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刍议
——以余剑锋与张颖老师的《今生今世的证据》研究课为例

2015-01-31 08:08洪方煜
中学语文 2015年34期
关键词:指向张老师证据

洪方煜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刍议
——以余剑锋与张颖老师的《今生今世的证据》研究课为例

洪方煜

10月21日与22日,浙江省“郭吉成名师网络工作室”与“吴涛名师工作室”在舟山中学联合举办“专题课例研究: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主题研究活动。作为其中一员,我有幸聆听了余剑锋与张颖老师精心准备的以《今生今世的证据》为课题的课例,感触颇多。下面我着重就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情况来谈谈余剑锋与张颖老师的这两节课。

余老师的教学目标有如下三点。一、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过去的生活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二、品评作者个性化的言说方式。三、体会抒情方式:没有过多地去抒情,情感深藏不露,显得克制、理智。

围绕教学目标,余老师设计了三大版块内容:引入、探究、小结。引入是先从学生讲述对作者刘亮程的了解开始,接着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作者有没有写大西北的奇独雄浑、神秘独特?他写了哪些事物?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将作者笔下的景物与老舍的《想北平》作了比较,这个环节用了7分钟。

探究部分,教师设计了五个问题:

1.“作者追寻的那些证据想证明什么?”这个问题学生很快找到相关语句,这环节属于过渡性质,主要指向教学目标一,共用了2分钟。

2.“文中出现的让你印象最深刻的物或场景是什么?请说明理由。(可选择一段、一句或一词、一字,任意情感、思想、修辞、句式、标点等角度展开)”这个问题通过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多重交流,共用了25分钟,主要指向教学目标二。

3.“这些作者想要用来‘证明自己过去’的证据,最后都会消失吗?为什么?”这环节时间显得仓促,共用了1分钟,指向教学目标一。

4.“我们过去的存在需要靠证据来证明,而证据的消失又是必然的,那我们的过去是不是也必然变得虚无?第八段中的‘大红公鸡’‘黑狗’‘那一缕夕阳’这些事物和‘一粒土’有没有不同?”这环节也只用了2分钟,也指向教学目标一。

5.“最后一段中的‘家园’指什么?物质家园的废失不可避免,但我们如何才能使精神家园不废失?”这阶段用了6分钟,也指向教学目标一。

小结部分,余老师用精当的语言对刘亮程的风格作了小结,用了1分钟。

再来看张颖老师的课。

张老师定的教学目标也有三点:一、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习、朗读,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感知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二、学生能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三、学生能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进而仿写语段,能体会到文本在表达上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写法和细腻感人、独具个人体悟的场景描写的艺术特点。

具体教学过程中,张老师以自己的童年往事和学生初读感知引出第一个问题:当那些证明我们过往的一切证据都消失了,会怎样?引导学生研习课文4、5、6三节。这是导入环节,这个环节用了2分钟。

在研习4、5、6三节的第二环节中,张老师引导学生深情朗读,品悟文句,交流课前的仿写与阅读的心得。这个环节指向教学目标二、三,用了18分钟。

第三环节,张老师以“过去的点滴都是如此珍贵,如果我们在拥有的时候不懂怜惜它,它将可能带来遗憾和后悔”为过渡,引导学生学习1、2、3三节,体悟作者文中流露的后悔、遗憾、珍惜的情感。这一环节,张老师运用阅读指导、范读、配乐带读等方式,让学生进入到文句,再进行交流。这个环节指向教学目标二,用了13分钟。

第四环节,张老师以“假如从现在开始我们懂得珍惜,今天的证据都能永远留存下去吗?”过渡,引导学生品读第7节,体会作者于字里行间隐含的“一切物质的明证必定随时间流逝而消亡,这是宇宙间亘古不变的道理”和流露出的一种无奈的情感,并让学生在自主品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这个环节指向教学目标一,用了3分钟。

第五环节,张老师在引导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交流疑难问题,师生形成了共识:外在的证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人们的内心,它们是否已经转化为我们的情感、思想与性格,是否成为我们生活与生命的意义。而后,师生共同总结本文由实到虚,由具象到抽象的总体结构。这环节指向教学目标一、二,用了6分钟。

课堂小结部分,老师对文章的内容与作者的风格作了小结,师生在齐读刘亮程的《对一个村庄的认识》

的一段话中走向结束,这个环节指向教学目标一,用了1分钟。

探讨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有三方面首先要明确。

第一方面,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我以为,至少要考虑三个层面的因素:

