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波,王秀杰,郑宏伟,胡丽滨
(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其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是其特有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当然,由于各方面条件不同,不同人所感知的传统文化,必然良莠不齐、精华与糟粕并存。所以,只有站在所处时代,通过长期实践不断加以检验,才能分清优劣,才能真正汲取精华剔除糟粕,正确发挥作用,体现其应有价值。
历史教育,是以历史和历史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历史教育功用明显,对于个人而言,可以增进知识,促进思考,提高素养,健全人格,以史为鉴,服务人生;对于民族而言,可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意识,经世致用,服务社会;对于整个人类文明而言,可以传承历史,延续文明。[1]无论所面向人群的广度,还是其传授方式的“正规”程度,学校的历史教育都是历史传承的最重要形式。
历史课基本上始终是各级学校教育的必设课程。现在的历史学科正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向学生阐释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规律,以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由于受到各种影响而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例如,高校历史教育举步维艰,招生难、学生就业难。中学是公民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却没有将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及人格培养等联系起来,历史课程一般不受重视,定位不准,往往被当作可有可无的副科,影响了教师教学热情和学生学习积极性。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化,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局面。
历史文化的概念重在传承,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此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遗产。中国历史文化或称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经过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下来的文化,是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的融合,具有比较稳定的形态,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不断丰富、不断更新、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具体来说,中国历史文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天文、医药、卫生、服饰、礼仪、典章制度等诸多领域。它们都是我们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而这一切都是以“历史”的各种形式保存下来的,既是传统,更是根基。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中,我们应注重如下几个关系:
这里指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历史文化的关系的认识,亦即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国历史文化与世界历史文化的关系。
以往在比较研究中有一种强人政策,即拿自己的精华与对方的糟粕相比,以突显自己文化的优越性……而自“五四”以来,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转用矮人政策,即以自己的糟粕与外人的精华相比,结果越比越矮。[2]
人类历史文化应该是一个整体,不容割裂,更不容人为“改写”。当然,这里面就存在一个如何取舍的问题,或者厚此薄彼、顾此失彼,或者过于看重“外面的世界”,都是不可取的态度。这些主观因素的影响,都是对历史文化或多或少的损害。
具体到教育领域,我们长期以来主要关注的是个人需要、民族利益以及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世界范围的人口爆炸、粮食短缺、战争危险、能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着当代人的生产生活,而且必然对未来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呼吁世界各国重视全球教育,教育人们跳出只关心个人的小圈子,关心全球命运,强调全球合作,携手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而努力。[3]我国特别是教育工作也因此对全球问题和未来发展问题日益关注起来。
这个似乎非常新颖的历史使命,同样对如何较为科学、较为理性地处理“国粹”与舶来品的关系提供了借鉴。那就是,包括历史文化在内,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世界的也应该是中国的。而只有中国真正走向世界,世界才会真正走进中国。
正像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4]这才是我们应有的共识。
如何正视历史,让精华与糟粕并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等于蒙蔽双眼。只看到精华而看不到危害,其实是最大的危害。尤其是在课堂上,面对渴求知识的少年青年,只有实事求是地去讲解、去告知,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才能让学生少走弯路。教师不应总拿阴暗面说事,那样也不是真正科学的历史观,但至少要正确面对学生的疑问,而不是讳莫如深、东鳞西爪、东拼西凑、东掖西藏。
必须努力调整好学生在传统与现实之间的注意力分配。把传统文化与最基本的学习内容的关系说成课程与素养有些牵强,因为二者都可以叫课程,也都可以叫素养,至少不是对立的关系。
一方面是传统文化与各具体学科之间的关系。语文、数学等各个学科,当然也是完整体系,不能说国学国粹重要就拿国学国粹冲击一下,说西学西理重要就去拿西学西理调整一下。
另一方面,即使是对于课余并不宽裕的时间,也需要科学安排。作为教师及整个教育工作,既要重视地域性、传统性的课程构建,又要在全球化、多元化方面积极探索。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既喜欢传统文化,又能适时适量地接受新生事物,确实任重而道远。
