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发展的中职艺术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2015-01-31 13:03李娟姬周纯江
职教论坛 2015年35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中职职业

□李娟姬 周纯江

基于职业发展的中职艺术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李娟姬 周纯江

加强中职艺术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全社会良好艺术职业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中职艺术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存在着教育体系不完善、内容针对性不强、与社会实践结合不够等问题。从中职艺术学生的职业发展出发,应构建完善的中职艺术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艺术学生和艺术教育特点,引入美育内容和机制;面向职业发展环境,强化教育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从而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艺术职业的发展。

职业发展;中职;艺术;职业道德教育

艺术工作者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社会道德的宣传者,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其在从事艺术职业活动中对艺术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循以及所表现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等对社会价值观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效应要远大于其他职业工作者。近年来,艺术工作者在职业道德上的缺失已成为当今社会舆论的一个焦点,这种现象无论对艺术工作者自身的职业发展,还是对整个国家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一名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通过艺术工作者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进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发展而形成的,其中各级学校的教育和引导对艺术职业道德的养成起到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中等艺术职业学校担负着培养中等艺术人才和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后备力量的重要使命,中职艺术教育如何从学生的职业发展出发,认真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积极有效地开展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加强中职艺术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职艺术职业道德教育是指学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与教学设计与实践,使学生加深对艺术职业道德的认知,内化职业道德情感和意志,树立职业道德信念,并外化为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有机统一的过程。对中职艺术学生开展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学校的人才培养乃至社会艺术事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形成,促进职业发展。从短期来看,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到中职艺术学生的初次就业,就业单位对艺术人才看重的第一要素即为良好的敬业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等[1]。从中期来看,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能明确其所要担负的社会责任,自觉遵守工作规则和道德原则,提高解决工作中道德冲突的能力,从而提升个人工作的适应能力和满意度,促使持续、富有成效地就业。从长远的职业发展来看,艺术工作者加强艺德修养,按照艺术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教育,有助于把各种道德戒律转化为自身的内心信念,升华并固化为道德品质和对艺术事业追求的正向价值,从而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注重技艺和艺术品位的共同提高,从而促进自身综合素的形成,使学生的艺术成就达到更高的境界。

其次,有助于中职艺术学校树立职业发展导向,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现代职业教育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核心的思想就是强调职业教育的本体性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中职艺术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中等艺术职业人才和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人才的重任,不仅要重视职业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提高学生的艺术职业能力,更要树立职业发展导向,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中职艺术学校正确认识艺术人才的素质特征和培养关键目标,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培养真正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第三,有助于构建有利于艺术人才发展的职业环境。艺术人才的事业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职业空间和环境,其所从事的艺术工作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与肯定,这就需要艺术工作者通过自身的艺术工作给人们带来审美享受的同时,更要以自身优秀的品德进一步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从而促进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艺术环境和风气。因此,为使艺术学校的学生在走出校门后能够拥有履行职业所需的良好环境,进一步促进艺术行业良好的风气形成,加强对艺术职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艺德修养极其重要。

二、中职艺术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职业道德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特别的强调,并对其目标和基本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各中职学校也开始逐渐地认识到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尽管如此,中职艺术学校在职业道德教育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方式方法落后,与专业教育结合度不高,社会性和实践性不强,存在教育的表面化现象等,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校或走上社会后各种道德缺失的现象,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2]。

(一)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在中等职业艺术教育的实践中,学生由于就业与升学的压力,片面的技巧化倾向及其所体现的极度张扬的功利主义思想正在逐步成为不少中职艺术学校教学的主导,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不断弱化,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投入的人力和财力都比较欠缺。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于一些专业性、技能性的课程及训练项目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倾注了极大的精力,而对于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修养方面的教学活动,尤其是针对中职艺术学生特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缺乏专门的研究和实践,并表现出一定的漠视态度。

(二)中职艺术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

由于缺乏对中职艺术职业道德的足够重视和系统的研究实践,中职艺术职业道德的教育体系极不完善。不少中职艺术学校没有将职业道德的教育纳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体系中,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缺少综合的顶层设计,职业道德的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抽象化,操作性不强[3]。课程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性、连贯性。有的学校没有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和教师,更谈不上教材[4]。教学实施不灵活,缺乏主体性、专业性,往往脱离学生和艺术职业发展的实际。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缺少整体有效的评价体系,学生缺乏良好职业道德的实践性指引。

(三)职业道德教育针对性不强,缺乏主动性

近年来中职艺术类招生生源质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正处于从幼稚变为成熟阶段的承前启后过渡期,即所谓的“心理断乳期”,认知结构不完善,思维方法相对较为简单,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内心中经常会充满矛盾与冲突。而艺术类学生相对其它学生而言,这方面的表现更加敏感和强烈。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如“超女”、“快男”、“角色海选”及“好声音”等各类能快速成名的演艺类活动对学生形成了强大的思想冲击。部分中职艺术学校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往往会忽视学生的这些特点,没有很好的与艺术教育的规律相结合,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度不高,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导致职业道德教育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职业道德教育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不强

职业道德教育中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践行是目标,三者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其中将职业道德在学生的社会生活中进行践行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归宿。不少中职艺术学校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没有紧紧结合艺术职业极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把道德教育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专业实践中剥离开来,使道德成为一种抽象物,学生很难对职业道德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导致学生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要求和规范理解不深,无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学生难于在现实生活中去把握道德,将职业道德理论学习较好地转化为实践养成,使职业道德教育流于理论化和表面化。