教材层面。一要明白编者的意图,即这篇文章是哪个版块的哪个专题,在这一专题中这篇文章承担的重点是什么;二要弄清文体,不同文体教学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三是懂得作者的写作风格,从风格出发,确定教给学生什么,学生需要学习什么。

学生层面。我们需要考虑学生能否读懂这一文本,从中学生该学习哪些语文素养,文章所写的内容与学生有没有时代、年龄、经历等方面的隔阂,等等。

教师层面。我们在教材与学生方面能起到哪些铺垫与引导作用,依照自己的阅读情况与人生体验,我们能帮助学生什么,能教给并教会学生什么,我们在这一篇文章方面能发挥怎样的长处,等等。

第二方面,我们该确定哪些方面的目标?从逻辑角度而言,我们至少要考虑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第三方面,确定目标还要注意些什么?抛开当前各种所谓思潮、理论不谈,我认为,最本质的是要抓住几个根本:目标必须是具有语文特点的,而不是“耕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地”;目标必须是实在的,不是虚的,让人犯迷糊的,或找不着北的;目标必须能通过课堂带来学习成效的,而不是热闹了半天,学生却一无所得的。

在制定目标与达成目标之间,制定是前提,是基础,犹如航船的方向,大的方向偏了,不管航员如何掌控也是徒劳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再来看这两位老师的教学目标与实施情况。

根据余老师的说课,她的教学目标,着重考虑了两点:一是文体方面的,主要关注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与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二是作家特色方面的,主要关注作家作品的内涵与独特的表达方式。

显然,余老师的关注点主要放在教材上,对自身与学生的情况相对关注不够,而且在她确定的教学目标中,目标二与目标三同属写作的形式范畴,两者属于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这种不当的分类也影响了整个教学。应该说,余老师的素质是很好的,这从她达成教学目标的实施可以看出来。从教学流程来看,余老师从侧重物的证据逐步推进到侧重内心情感的证据,由实而虚,环节清晰。整个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老师注意适时围绕教学目标追问,将学生理解引向深化,课堂注重温故知新,关注细节,能顾及学生思维的培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处理得当,教态自然,老师有很强的亲和力。但就整体效果而言,尤其是课堂的后半程,余老师努力想让学生进入文本,不断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追问,试图逐步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无奈大部分学生是“启而不发”,课堂的气氛显得沉闷,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整节课给人的感觉有点虎头蛇尾。

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是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横跨的沟堑没有引起余老师的充分重视,教学中师生花在品读上的时间远远不够,对字词句的品读、咀嚼犹显不足,造成学生对文本体验不深,因此,最终结论的得出也显得较为生硬。

张颖老师显然对教材、学生、教师等各方因素考虑得很充分,她制定的教学目标既有文章本身因素的把握,又有作者独特个性的考量,更有作品风格的精到体悟;教学目标涵盖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联系。她在教学目标表述中的一些字眼就体现了她的苦心:研习、朗读、经历、感知、对话、体悟……不仅如此,张老师还利用一切积极因素以达成目标:有自己的深情回忆,有学生的真情讲述,有课堂的配乐朗诵……在充分营造课堂氛围之外,张老师还充分调动听说读写诸多功能,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打通学生与作家以理性与克制营造的深藏不露的文本的疏离感、陌生感。而在教学实施中,张老师还运用刘亮程本人或其他作家阐述生命存在感的名言穿针引线,既是对某一环节内容的巧妙小结,又有理性的升华,同时还是巧妙的过渡,将学生引入到对文本的细细品读中,很好地演绎了刘亮程细腻感人、独具个人体悟的写作艺术,将课文上出了散文味,上出了语文味,课堂给人的感觉是精致的,晶莹的,灵动的,那些精彩互动让与会者领略了深受海天佛国浸润的青年才俊的独特风采。可以说,这是教学形式与教学目标完美结合的典范。

当然,从追求卓越的高度来看,张老师的课也有些小瑕疵:一是配乐朗读只对个体朗读有效,而张老师在学生自由读中配上音乐,所有的音乐全为学生朗读声所掩盖,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二是整个课堂预设成分较深,课堂中的激疑、追问、归纳稍略不够,教学生成显得不足;三是过渡语的大段使用,削弱了问题的主干地位,有主次倒置之嫌。但就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角度而言,张老师的这节课无疑是我们学习的示范课。

[作者通联:浙江临海双林南路台州中学]

猜你喜欢
指向张老师证据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张老师喝茶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手上的证据
家庭暴力证据搜集指南
手上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