“国学”与传统文化不能简单等同。国学,指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5]这个概念很大,但也很小。
近年来,尽管学术界对国学的现实意义褒贬不一,它还是越来越受到关注。经典诵读悄然兴起,从几岁幼童到大中小学生,从浅显易学的《三字经》《弟子规》,到晦涩难懂的《庄子》《论语》,从学校里的选修课到民间助推的国学热潮,都方兴未艾。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其实,正像很多有识之士所指出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只是传统文化里最基础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至少存在于四、五十个领域里,有的正被我们所淡忘。这一点值得警醒。“中国人不能总等着再出一个李约瑟才让我们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价值。”[6]
但国学热毕竟已经兴起,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而其他方面大力传播的基础同样是有效整合。有效整合和大力传播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寻求归属感和认同感。认同是共有的信仰和情感,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7]我们所要追求的就是有意识地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在增强认同感的过程中,通过完善自身人格等,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为社会现实服务。
保护和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使其成为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重构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历史学科,理应成为历史文化传承的最主要的和最重要的阵地之一。这并不只是因为其中有“历史”二字,而是由历史学科的基本内容和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决定的。
历史教材及其“扩展资料”中含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有益营养,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大量的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良机,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想方设法,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学生人生境界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历史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具有非同寻常的社会作用。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人们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对实际生活有直接帮助的一些领域,包括学生也是这样,甚至学生比真正的社会大众更加注重一切活动的直接目的;另一方面历史学科所讲述的毕竟是过去的事情,尤其是精华部分占据主要篇幅,人们不可能对每件事情都去亲自探究来龙去脉。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会在精力能力方面受限,开展研究等所能依据的客观条件也不允许。这样就更加体现出了教与学这种直接传承的重要作用。为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更好传承,历史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而不是将历史课仅仅当作完成各阶段学业的普普通通的一门学科,而要引导其主动接受思想教育。
同时,毋庸讳言,好的教学内容是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基础。陶行知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8]智、仁、勇三者“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9]实际上仁、智、勇、真、善、美等崇高道德标准就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历史教学内容之中。
传承历史文化的光荣使命,使得历史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和更好地把握教材,有效进行教育教学。
同时,教师要与时俱进地改革教学方法。既然课堂是师生双方共同的生活现场,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取决于双方的和谐与融洽。[10]历史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及时掌握并熟练运用多媒体等各项新的教学手段,开展多样化教学,活跃课堂气氛,焕发学生主导意识。因为即使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知识讲得非常清晰,但如果学生没有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知识在他们心目中还是支离破碎的。教学质量是由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程度决定的,而不是由教师传授知识的程度决定的。[11]历史教学课程标准以内的内容是这样,对更多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也不例外。
历史事实是客观的,历史发展规律是客观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也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对待国学应该是这样,对待全部传统文化应该是这样,作为传承历史文化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历史课堂”更应该是这样。当然,这里所谓的课堂,也可以指更广泛意义上的教与学、传与承。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12]
虽然过往数千年以来的历史的真相也许永远无法完整揭开,但如何对待历史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民主社会之前的历朝历代,当一个社会或者一种制度必须通过非常规手段去刻意引导什么的时候,也许就说明这个社会需要去刻意规避或掩饰什么相反的内容。历史上的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大搞白色恐怖,无一例外,与其说是对文化的摧残,不如说是对人类文明成就、对人类自身从灵魂到肉体的一次次毁灭。
