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翠红, 朱智武
(南京晓庄学院 a. 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b. 科技处 社会科学处,江苏 南京 211171)
“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尝试
秦翠红a, 朱智武b
(南京晓庄学院 a. 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b. 科技处 社会科学处,江苏 南京 211171)
在“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教学中将以下3个方面结合起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阅读、运用古文的能力,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即通过书写繁体字与阅读文献相结合,强化学生对繁体字的认知;学生参与选文中相关问题的讨论与讲解,提高学生学习选文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阅读历代笔记、小说中的短篇小故事,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高校;中国历史文选;繁体字;文言文史料
“中国历史文选”课是高校历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设置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典型的历史作品,培养学生阅读并运用一般文言文史料的能力,也向学生介绍一点有关中国史料学和中国史学发展概况的常识”[1],为学生更好地了解并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受国家政策与现实需要的双重影响,各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对“通识教育”异常重视,纷纷致力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开发,而对于专业课程,要么减少课程门类,要么压缩讲授课时。历史专业的“中国历史文选”课自然也在被压缩之列,然而,该课程容量极大,涉及历史学、文献学、文字学、版本学、训诂学等学科知识,同时又肩负着培养学生阅读与运用文言文史料能力的任务,这就决定了要达到该课程的既定教学目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一再减少的课时显然难以给教师提供充裕的时间。照搬以前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得到最大的收获,尤其是通过较短时间的培养,便具备一定的阅读并运用文言文史料的能力,就成为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笔者在从事“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教学的数年中,对该问题有过比较深入的思考并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历史文选”课一般开设于大学一年级。由于受当前中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多数刚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对古代历史文献接触较少,对古文的阅读,基本上限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篇章,或历史教材中的史料段落,通常并不涉及繁体字材料。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他们初学“中国历史文选”课时,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自然就是繁体字。尽管教师反复提醒学生,遇到繁体字无需畏惧,只要多阅读一些古代文献,接触得多了,繁体字的辨认便不会有问题。也许是因为自身基础比较薄弱,仍然有不少学生反映,他们不认识繁体字,因而不愿意读古文,视阅读古文如畏途。这样,繁体字“扫盲”便成为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兴趣的首要问题。
笔者之前曾要求几届学生课下多阅读古文,并推荐一些易懂、可读性较强的文献及篇目,要求其读后写评论,以此来强化他们对历史文献的阅读。这对一些学习主动性较强且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而言是比较有效的,但大部分学生往往是直接找译文来看,因而收效甚微。笔者所在的院校历史专业属于师范类,学生恰好有练习“三字一话”的任务,除了课外练习,学生每天都要用粉笔在一块小黑板上写一首诗或者其他内容用于展示。笔者于是要求他们在练字时必须书写繁体字,最好能将《新华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当中繁体、简体并列的字抄写一遍,并在抄录的同时关注这些字及相应词汇的含义。如此一来,不但对其认识繁体字大有帮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其对该字及相应词汇的理解。一般而言,在学期初的第1节课便把该“作业”布置下去,而且说明在学期中的某个时候,教师会检查他们对繁体字的认知情况。于是在学期中的某次“中国历史文选”课上,教师请4位学生走上讲台,分别发给他们1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一些形态相近的繁体字,如“書”“畫”“晝”“齊”“齋”“齎”等,让他们在黑板上抄写这些繁体字,并将相应的简体字写出来。待他们写完之后,教师再请其他学生来评判他们写得是否正确,如果写错,错在哪里,为何写错。最后教师再做综合评价。这样做能督促学生主动接触繁体字,再辅以相应的古文阅读,学生便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繁体字的辨识问题,阅读古文时也就不会觉得太过困难。
在几届学生当中实行了这种方法之后,笔者发现还是相当有效的,学生在课堂上诵读选文时繁体字读错的情况明显减少,对相关词汇的理解也容易了许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对古文的畏惧心理。
以往的“中国历史文选”课,基本上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讲解,学生边听边记,课后笔记一扔,考试之前很少翻看。学生对选文的掌握情况难如人意,更遑论具备一定阅读文献、把握史实的能力了。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而不是仅仅以“听客”的身份存在,也就是说要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笔者曾采用过许多教师常用的方法,即提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明确指出讲解选文时会请学生翻译。上课时发现学生准备得还不错,能比较准确地将选文翻译出来。这令笔者一度对他们的预习情况比较满意,认为他们课前确实进行了认真预习,对课堂上要涉及的选文事先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再经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他们定然对相关选文印象深刻,掌握较好,在此基础上,再辅以相应的课外延伸阅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就能慢慢培养出来了。可是后来发现情况并非完全如此,有的学生确实认真预习了,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在走“捷径”。现在网络技术发达,各种信息搜检方便,“中国历史文选”课上涉及的选文很容易就能在网络上找到相应的译文,学生只要下载并打印一下就万事大吉了;有的甚至都不打印,课前用手机上网找好,被教师提问时,站起来偷偷照着读就行了,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笔者针对该问题经过反复思考,采取了新的提问方式。具体做法:让学生课前预习,要带着问题去预习,当然提出的问题不能轻易找到现成答案。如学习《晋楚城濮之战》时,便要求学生在课前边预习边找出该文中哪些地方反映了《左传》描写战争的什么特点。待上课时,请一位学生走上讲台,根据教师对《左传》解题部分的讲解及其课前的预习说出答案。