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伟华
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两种尝试
江伟华
许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视“问”,但往往偏重于教师之“问”。客观地说,学生们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中确实表现出了参与热情,也得到了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我总觉得这种课还有些局限,我觉得课堂上学生们还是显得有些被动。对此,我一直在思考,在阅读教学中从偏重教师之 “问”转变为学生之“问”,是否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成为阅读的主人呢?
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我试着推行“三比”活动:
1.比谁发现问题多,量和数的成功体验是浅层次的激趣;
2.比谁发现问题好,质的考量是较深层次的激趣;
3.比谁解决问题行,质与量的双重考量,是更深层的激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自主阅读的两种不同能力)。
我在教学一些内涵丰富的文学名篇时,试着让学生设问学生回答,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学《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我让同学们在课外预习改写演出的基础上,再次仔细阅读全诗,针对课文提出一到两个问题,下节课全班讨论解答。结果,同学们开动脑筋提出了许多出乎我意料的鲜活的问题:“临走时,作者为什么要写兰芝精心地打扮自己?按理,被休回家是十分羞耻的,她为什么还有心情精心地打扮自己?”“兰芝是一个勤劳的人,每天要操持许多家务,为什么还是‘指如削葱根’?”“兰芝这样一个聪明贤惠、温柔乖巧的才女,为什么还是被休回家?”……这些问题的提出,本身就体现了同学们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同学们在第二课时中又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解决难题的参与热情。应该说,让学生提问让学生解答的阅读教学形式,给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让他们产生了不同的阅读感受,锻炼了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
针对不同课文让同学们进行不同要求的写。因为要写,同学们必须思考、分析,要思考、分析,就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简而言之,就是“以写带读,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阅读·比较·作文
我们知道,中外文学史上有许多题材相同写法相似的作品,即便是语文课本上也安排了不少这样的课文。对此,我采用“阅读——比较——作文”的方式,激发同学的创新意识。
我上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的《促织》时,把重点放在“变形”两个字上,引导学生把它和卡夫卡的《变形记》做比较,学生很快就忘记《促织》的文言“身份”,学习的兴趣增大,我让学生通过《变形记》和《促织》的比较阅读,探讨各种文艺作品(如《聊斋志异》)中的文艺现象,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结果还很不错。
(二)阅读·赏析·写小评论文
中学语文课本上有不少内涵丰富的文学名篇,对这些文章,只作浅层次的阅读分析是不够的,还应该作深层次的赏析评论。对此,我采用“阅读——赏析——写小评论文”的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讲授《祝福》时,我出了一个题目“为女性呐喊”,让学生去阅读关于女性的一些书籍和资料,联系学过的一些女性形象如《诗经》中的《氓》,曹植的《美女篇》,还有《孔雀东南飞》《简爱》《安娜·卡列琳娜》等。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对女性悲剧的成因和根源有了深刻的认识,写出了很多出色的小论文。如《与卑贱者同呼吸》《弱者当自强》《女性的无奈与抗争》《女人如烟》等。
(三)阅读·想象·续写
利用教材,通过写作实践,能比较好地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我上《警察与赞美诗》第二课时,上课伊始,我就让同学们拿出纸和笔,围绕我布置的两个内容之一,联系小说的写作背景,结合小说内容及人物性格,写300字以上的想象作文。对此,同学们表现出了很高的参与热情。
1.又一个春天,苏比从监狱出来了,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2.苏比的生活中也曾有过母爱、玫瑰、雄心、朋友以及洁白无瑕的思想、衣领,他是因何而变成流浪汉的。
(四)阅读·理解·改写
创造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是尝过甜头的。教学《孔雀东南飞》,我提前一周让每位同学结合前阶段学过的话剧《雷雨》,结合同学们手中的文言翻译书,将原诗改编成一个现代爱情故事。故事的形式必须是话剧,而且不能改变原意。这一次,同学们更表现出了空前的参与热情与创作兴趣。有同学改写的话剧剧本还被同学们搬上了舞台,并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与表扬。
(五)阅读·理解·仿写
仿写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会有不同的效果。例
如初中课文《少年闰土》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在教学中抓住人物描写的示范性,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读后讨论:你从这段人物描写中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通过理解体会到: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健康、活泼、可爱,生活在海边、农村的孩子。
临下课时,要求学生以老师为模特,学习课文中的写法,把老师的外貌写出来。要求抓住人物的特点,此时,学生便愉悦地接受了这一课外作业。
★作者单位:广东从化市从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