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美玲
在写作教学中进行思维建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大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与人类的思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语言作为思维的外在体现,是思维外化的途径。所以,作文本质上也是人类思维的外化体现,它的内在动力是作者的思维,思维建模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作者的思维过程反应到书面的语言。因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进行思维建模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手段。
中学生的思维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方式并不十分成熟,所以需要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进行必要的引导,开发他们的潜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思维建模,协助他们建立起思维运作的模式,再运用到写作之中,既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又提高了他们的作文水平。
思维建模的任务是分析优秀文章的思维运行的模式,进而进行抽象的总结,形成合乎常理的思维运行构架。例如:在对思维模型和综合模型进行分析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从一个新的高度认识到操作思维运行的各种技巧。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技能,有着自身的一定规则,而对思维进行建模就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思维运行的规则,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有人会觉得在写作前进行思维建模,会让学生形成一种固有的写作模式,从而降低了学生写作中的灵感,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虽然写作要依靠灵感,但是,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写作经验,又何谈灵感呢?所以,写作的灵感并不是作者一瞬间的感觉,而是对问题长时间的探究和思考之后的感觉,灵感的产生一定是作者思考的产物,因此思维建模非但不会遏制灵感,还会在某种程度上激发灵感。
在进行思维建模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依据实际情况来进行不同的建模,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而处于主体地位的是学生,只有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思考,才能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写作能力,老师对学生进行高效的引导,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自主发展,才能在中学写作教学中进行正确的思维建模。
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并不匮乏,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不能将自己的知识有效地利用上,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把握和对思维模式的总结。因此,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十分必要,合作者之间相互影响,互相提高对方的写作水平,这种合作式的原则能让全体同学参与其中,共同对思维进行建模,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文章作为心灵的一个载体,是物化的性情,写作需要有作者的激情参与其中,中学写作教学的思维建模并不是让同学撇开激情只对思维结构进行剖析,而是让他们在保持激情的基础上找到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因此,在中学写作教学的思维建模过程中,学生的激情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因为有激情的融入才不至于显得老气横秋,没有朝气。所以,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将理性和激情进行融合,让自己的文章变得有活力,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中学写作教学的思维建模一定要有强大的基础作为支撑,这个基础就是学生的知识储备量,知识储备量越大,就会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在灵活的思维上进行合理的建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储备量。例如:布置学生课外作品的阅读任务,并在课上让他们进行简单的概括和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老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共同探讨思维建模的方法。先构建一般的思维过程,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再依据个别情况建立具体的思维模型,进一步加强思维的可操作性。
随着思维建模在中学写作教学中的不断应用,思维建模的方法也越来越得到关注。老师要引导学生总结作文的思维方法,让学生通过思维建模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