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的发展及其对抗战精神的传承

2015-01-31 08:53杜茹赵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保育院陕甘宁边区边区

杜茹赵璐

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的发展及其对抗战精神的传承

杜茹赵璐

抗日战争时期,战时儿童保育会的成立为解救和教育儿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影响波及陕甘宁边区,并成立了边区儿童保育院。在回顾其成立背景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论述保育院的办学理念与教育形式,以及保育院在发展过程中对抗战精神的传承,不难发现,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克服重重困难,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抗战精神。

边区儿童保育院;幼稚部;小学部;抗战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为改善儿童的教育问题及解决流浪儿童所造成的社会隐患,我国较多地区成立了儿童保育会,为培养革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陕甘宁边区作为革命的大后方和党中央的所在地,其儿童保育院在教育干部子女、抚养烈士遗孤和培养革命后继力量方面做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

一、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成立的背景

在中国抗日战火纷争的年代,许许多多的革命志士为了革命事业不得已离开自己的家人。这就造成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流浪儿童、烈士遗孤,以及革命战士子女无人照料的社会问题。后方的困扰解决不了,前线的战士就无法集中精力去进行革命工作。这就使得稳定后方、解决儿童的养育问题显得极为重要。

陕甘宁边区当时的社会状况不容乐观,生活条件十分简陋,物资供给也较为缺乏。即便这样艰苦朴素的生活状况,也没有使党放松对儿童的保护和教育工作的关心。1937年8月,边区政府民政厅成立了边区托儿所,免费收养党政军干部的婴儿,并极力改善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和教育环境。由于经费困难以及教育人员的缺乏,边区托儿所的规模较小,仍然有大量的儿童流离失所,扩大儿童教育机构规模,使其在全国广泛化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蒋夫人鉴于义童教养之重要,特号召全国关心儿童福利人士,于二十七年三月在汉口成立战时儿童保育会,并号召各省成立分会。立刻就有江西省妇女界起来响应,成立分会。不久,即有广东、四川、安徽、香港、福建、广西、贵州、浙江、成都、湖南、陕西、山西、陕甘宁边区等分会先后成立。”[1]儿童保育会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建立起来,在保护和教育儿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陕甘宁边区的儿童保育会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以及党的深切关怀,形成了独具中国共产党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成为当时儿童保育院的典型。

二、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的发展

(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的发展

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成立于1938年7月4日,主要由宋庆龄、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60余名同志和陕甘宁边区妇联、各界抗战后援会等10多个团体发起组织,杨芝芳任主任,刘玉书任秘书长。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的成立得到了社会媒体以及党的领导人的大力支持,《新中华报》在9月25日为此发了特刊,标题是:“尽我们的一切力量,来保护、教育新中国的后代。”该版还附有毛泽东为边区儿童保育院成立的纪念题词:“儿童万岁”。[2]

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分会在充分调查和了解边区儿童的情况之后,结合当时的办学形势以及儿童教育的特点,于10月2日在延安南门外的柳林子成立了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即延安第一保育院。边区保育院分为幼稚部和小学部。

1.边区保育院幼稚部的建立和发展

保育院幼稚部后来迁至延安李家洼,成立初期招收了189名不满6岁的婴幼儿。其中,幼稚班有127名3岁到6岁的儿童,婴儿班有41名1岁到3岁的孩子,乳儿班有21名6个月到1岁的婴儿。[3]幼稚部采取保教合一的教育制度,这是鉴于幼稚部的孩子年龄太小,因而让保姆和教员对孩子们的生活进行分工管理、共同负责。同时根据幼稚部的具体情况,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编写适当的教材,如《孙中山》《春天到了》《手的用处》《秋天的水果》《卫生》《新年》等,以及画报《小天使》《两个好孩子》《我们的邻居》等。

此外,幼稚部还注重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并建立相应的秩序和法则。如,“不良习惯的改正、秩序之训练、礼貌的训练、独立生活能力的训练、对群众关系的认识和训练及对抗战建国一般常识的训练。”[1]

对于婴幼儿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也加大关注力度。“在卫生预防方面,每年春季施行种痘和预防注射。孩子每天进行一次清洁总检查,每周举行一次五官检查,每三个月举行一次体重和体长检查,每半年举行一次周身健康检查。保姆患传染病时立即停止工作,予以隔离。”[1]对营养不足的孩子则列有专门的饮食清单,尽力提供足够的营养食物和药品,以保障孩子们营养均衡,健康成长。更为重要的是,边区保育院提倡母爱式教育。无论保姆还是教员,都对孩子进行母爱式教育,给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以母亲的温暖和爱护,使其在身体茁壮成长的同时,心灵也能够健康发展。

