校内开展师生大讨论等方式,引导广大师生转变观念。其次,要引导高校转变认识,扭转应用技术类大学“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通过舆论导向,解决社会认知错位的问题。第三,在教育部指导下,地方政府要统筹产业行业发展,建议教育、人力资源、发展改革、统计等行政部门要参与新建本科转型发展讨论,并且参与具体组织实施。第四,要引导行业人员在参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发挥在重大政策研究、人才供需监测、职业资格制定、就业准入、校企合作、专业设置和评价、课程与教材开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的作用。

(二)明确新建本科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尽快消除师生的后顾之忧

按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3]等要求,建议在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中,将转型后的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类别部分,并置其与普通大学同等或更高的地位。同时,也要有效避免转型后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另一类同质化倾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新建本科师生对学校转型发展后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对学学校转型发展前景的担忧。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高校分类评估机制

高校评估机制已经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的重要风向标,对其日常办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评估制度,比如: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水平评估标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专业(专业群)认证及评估标准、地方本科院学科建设评价标准等。建立社会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分类评估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四)强化师资培训,建立“双师型”队伍

据调查,新建本科院校新进教师大多数要求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甚至博士研究生学历,然而这些新进教师一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让他们撰写学术论文、完成科研课题可能很专业,水平也很高,然而要求他们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就难以胜任。另一方面,从社会上外聘生产管理一线的教师充当实践技能指导教师,还存在职业技能人才引进、教师资格认定、薪酬待遇核算、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质量控制等等一系列的实际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建议扩大新建本科院校引进教师的自主权。首先,根据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自主引进教师;其次,改变现行职称评聘指标体系,真正使那些工程实践能力强、应用性研究成果突出的教师有平等的晋升机会[4];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企业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能手进入高校或在学校兼职,充实转型学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五)加大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经费投入

转型发展应用技术类型大学的投入并不比普通本科教育投入少。与之相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转型发展应用技术类型大学对实验教学设备、对实践实训基地的投入,必然远远超过办普通本科的投入需求。但是,新建本科院校长期面临经费短缺的问题,与老牌二本院校获得的经费支持没有可比性,更不用说与“211”、“985”高校相比[5]。然而新建本科院校尚未在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建立良性互动机制,融资渠道偏少。因此,各级政府应给予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一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一是选择有较好基础的院校作转型试点院校,设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专项资金,给予转型试点高校特殊支持;二是改变政府现行对高校的财政拨款方式,按学校类型确定财政拨款标准。

(六)积极开展试点,推动渐进式改革

推动新建本科转型发展不能搞“一刀切”。每所新建本科院校的现有基础和面临的具体困难千差万别,转型发展方式不能“一个模式”,应由学校自主选择。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启动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划拨专款,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地方高校,让他们依据 “部分专业先转”、“部分院(系)先转”和“学校整体转型”三种转型方式,自主抉择,积极参加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试点。

(七)修订《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构建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的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及各部委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政策及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指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年)指出:“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要求“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总而言之,关于促进校企合作育人的政策比较多,但真正上升到法律层面的条款不多,尤其是新建本科或者普通本科高校构建校企合作育人的几乎没有。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为行业企业参与合作育人提供法律法规、政策机制保障:一是制定法律法规或相关政策,引导或要求企业进入高校,强化企业与高校合作育人的意识和社会责任;二是转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职能,更多服务学校和企业,成为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合作的桥梁纽带;三是应该将校企合作办学的相关要求写进《高等教育法》,让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有法可依[6]。

[1]姚加惠,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分析与准确定位[J].龙岩学院学报,2006(4):113-117.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国发 [2014]19号)[EB/OL].http:// 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moe_1778/201406/170691.html.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4]夏明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动因、障碍和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4(11):6-10.

[5]张千友.新建本科院校: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挑战与应对[J].职教论坛,2014(21):14-18.

[6]新建院校“转型发展”调研组.四川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调研报告[R].2014-07-06.

责任编辑 蔡久评

张千友(1979-),男,四川三台人,经济学博士,四川大学商学院博士后,西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农村经济。

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职业技术本科内涵建设研究”(编号:438),主持人:夏明忠;“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评价长效机制的建立”(编号:446),主持人:王福明。

G710

A

1001-7518(2015)15-0023-06

猜你喜欢
新建教职工转型
渭南师范学院“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教职工书画作品选登(一)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曹新建水彩画作品欣赏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浅谈高中工会女教职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