三、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中职艺术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构建基于学生职业发展的艺术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从中职学生艺术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构建全程、全方位、全员化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实现职业道德知、情、意、信、行五个教育内化。一是要以培养良好的艺术职业道德修养为最高目标,建立以专门的职业道德课程为核心,各专业课为渗透,各类课内外隐性课程为辅助的分阶段、全程化职业道德教育“大课程”体系,甚至可以延伸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工作岗位或升学学校的跟踪服务中,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贯穿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中。二是要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多样化的职业道德“大课堂”教育模式,强化职业道德课程的理论引导、注重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突出艺术社会实践,营造有利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校园文化。三是要形成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全员参与的一体化“大社会”教育网络,积极构建有学生家长、学校教职员工、社会艺术工作者尤其是文艺名人广泛参与的大社会德育资源运用机制。四是针对各教育课程、教育环节和资源设计完善的基于教育和个体二个重点维度的可测评的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五是建立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实施内容和途径、检查和处理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的运作机制,从而确保整个体系的科学有效的运行。

(二)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学生职业发展的道德标杆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育视角来说,学生在职业道德的形成上具有很强的“向师性”特征。通过西方国家职业道德教育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职业道德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澳大利亚教育专家认为,模范教育(Example Education)是最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在艺术教育中,这种表现更加明显。由于很多专业课程是由教师一对少,甚至是一对一进行教学的,学生各种良好素质的养成一定程度上而言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作用,共同合作的教学成果。尤其在道德品质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对学生的职业发展的起到标杆性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中职艺术教育中,不少专业课教师只把自已当作一名艺术工作者,却忽略了自己另一个重要身份——教师,忽视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忽视了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没有很好的履行教书育人的天职。因此,学校首先在教师的引进与聘用上要严把道德标准关,要选择那些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思想修养的教师,为学生树立一个活生生的道德楷模;其次从教师的师德师风和个人修养抓起,在注重教师学识、教学能力、实践经验、职业经历等方面培养的同时,更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从而做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德服人,以知服人,以技服人;另外,中职艺术学校要重视对教师在专业教育过程中的德育融合,要将职业道德教育目标要求体现在每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探索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测评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评价与激励机制,从而实现专业教育与德育的深度融合。同时,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全员育人意识,学校必须坚持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意识,将德育工作纳入到教职员工的日常考核中,解决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主体不明确的问题。

(三)结合艺术学生和艺术教育特点,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来侵入人类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5]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艺术学生具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对美好事物的感知与体验更细致、更敏锐,也更深刻。艺术教育本质上是情感与美的交流和沟通,大量的艺术作品充满对真、善、美的讴歌与颂扬,传递着极强的正能量。因此,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具有极强的德育渗透功能,能起到很好的“文以载道”的作用[6]。艺术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充分结合艺术专业教学,增强德育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艺术性,使之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职业环境。教师可充分利用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具有强烈的美感和积极的时代特征的作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和塑造美好的艺术形象去领悟生活中的一切真、善、美,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自觉意识,并转化为自我生活准则,自觉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艺德修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作品相关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优秀事迹的宣扬,帮助学生树立艺术人生道路上的道德典范。在教育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课堂传授道德知识的说教方式,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及专业特点,引进艺术教育中美育的情感体验机制,以及形象化和愉悦性机制,将艺术教学方法与德育相结合,以克服传统道德说教所产生的枯燥与抽象的问题,使学生在领略艺术所体现的美感的同时,在春风化雨中学习道德知识,内化道德情感和信念,得到心灵的净化和道德境界的提升。

(四)面向未来职业发展环境,注重教育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提出的“主体间性”概念认为:每一个人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才能获得其社会规定性,才能建构其自身的身份、价值与意义。从现象学的视角看,造成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诸多不足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没有基于活生生的职业发展环境来确定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及规范要求[7]。艺术职业作为一种以服务广大社会群众为目的职业类型,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样,艺术职业道德也是来源于社会生活,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得以升华。因此,中职艺术职业道德教育必须要面向学生现在和未来可能的职业生活,体现实践性和操作性;应该具有明确的社会价值取向,体现很强的社会性。在职业道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更多地采用与艺术职业相关的典型社会案例,如社会上大量出现的明星罢演、吸毒等反面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去认识案例所蕴含的职业道德规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文艺演出、艺术展览、艺术调研等校内外的课外实践活动,在校内和校外教师共同的指导下,在实践中认知、实践中体会道德情感和道德冲突,正确对待参演机会、角色分配、表扬和批评等有关名利、地位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指引未来的职业行为。尤其要让中职学生在目前这个年龄上体会到把自己的艺术表演奉献给社会,为社会服务,履行社会职责等理念,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艺术人生道路。另外,学校还可以定期邀请一些校外知名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来学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和事迹报告会,发挥教育者“活教材”的示范作用,以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人生体验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养成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1]崔玉平.基于岗位需求的职业道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35):50-51.

[2][7]赵蒙成.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现象学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2(7):18-21.

[3]吴巧.构建“大职业道德教育模式”[J].广西教育,2002(36):16-17.

[4]李莉莉.浅议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0):113-114.

[5]李琴.论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1(30):135-137.

[6]高秋萍.基于职教新理念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59-60.

G715

A

1001-7518(2015)35-0089-04

李娟姬(1978-),女,浙江温州人,杭州艺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声乐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周纯江(1970-),男,浙江宁波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秦红梅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中职职业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职业写作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我爱的职业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