2.边区保育院小学部的建立和发展

边区保育院小学部,其前身是鲁迅师范学校的附属小学。该附属小学由徐特立同志于1937年创建,招收的学生主要是党内干部子女、部分地方政府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等。该学校在1938年初改名为延安干部子弟学校,后与延安完小合并,改称鲁迅小学。边区保育院成立后,为更系统地进行教育工作,遂纳入边区保育院,成立边区保育院小学部,即保小。保小成立初期的校址在延安城南的文庙内,后来出于安全考虑,于1939年迁至安塞白家坪村。初期,共招收6到12岁的儿童127名。[3]119

保小的教育目标是“启发儿童的民族意识和改造社会的思想,灌输他们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养成他们集体生活、劳动互助的习惯,鼓励他们勇敢积极的精神”;实施的教育方针是“以适合抗战的需要,实现三民主义,争取民族之独立自由,及儿童身心的发育,实施抗战的教育,启发儿童的爱国思想,培养儿童民族精神,以养成儿童的独立精神为主”;[4]以“采用启发式,把书本教材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消灭教死书的教条主义现象”为教育方法[5],切实可行地推进儿童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开展的学科主要有国语、自然、历史、公民、体育、音乐、生产等科目。此外,注重教育内容与边区的实际情形相结合,增加讲授一些关于边区英雄事迹和创造模范村,安置移民、难民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和互助友爱的精神,培养儿童的劳动观念和社会服务精神为目的。在对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所犯的错误上,以说服和感化为主要形式,避免体罚学生。

保小将学生的学习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解决一部分经费问题。边区保育院作为战时儿童保育会的一个分属机构,其经费由总会按每月五千元拨发,但是,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这些经费无法支撑学校的日常开支。虽然保小也收到了海内外热心人士的捐赠,但是捐赠的不固定和不稳定性并不能长期彻底地解决学校的经费困难问题。因此,开展生产自救活动也势在必行了。

孩子们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开展生产运动。他们制作草鞋、饲养家禽、开荒种菜、自制豆腐等等,生产所得不仅缓解了经费困难的局面,还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儿童每天早上喝豆浆,每天午饭吃馍和肉,并有水果吃,冬天没水果,就以黄萝卜代替。”[1]

在文化娱乐方面,学生们很活跃。“他们每月一次大晚会,每星期六各班有一个小型的晚会,看的人很热闹,事务人员最喜欢。他们有个小乐队,用他们自己创造的小胡琴、月琴、箫、笛、鼓等,配合演奏。此外,他们还各以兴趣,自动组织各科研究小组,如美术研究小组、歌咏小组,还聘请教师作指导。”[1]同时,还以儿童秧歌队的形式下乡慰问演出。条件虽然艰苦,但孩子们丝毫不受影响,以其快乐的童真感染了许许多多奋战在革命事业上的志士们。

医疗卫生上,虽然保育院远离城市,学校内也没有出现过大的传染病例,但教员们并没有放松懈怠,而是积极进行预防。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通过了“为改善群众卫生设备,消除疾病及注意保育儿童健康案”。[6]266同时,也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每周洗澡一次,两周剪发修容一次,每月大扫除一次,两周内务检查一次。儿童若患传染疾病,即行隔离。”[1]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边区保育院小学部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的教育形式,给党的革命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接班人。

1945年,边区政府在原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需求,在朱总司令和康克清的亲自关怀下,在延安枣园川小砭沟成立了第二保育院,原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改称第一保育院。第二保育院积极结合举办第一保育院的经验,共同为边区的儿童保育事业奉献力量。

(二)解放战争时期儿童保育院的发展

抗战胜利后,由于国共关系的恶化,总会停止了对边区保育院的经费支持,但边区保育院并未停止办学,也未改名,仍然坚持教育和培养学生。1946年6月,蒋介石命胡宗南部队20余万人进攻陕甘宁边区,重点围攻延安。在国民党军队的猛烈攻击下,党中央和毛主席命令所有的非战斗单位先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随后做出特别指示:先让孩子们第一批转移。

1.边区第一保育院的撤离

边区第一保育院的负责人在接收到党中央的命令后,开始了紧张的筹备撤离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筹备了较充足的干粮、衣服、被褥、药品和医疗器械等孩子生活中所需的必备品,并按照党中央制定好的撤离路线开始转移。

边区第一保育院最初转移到瓦窑堡,但是1947年3月,敌人渐渐逼近瓦窑堡,保育院只能再次转移,而在此次转移的过程中,与边区政府失去了联系。在紧迫的情况下,保育院的负责人从实际情形出发,做出分两路转移的策略。转移过程十分辛苦,大一点的孩子自己走路,并且要随身携带自己的生活用品,如肥皂、毛巾、水缸等。小一点的孩子则由老乡背着前进,一步不落地跟着前进队伍。保育人员更是肩负多重使命,既要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又要在空闲时间教孩子们识字、唱歌等。

