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文”以悟“语”,得意更得言

2015-01-31 00:52江苏胡建同
作文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变色龙飞天说明文

江苏 胡建同

缘“文”以悟“语”,得意更得言

江苏胡建同

新课程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多年的课改实践,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不可忽视的是,课堂上,学生们时有用语突兀,有违协调;或结构紊乱,言不尽善等现象。作文中内容失真、结构失衡、语境失调等问题也时有出现。这些现象的存在,笔者认为,是言语能力的孱弱或缺失导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呢?结合平时教学实践,笔者略谈一二。

一、扣意得言,形成言语之“魂”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并不是与毫无生气的文本的交流,而是活生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因此,穿越云遮雾罩的语言丛林,寻找作者的本真意图,缘意得言,显得尤为重要。

如苏教版六年级《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我抛出这样的问题:作者陈忠实为什么在一开始不直面柳树,而先是欲扬先抑,背景烘托,然后才让柳树出场呢?我带领学生通过细细品读,揣摩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原来作者在为主要人物出场造势呢。他先让读者的阅读期待蓄积到一定高度,然后撩开柳树神秘面纱,这样能够产生强烈的艺术冲击力。

我又趁热打铁,继续追问:“作者为了表现柳树巍巍然大丈夫气概,他用了哪些方法呢?”学生通过虚心涵泳,发现了想象和比较的方法,另外作者的用词都有着金属的质感,柳树巍巍然撑立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此环节,我旨在让学生寻找实现意图的途径,借以建构自身表达策略。用意图指导言语实践,学生定能形成关于结构、详略、方法等的元认知,形成言语之“魂”。

二、文体比对,形成言语之“体”

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和语言结构是大不一样的。教师要勇于对教材进行重组,并善于引入源头活水,两相对比,定能让学生体察语言的“秘妙”,实现言语能力的增值。

如苏教版五年级《变色龙》一文,用记叙的笔调写出了变色龙的特征,语言平白晓畅,内容浅显易懂。可是如仅观察单个文本,这些语言特点是不可能凸显的,于是我引入了一段变色龙的科学说明文。

“变色龙是爬行动物,它有适于树栖生活的种种特征和行为。体长约15-25厘米,身体侧扁,背部有脊椎。头上的枕部有钝三角形突起。四肢很短,它的尾巴长,能缠卷树枝。”

师: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这段文字,感觉和书本有什么不同?

生轻声读。

生:我感觉书本语言很自然,很贴近我们。而这段文字我感觉有点枯燥。

师:枯燥吗?看来你是一个感性的人。(众笑)其实,这段文字是一段说明文,说明文就是向我们介绍一个事物。它追求的就是客观准确。好,我们来比较一下,就变色龙的外形的描写,两篇文章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生:我发现,两篇文章都是先整体介绍再局部介绍的,而且局部介绍都是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

师: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生:我发现有一处不同,在介绍背部时,书上还打了个比方“隆起的背部酷似龟背”,这样就更形象生动了。

师:是的,形象生动可是记叙文的特点哟!

生:我还发现了一处,这段文字有体长的介绍,书上却没有。我觉得列出数字来,会更加准确可靠。

师:列数字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这样就更准确了。

师:大家看看,书上在介绍变色龙的外形时,还掺上了自己的感觉。他感觉变色龙怎样?

生:凶相毕露。老师,我发现了,记叙文可以掺入自己的感情,而说明文里则是客观介绍。

师:是啊!记叙文更注重主观体验,而说明文则注重客观再现。那么,我们课后能不能用两种不同文体,介绍你家养的宠物呢?明天比比谁是我们班的百变写手!

抓住不同文体,进行对比式阅读,学生定能形成文体意识,产生文体指导写作的自觉,实现文本语言向个体言语的迁移。

三、梳理结构,形成言语之“骨”

梳理结构,是指在课堂中为学生梳理文本的行文结构,继而形成自主言语能力一种有效策略和途径。此策略能够培养学生建构言语“骨架”,利于形成言语表达的框架。

苏教版五上《莫高窟》无疑是结构仿写的绝佳典范。通篇结构严谨,首尾呼应,过渡自然。尤其是第三小节: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此文本,从言语表达角度而言,具有这样几个价值:(1)学习表达的方法:表达结构是总分总,首尾呼应;(2)首句照应上节,承上启下;(3)分号和省略号的使用。(4)供学生迁移篇章仿写,用上过渡句。并在某一小节中用上总分总结构,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由篇章框架到小节层次,建构起了全篇文章的结构。再通过仿写内化,学生心里一定能够同化成稳固的结构图式,形成言语之“骨”。

四、品读文辞,形成言语之“肉”

文辞,指文章的用字、用语等。文本中那些具有丰富内涵的标点、字词、语句等常常是解读文本的“文眼”。品读这些文辞,既能领会文本之“意”,又能领悟作文之“言”,让自己的言语丰满传神。

仍以《莫高窟》为例。在描写飞天不同姿态时,作者大量使用了四字词语。为什么用四字词语?我出示了一段文字,让学生比较推敲。

“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挎花篮,采鲜花;有的抱琵琶,拨银弦;有的倒悬身,自天降……”通过比较赏读,学生们豁然开朗。四字词语的运用,原来与人物形象息息相关。一旦改为三字,就顿失原本飞天雍容华贵,姿容典雅的特点。这是文本的语言美。同样,排比句式的运用,则更能体现飞天们姿态各异,婀娜多姿的特点。这是文本的建筑美。

循着文本的特征,发现质感的文辞,让学生全身心的揣摩品悟,才能使学生的语感图式更加丰盈,言语血肉更加丰满。

夏丏尊先生说:“学习国文,目的就在学得用文字来表现的方法,他们只着眼于别人所表现着的内容本身,不去留心表现的文字形式,结果当然是徒劳无功的。”我们除了明了文本的内容之外,还要具有一双慧眼,要带领学生揣摩作者的表达意图,发掘文本的言语体式,明晰文本的行文架构,琢磨文本的遣词造句,以此顺应同化学生语感图式,定能实现学生言语能力的蓬勃生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

猜你喜欢
变色龙飞天说明文
飞天之梦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神奇变色龙
飞天
飞天探月,永不止步
飞天之路
神奇的变色龙
小小变色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