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琳琳
文化传播语境下高职英语外译教学原则分析——以服饰文化翻译为例
□沈琳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促进中国文化的世界性传播,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有效手段。在此过程中,高职英语的外译教学肩负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以传统服饰的外译为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遵循准确性、有效性与可读性的翻译原则,教会学生对待不同的服饰词汇,采用不同的翻译手段与方法,从而达到文化的有效传播。
文化传播;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服饰文化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注重技能训练、实践操作性强、关注技能前沿性等特点。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愈来愈密切,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外译也不断发展。因此,掌握时代的脉搏、紧跟世界的发展,文化传播语境下的外译教学也逐渐成为高职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部分。
翻译的本质是信息传播,是跨语际传播赖以生存的手段。德国翻译理论家威尔斯在1982年出版书籍《翻译学:问题和方法》(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标志着翻译学传播理论的产生。他在书中指出“翻译乃是与语言行为和抉择密切相关的一种语际信息传递的特殊方式。”[1]在我国,吕俊是第一位把传播学理论应用于翻译学研究的学者,他归纳出了翻译活动中的一些传播特点,如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张生祥也曾指出“翻译是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依托文本(包括原本与译本),借助媒介,通过译者和读者重新解读来进行的信息传递流通的动态过程[2]。从传播学角度来看,翻译活动中涉及七个传播元素: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目的、传播场合以及传播的效果,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因此,相关领域信息的翻译研究也需要从如控制研究、文本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特别在文学作品的跨文化翻译工作中,译者需要深入研究原文作者、原语符号系统、原语所传达的内容、所通过的渠道、译者、译者所使用的语言符号、译语所传达的内容、原文与译文的接受者等诸多影响因子。
文化翻译联系着不同语际的文化信息。“语际”不同,本身就标志着翻译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与受众群之间的文化差异。文化翻译作为一种文化跨越地域、族群、民族和国家的传播实践,需要译者结合目的语特性对源文化信息进行二度编码,这一过程需要通过重建传播编码符号来还原文本意义,以便让目的语际受众群准确理解文本的表面含义与文化信息。文化信息翻译的综合性很强,不仅涉及到语言学,更离不开对源文化的深入理解以及目标语际的文化思维习惯。文化翻译需寻求交际效果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功能平衡,一方面要尽可能准确传播源信息背景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需要译者在尽可能准确传播源文化的同时须以读者为核心,考虑语言思维畅通性使译文符合读者的习惯和需要,以提高读者接受度,达到预期传播效果。
在传统文化外译的研究工作中恰当运用翻译传播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文化背景差异,传统文化外译的传播过程往往并不通畅,除了将物质文化的具体形态准确展示、精神文化信息有效传达,还需要保证在翻译过程中保持译文文本的可读性和流畅性。在传统文化的外译工作和信息传播过程中往往受到大量噪音的阻挠,常常表现在文本信息外译过程中词汇不当、语法错误以及语意传达失真等,而本国与他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是翻译活动中最重要的阻碍因素。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姿的中国服饰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物质创造,它的形成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这一影响体现在服饰的色彩、形制、配料、装饰等多个方面,从而使中国服饰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时代特色和文化发展信息。从传统色彩文化看来,黄色在古代中国象征着皇权与尊严;红色在象征吉祥喜庆之余具有辟邪之涵义;白色具有肃杀之感,往往象征凶兆和悲哀;黑色则往往代表的是陈暮、萧瑟、晚世之景。从服饰形制角度看来,中国传统服饰制度的严格等级不仅表现在朝堂政殿之上,也在社会生活中区分着民间阶级的尊卑关系。在这样的一个礼法社会,人们穿衣均循规蹈矩,很少有冲撞礼法而穿奇装异服者,身为平民的布衣百姓觉得自己生来就该穿着布衣,而那些像孔乙己似的酸秀才,则是至死也不肯脱下自己的长衫[3]。此外,服饰面料则直接反映着社会贫富差距和社会地位高下之分,如富裕官宦人家多穿绸缎,而贫穷百姓之家则以麻布、粗布为主。