1948年秋,延安光复后,边区第一保育院又迁回延安。在转战20个月、行程500多公里后,实现了安全转移,给在前线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的父母带来莫大欣慰和支持。新中国成立后,边区第一保育院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北儿童保育院,属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分管。大区撤销后,1955年更名为西安市第一保育院。直到今天,西安“一保”仍然发挥其优秀的养育理念,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边区第二保育院的撤离

边区第二保育院在接到党中央要求撤离转移到太行解放区的命令后,也开始了紧张的撤离工作。“1946年11月11日,第二保育院的136名孩子和全体工作人员告别延安,冒着遭敌机轰炸的危险,渡过黄河,渡过封锁线两渡口,翻越18盘大山,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终于在1947年2月中旬全部到达太行解放区襄垣县南里信村。”[7]139这期间更是困难重重,尤其是在渡黄河和翻雪山的过程中,极大地考验了孩子们的毅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但撤离的工作并没有完成,考虑到第二保育院里的37名孩子的父母由于日军投降转到东北工作,为了使孩子们回到父母的怀抱,1947年8月,晋冀鲁豫中央局命令保育院的工作人员将这些孩子转移到哈尔滨。保育院的老师将这37个孩子组成了东北干部子女队,经过近3000公里的迁移,把孩子们安全地送达到其父母的身边。

1948年1月,结合当时的教育形势,第二保育院与边区政府福利托儿所合并,归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领导,并更名为晋冀鲁豫边区实验保育院。同年,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又更名为华北实验保育院,归华北政府的教育部领导。这年11月,华北的国民党军队顽固进犯石家庄。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党中央及时通知保育院开展撤离工作。保育院又开始了艰辛的撤离,并最终撤离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保育院归属新中国的教育部领导。1950年10月4日,更名为北京“六一”幼儿园。

三、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对抗战精神的传承

(一)舍身救国的奉献精神

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的教员、保育员等工作人员,以其无私的奉献精神,为边区的人民和儿童切实解决了棘手的儿童教育问题,稳定了革命后方,支援了前线战争。这一时期边区保育院里有毛泽东的侄子侄女、项英的女儿、刘志丹的女儿等领导干部的子女,同时也培养了大批的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为新中国的建设奉献了力量。“保育儿童工作的重要性,不仅是从人类的后代观点出发,不仅是从一个父母长上兄弟姊妹的慈爱心出发,而且从儿童是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的一个力量,是我们民族未来的希望。”[8]

(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陕甘宁边区生活条件艰苦,但儿童保育院的孩子们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同工作人员一起开展生产自救运动,不仅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革命事业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时刻坚持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面对敌人的不断进犯,孩子们坚持完成了撤离工作,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不掉队,一步一步地走向了革命胜利的终点,也为今后的建设工作保存了力量,为革命保留了永不熄灭的火种。

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要弘扬民族精神,而抗战精神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重要组成部分。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的工作人员和孩子们在建设保育院的过程及撤离的路途中,时刻谨记抗战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弘扬了抗战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体现。新中国成立后,边区儿童保育院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形进行改建,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培养了无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战时儿童保育会史料一组[J].民国档案,1996,(4).

[2]尽我们的一切力量,来保护、教育新中国的后代[N].新中华报,1938-09-25.

[3]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C].兰州:甘肃省人民出版社,1985.

[4]张晓梅.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分会工作概况[N].新华日报,1939-11-11.

[5]保小职教员根据整风精神讨论本学期工作计划[N].解放日报,1942-09-26.

[6]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7]延安市妇女运动志编纂委员会.延安市妇女运动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8]新华日报馆.新华日报社论[N].新华日报,1938-02-13.

责任编辑:张艳玲

Development of Nurseries in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Spirit

DURu, ZHAOLu

During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wartime nurseri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ducation, especially in Shaanxi- Gansu- Ningxia Border Region where various nurseries were established. By reviewing its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deas of the nursery schools and the formofeducation, exploringhowthe nurseries passed on the spirit ofthe war against aggression.

border region nursery; kindergarten; primaryschool; anti- Japanese war spirit

10.13277/j.cnki.jcwu.2015.05.015

2015-08-31

D442.9

A

1007-3698(2015)05-0095-04

杜茹,女,西北大学中国史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赵璐,女,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710127

猜你喜欢
保育院陕甘宁边区边区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陕甘宁边区政权治理经验探究
国共合作对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的影响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抗战时期儿童保育会儿童保育工作浅探
我记忆中的保育院妈妈
虚惊一场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拥军工作的述评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