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威
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体会
刘海威
【摘要】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55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结果 经治疗后,55例患者中1例死亡,余下54例患者均恢复良好至出院。结论 由于此病的特殊以及广泛性,常常需要将两种极其以上的方法综合治疗。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治疗
作者单位: 164700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人民医院
肝内的胆管结石于肝管的汇合部位以上的肝管内结石,与肝胆管结石具有相同作用,可通用。对肝胆管结石进行了研究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5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其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22~72岁;曾有肝外胆管切开取石手术1次的患者有22例,2次及以上者1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黄疸出现。
1.2治疗方法
外科的手术治疗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解除梗阻,去除患病的病灶。把结石取尽,防治病症复发[1]。治疗此病的方法有多种,但都要根据肝内的胆管结石的数量、范围、病情的严重情况以及胆管狭窄部位及患者的全身状况,制定针对具体病例的个体。
1.2.1肝部分切除术 在现有的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的方法里面,首先推用肝叶的切除术,此法可获得最好的效果,远期疗效优良。规则性肝切除术通常指先在肝门的部位离和切断血管以及胆管,然后再严格地按照血供以及管引流的范围,把出现病灶的部位切掉。非规则性的局部肝切除手术不适合用在治疗肝内结石的情况。手术适应证还包含Ⅰ、Ⅱ及Ⅲb型的肝胆管结石,如患者有局限性的结石,可以切除肝叶或者是带有结石的肝段部位的;如患者是弥漫性的结石,则需要把局限于肝段或肝叶的病灶做毁损;肝叶或肝段出现萎缩的话,结石难以被全面的取出;难以被纠正的肝段狭窄或囊性扩张;肝内的胆管出现了囊肿且还有结石所伴随,出现慢性肝胆管梗阻且又合并出现胆内、外瘘;出现区域性或慢性胆源性肝脓肿,且出现合并性的胆管出血;合并肝内的胆管癌[2]。
1.2.2肝胆管切开取石术 肝胆管结石最基本的治疗手段即为切开胆管取石。单纯的胆道取石引流术多数用在急症以及病症重的患者身上,最为要紧的是控制住患者的胆道出现被感染的情况以及改善患者的肝部功能,准备好相应的挽救患者性命的对策,以免过于匆忙而延误患者的病情。单肝胆管切开取石的办法对于已经被连累的肝管或是在结石被取尽以后,肝的内外部均未出现残留的病状,是确定手术方式的相应手段。通过联合切开肝门附近的胆管和肝胆管,在检查的直视下结合术中胆管照出来的影像以及B超、胆道镜都能完全的了解到胆道结石的数量、所在的位置及胆管下的通畅的状况。
1.2.3肝胆管狭窄整形术 目前普遍所采用的都是Roux-en-Y胆肠吻合术。但是该手术损害了胆道的正常结构,上消化道的酸碱平衡的环境及胆、肠道的生理的功能,易导致在手术后出现逆行性的胆道感染、消化通道的地方出现溃疡以及盲端综合征等并发症等。现肝门部胆管广泛切开、整形、大口径的胆肠吻合术是最广泛应用的。单纯的胆总管肠吻合术是无法去掉肝内部产生的病变的,治疗时所取得的效果均不理想,只用在了肝内无病灶以及肝内的胆管狭窄的患者身上,还可能增加患者复发胆管炎的可能性,因此可以认为在治疗此病的时候废止胆总管的肠吻合术。部分人认为当括约肌既然已经被毁损或是再没有功能了,并且下部位的胆管不能再继续等的时候,胆总管肠吻合术作内引流还是必要的。胆管的狭窄已经成形、游离空肠段吻合术适用于肝内出现病灶及上游的肝管摘下已经被出掉,但有部分残留下来的结石导致了胆管的下端通常的病例;胆管狭窄成形、组织补片修复术只适用于肝内病灶及其上游的部位的肝管狭窄已取出,患者的结石已经全部取出并且再无复发的可能性,只存于患者的肝部胆管只有轻度的狭窄的情况下。皮下通道型的狭窄胆管整形术,广泛的切开第一、二、三级的肝胆管的狭窄部位,在把其内部的结石清除了以后,把瓣状的胆管切缘拉拢住缝合,导致形成的盆状的胆管后壁,则称为肝胆管盆。取带血的管蒂的空肠段部位12~15 cm,肛的侧端部位与肝胆管盆的位置相互吻合,可以将盲端置于腹壁皮下。这样做能避免胆总管肠吻合术内引流而出现的弊端,后又建立了胆管镜所使用的通道。现如今在外科手术治疗的方面,尤其是对应用胆肠吻合术的过程内,胆总管、Oddi括约肌等结构的保留已经越来越被重视了。胆汁引流的生理功能还未有很明确的认识度,据临床研究观察,这部分的结构若是被留下是可以减弱并发症的发生的。
1.2.4肝移植术 肝移植手术只适合用在肝脏和单管的系统都发生弥漫性不可逆的损伤型的肝胆管结石。这类的结石能弥漫在肝的各个部位,使选择性病灶不能够被切除。
1.2.5残余和复发结石的处理 在经过T管的窦道、预置的皮下部位及经皮、肝等以上所述部位都能够做胆道镜取石术。此方法是治疗此病最好的方式。
经治疗后,55例患者中1例死亡,余下54例患者均恢复良好至出院。
肝胆管结石已是我国常见并且治愈低下、术后易复发的一类胆道类疾病[3]。这种的病情较为的复杂并且广泛发生,通常伴有并发症、复发率也较高是此病的特点之一,肝损害、肝胆管结石现仍是外科医生需要去面对的一项问题。目前肝胆管结石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或许是与以下等因素有关:胆道的慢性炎症、细菌的感染、胆汁的淤滞、甲状腺功能的减退等。而导致形成结石的重要原因就是胆管内出现慢性的炎症,胆汁的淤滞亦是形成结石的首要条件。而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是因为胆流滞缓并且出现了慢性的胆道炎症。另外还有先天性例如肝内部的胆管解剖变异、汇入左肝管的右侧的分支开口处常有狭窄等病因,并发感染以及结石的形成,先天性的胆管囊肿,另还有因操作不妥当而引发的胆肠吻合术后及吻合口的部位狭窄及继发于损伤性胆管狭窄者,都能够成为引起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
参考文献
[1] 陈积圣. 肝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的进展[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2):93-94.
[2] 顾奇云,俞冬,盛林林. 217例肝胆管结石治疗体会[J]. 肝胆管外科杂志,2006,14(1):32-34.
[3] 皮健,温全,张勇,等. 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附178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8,17(2):111-113.
Experience Treatment of Hepatic Calculus
LIU Haiwei Baiqu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Qiqihar 1647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calculu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5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c calculus from October 2011 to Octo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one cases died in 55 patients, and the remaining 54 patients recovered well to discharge. Conclusion Due to the special and extensive disease, often require more than two kinds of methods is extremely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Key words]Bile duct stones, Treatment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3.115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3-0137-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