可见,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背景信息与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同时由于中西方服饰风格差异巨大,在传统文化的翻译过程中,服饰文化也是相对难度较大的一个类别。因此,在外译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立足于蕴含传统特色服饰文化的语言文本,更要尽可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形态和历史文化状态。同样的传统服饰从不同的角度往往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含义。当我们从儒家人伦观出发,一件绣荷包的造型、质地与配色可能是男人社会等级的象征,也可能是传统社会中妇女“三从四德”的文化载体;当我们站在风俗的立场,这件绣荷包的适用场合等信息可能反映着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而其本身又有可能作为一件定情物而产生;而当我们从审美角度欣赏,这绣荷包中别样的刺绣工艺、纹饰设计、装饰艺术又使之成为一件艺术品。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忽视了服饰作为文化载体所指向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使文化传播受阻。因而,在译者将相关“服饰文化信息”传达给“目标受众”的动态传播活动中,如何在传达服饰“物形”的同时把这其中多重的社会、伦理、风俗、美学等文化角度的含义表达出来,则是服饰文化外传效果的重要衡量标准。同时,这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的译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沟通,必须要求学生遵循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原则,他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4]因而,高职英语教师在教授翻译时必须提醒学生综合考虑 “文化信息”、“目标受众”和“文化互通”三个因素。
(一)信——准确性原则
在服饰文化翻译活动中,对服饰物品翻译必须遵循准确性原则,即结合具体服饰品的历史文化信息,准确表达我国服饰词汇的意思[5]。
比如,簪子是女子所用发饰,不仅具有固定头发的作用,而且装饰效果也十分显著。在《金瓶梅》第八回中讲述道,潘金莲苦于思念西门庆,为与他见面,便拔下头上的发簪交于王婆,央她把西门庆请来。原文:至晚,旋叫王婆来,安排酒肉与他吃了,向头上拔下一根金头银簪子与他,央往西门庆家走走,去请他来[6]。英国汉学家埃杰顿将其译为:…She took a silver pin from her hair and gave it to the old woman,entreating her to go to His-men's house and ask him to come.美国汉学家芮效卫的译文是:…and then pulled a silver hairpin with a gold head out of her hair and gave it to her,entreating her to go to His-men Ch'ing's house on her behalf and press her invitation.两位译者分别将 “簪子”译为“pin”和“hairpin”。在西方“pins are very small thin pointed pieces ofmetal.They are used in sewing to fasten pieces of material together until they have been sewn”指的是用金属制成的固定物体的器具,如钉子、别针等。显而易见,埃杰顿将簪子译为“pin”不妥。而芮效卫在pin前加了一个修饰词hair,就可以清晰地把中国簪子的形象描绘出来了。而在《新英汉大辞典》中,簪子注为hair clasp。所以,好的翻译既要忠实于原文的神韵还要考虑到受众群所处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准确地将特色服饰词汇的意思表达出来。
再如,中山装是中国的民族服装,以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命名。对“中山装”的翻译大致有三种:Sun Yat-sen’s uniform,Zhongshan suit,Chinese tunic suit.很明显,前两种翻译是与中山装的对等翻译,但对于孙中山号“逸仙”这一信息并不为人熟知,所以Sun Yat-sen’s uniform受众群的广泛性不够。而第三种翻译Chinese tunic suit准确性不足,有的人可能误解为唐装,因为唐装也是中国传统服装。所以,Zhongshan suit表达意思更为准确。同理的还有旗袍,Chi-pao比Cheong-sam,mandarin dress,Chinese-style dress更准确,更能把旗袍的神韵展现出来。
(二)达——有效性原则
服饰文化外译还需遵循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意味着目标受众群能正确理解服饰词汇的意思,有效地接受了原作者传达的信息。
白居易的诗《琵琶行》中有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杨宪益、戴乃迭的翻译是That his blue coat is wetwith tears.[7]他们把青衫译为“blue coat”。因为在唐代,制订了详细的律令格式,以进一步规范常服服饰仪礼。如品色制度中对不同官员品级所穿衣服的质料、色彩、纹样均作出规定,紫色需三品以上才能服用,绯为四品五品以上所服,绿为六品七品所服,而八品九品以青。可见,诗词之中的“青衫”指的是八九品官员所着之衣服,借指官场不得意的官员。“blue”一词在西方文化中代表忧郁的精神状态,所以把“青衫”翻译成“blue coat”恰能表现出诗人在仕途上郁郁不得志的状态和沉闷忧郁的心情。译者以“目标受众”为中心,用含有西方文化色彩的颜色词来传达中国特色服饰背后的文化信息,有效地使西方读者理解了青衫的意蕴及诗中诗人表现出来的感情。