当今社会,一个比较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已经形成,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政策”环境,追求健康有益、积极向上、民主自由、文明进步的文化传承,已是大势所趋,已经成为全社会、全人类的共识。那么,需要我们做得更多的,就是研究具体的方式方法,研究更高效的“教育教学”渠道,从而达到更积极的效果。这一点毋庸置疑。
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很多,但作为历史高效课堂,所能做到和所应做到的,就是严格遵守规则,严格尊重教材、尊重课程标准,坚持主导方向。因为课堂是神圣的,必须始终将其作为传递正能量的最主要阵地,不容亵渎;所有历史材料中,教材是相对严密的,虽然它也存在各种版本,基本内容不尽一致,存在着需要经常更新的各种知识点和能力目标要求。叶圣陶先生在谈论语文教育时说:“说到教育的意义,就牵涉到内容问题了。国文课程标准规定了教材的标准,书籍与文章的内容必须合于这些个标准,才配拿来作阅读的材料与写作的示例。”[13]人文学科概莫能外。
历史教材确实应该是更严密、更严谨、更严肃的,因为它讲的是人的历史、人类自己的历史,甚至要从某种角度预示人类和自然界未来的历史。我们的教材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充分体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科技进步的新内容,正成为教材编写的最基本原则。[14]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关注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的情怀。
历史教学中的“扬弃”,在历史教师所能把握的自由空间,必须认真掌握“度”的概念。一般情况下,必须“照本宣科”。扬的是正能量,弃的是低劣粗俗;扬的是主流,弃的是试图抓人眼球、摄人心魄的道听途说。内容可以创新,形式可以创新,甚至可以对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做出很多假设,比如对历史上的很多人物可以强调很多客观原因,归结其所作所为于历史局限性或客观被动性,但基本结论就是基本结论,应该不存在为一时之需所做的随意改变,不要做先入为主的各种“翻案”。
小学阶段“经典启蒙,重在诵读”,初中阶段“重温经典,通晓大意”,高中阶段“融会贯通,修养身心”。同时,国学课还超越课堂,成为丰富学生课间、路队等零碎时间的重要内容,在教室、餐厅、宿舍之间往返的路上,伴着整齐动听的经典诵读之声,步伐都有了韵律之美,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是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构想并正在实践着的国学传承理念。[15]
其实,全部历史研究和历史传承都应该是这样。“实事求是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原则。过去的事实是怎样就是怎样,当然不能根据主观的意愿去改造历史。”同时,“我们按照历史本来的面目去说明历史,但又从实际需要出发着重说明那些应该着重说明的问题。这和任意剪裁历史的主观主义是截然不同的”。[16]
历史学科也好,语文学科也罢,无论德育板块,还是智育板块,无论对于传统文化还是现代生活,能让学生“掌握一种求真的本领,去积累一种贯通古今的智慧、去培养一种对人类命运的关怀”[17],才是最为重要的,才是社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某所校园的某个路队或某个课间,也不会仅仅停留在所有校园的所有角落和所有时间,而是要完全内化于全社会所有成员的潜意识里,真实表现在每个中国人的自觉行动上。▲
[1] 好搜百科.历史教育[EB/OL].[2015-7-20]http://baike.hao⁃sou.com/doc/6646481-6860298.html.
[2] 姜聿华,宫齐.中国文化述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4:11.
[3]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609-610.
[4]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2).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版)[M].2002年增补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 程方平.高考改革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EB/OL].[2015-05-15].http://www.doc88.com/p-9405769352942.html.
[7] 李清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四个着力点[EB/OL].[2015-05-01].http://www.hbllxx.com/class_type.asp?a125id=149.
[8]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37.
[9] 张晓燕,孙振东.论教育的民生功能[J].教育发展研究,2014,34(5):41-46.
[10] 周彬.课堂:“生活家园”还是“利益战场”?[N].中国教育报,2006-11-13(4).
[11] 周彬.“赛课”离“家常课”究竟有多远[EB/OL].[2015-05-15].http://www.chinadmd.com/file/es6puwwoorroicpwcreuoxia_1.html.
[12] 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5-05-15].http://news.12371.cn/2013/08/21/AR⁃TI1377027196674576.shtml.
[13] 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N].教育文摘周报,2015-05-06(16).
[14] 朱幕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和主要特点[EB/OL].[2015-05-15].http://www.jsjxxy.cn/channel_zhonghejiaoy⁃an/2012/0628/article_246.html.
[15][17] 陶继新,陶雪梅,吴彩霞.构建大课程,培育大写人——在践行北大精神中持续发展的北大附属实验学校[N].中国教育报,2015-05-03(4).
[16] 胡绳.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若干问题——在纪念太平天国起义一百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摘要)[M]//中国近代史百题(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