这样,若事先不仔细阅读、不作充分准备,便很难准确地回答出来,甚至出现站在讲台上“哑口无言”的尴尬场景。为了避免这种“有失颜面”的场景出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真预习。最后教师再对该文进行详细讲解,进一步深入分析该文所反映的《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学生便能对该选文印象深刻,且理解更透彻。再如学习《诗经·豳风·七月》篇之前,让学生课前边预习边找出该选文中提到了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分别是什么,在该选文中什么地方出现的。这个问题并不难,但要准确地回答出来,必须通读选文,而且要对相关语句的含义有所了解。由于这些问题相对灵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选文的积极性。除此之外,笔者还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例如,要求每名学生或一个学习小组针对选文准备一个问题,到讲台上回答教师提问的学生,同时要回答其他学生或学习小组的1个相关问题,若答不上来可以寻求其他学生的帮助,但作为回报,他或他所在的学习小组也必须提出1个问题供大家思考。这样一来,当学生感受到课堂上他们难以再做一个清闲的“听客”时,当发现他们讲述对该选文及具体内容的看法是课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时,他们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去通读、理解选文,他们对该选文难点在哪里便有了较明晰的了解,再经过教师的讲解,便很容易掌握,而且印象深刻。如此做法坚持一二个学期,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文献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中国古代文献浩如烟海,涉及门类极广,这其中虽有诸多是晦涩难懂的,非从事该专业的人一般不读的;但也有生动、有趣,读起来很轻松的。比如汉魏至明清的笔记(或小说)等,就属于后一种。它们内容庞杂,容量大,从各个角度反映当时不同人的日常生活实态。如徐珂的《清稗类钞·豪侈类》有则故事,描写清代扬州有一从事盐业的富豪之家,每顿饭厨房都要准备十多席,每顿饭的花费不计其数。还有一则故事,有一个人想一次花掉上万两银子,便让人把这些银子全都买成金箔,然后载到镇江金山寺塔上,顺风扬撒出去,这些金箔顷刻间便散落到了草树之间,难以收回。这两则故事,向人们展示了清代康、乾时期的大盐商如何富有,其生活又是何等的奢靡[3]。再如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记载,万历皇帝上朝时会在脸上敷粉,直至颈部,以彰显其温润肃穆的一面[4],让读者得以窥见高高在上的帝王令人讶异的生活细节,而清人沈复的《浮生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则用深情率真的笔调,描述了他与妻子温馨雅致的生活以及面临的各种不幸,既让读者感受到了当时文人的浪漫情调,又看到了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中国古代笔记(或小说)的精彩之处绝非上述几个小故事便能概括,课堂上花几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这一类的短篇故事,一方面,让他们初步感受古代文献中对当时人生活的描绘是非常细致、生动的,精彩绝伦的,并非全都是对史实、对思想学理的刻板叙述;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看到并非所有的古文都晦涩难懂,其实有很多古代文献文词简单,他们能轻松阅读。例如,在学期后期的某次“中国历史文选”课上,笔者便用PPT展示了一段繁体字组成的文字,且无标点断句,题目为《纪大烟袋》。这是从清人孙静庵的笔记《栖霞阁野乘》中摘录的一则关于纪昀的轶事[2],故事有趣,文字易懂。学生看到这段文字后,便开始出声阅读。等阅读的声音渐渐平息后,请学生起来断句,他们往往能比较轻松地读下来,虽有个别字词不认识或不理解,但基本不影响对整个故事的把握。之后,笔者请学生主动讲述他们所知道的有关纪昀的其他轶事,并趁机提出,如果大家想对这位清代“明星人物”的内心真实世界有所了解,不妨去读《阅微草堂笔记》,因为该书是纪昀对当时社会进行细致观察及深入思考后写下的,借鬼神之事讽喻现实,生动而深刻。这样由易到难给他们介绍一些可读性较强的文献,便能较好地激发他们阅读古文的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逐步提高运用古文的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文选”课是一门容量大、实践要求强的课程。对于这样一门课程,单纯沿袭旧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显然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必须不断思考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拓展新的教学思路,才能更好地组织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M].3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
[2] 孙静庵.栖霞阁野乘:卷上·四二[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40.
[3] 徐珂.清稗类钞:7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3:3270-3271.
[4]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M]. 北京:中华书局,1997:620-621.
〔责任编辑:张 敏〕
ThoughtandattemptontheteachingofSelectedWorksofChineseHistory
QIN Cui-honga,ZHU Zhi-wub
(a. School of Tourism and Social Management,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b.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In the teaching of Selected Works of Chinese History,the combination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can greatly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reading and using classical Chinese texts and reach desired teaching goals. The three aspects are: firstly,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practising copying Chinese characters and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texts,teachers can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secondly,students can discuss the problems in the texts; thirdly,students can increase their interests in reading classical notes of past dynasties,and short stories from novels.
Selected Works of Chinese History;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classical Chinese texts
2015-03-03
秦翠红(1978—),女,山东莱芜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明清史研究;朱智武(1978—),男,安徽望江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六朝历史与文化研究。
G642.41
:C
:1008-8148(2015)03-00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