“长袖”是藏族服饰的基本特征之一。那长袖该如何翻译呢?如果只采用直译的方法译为“long sleeves”,西方读者就很容易认为是我们平时所穿的长袖衣服的长袖,然而藏族服饰的长袖与我们平日所穿长袖不同,它往往要长很多,这与藏族人民所处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藏民们穿上这种服饰,在寒冷的夜间可以当作棉被起到保暖御寒的作用;而白天,气温较高时,宽敞的袖袍还便于藏民脱出一只臂膀,以便散热。为保证这一信息的有效传播,翻译时在文中进行补充说明,“long sleeves but which ismuch longer than our usual size for protecting against the cold”,这样信息就得到了有效地传播,西方读者就可以真正了解藏族“长袖”的含义,明白其具有特殊的防寒作用。
通过以上几个翻译范例,列举了如何把我国服饰文化的特色和内涵表达出来。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汉英翻译的过程中,一方面不能脱离上下文语境,另一方面必须充分考虑信息受众群所处社会的文化、民俗、宗教等各方面,尽量揭示其隐含的民族文化语义。与此同时,又要考虑西方的社会文化背景,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服饰文化的外译。
(三)雅——可读性原则
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将原文的内容融入译文中,做到一气呵成,巧妙地传达原文的含义与风格。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双语文化或语言差异很大,难以直接用译语语言表达却又可以直观理解的服装专业词语或者古代的一些书名,特别是一些只可意会的中国四字成语[8]。如汉民族近代传统服饰:六幅头围裙(ichnography of six-panel apron-like skirt)、穿腰束腰(waist skirt);如服饰制作工艺中的名称:“百纳”(a kind of craft with thick needle stitches to assemble and consolidate several pieces of cloth);《神龙经》中:“玉桃服之长生不死”(peach is a kind of divine fruit in mythology representing longevity);又如服饰图案:长命富贵(longevity and wealth)、瓜瓞绵绵(smallmelons representing having more sons)、凤戏牡丹 (auspicious patterns of phoenix competing with peony)、五福捧寿 (a symbol of blessing and longevity with five bats clustering around a character);审美上的“锦上添花”(adding brilliance to the present splendor)。如上述所举,译文既能准确、生动地译出原文的含义,又能传达出原文的风格特点,阐述贴切传神,完好地保持了原文原意的丰姿。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中国文化的世界性传播,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有效手段,而对外翻译工作在此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从本质上说,外译就是跨文化传播,因此在外译过程需要将中西文化杂糅,以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文化特点。教师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坚持翻译的基本原则,有利于促进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步推广。
[1]Wolfram Wilss.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M].1982.
[2]张生祥.翻译传播学:理论建构与学科空间[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1):116-120.
[3]林少雄.中国服饰文化的深层意蕴[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62-68.
[4]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天演论[M].严复,译.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
[5]叶兰.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外宣翻译——以上海世博会材料英译得失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92-193.
[6]聂影影.《金瓶梅》的服饰文化与翻译——以埃杰顿和芮效卫两个英译本为例[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82-87.
[7]杨宪益,戴乃迭.古诗苑汉英译丛:唐诗[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
[8]沈琳琳.教学科研中传统服饰文化外译的创新实践[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362-364.
责任编辑时红兵
沈琳琳(1974-),女,江苏南通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和翻译技巧。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基于传统文化的服饰语言外译研究”(编号:2013SJD740023),主持人:沈琳琳。
G712
A
1001-7518(2015)35-00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