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京峰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学院,山东 淄博 255130)
学前教育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策略研究
周京峰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学院,山东 淄博 255130)
以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我们分析阐述了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取向和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了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办学实践提出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取向;实践基地;建设策略
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师资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典型特征,其所必备的素质及能力结构,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独特性。与幼儿园对人才素质、能力需求相比,目前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养质量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表现在对幼儿行为的观察能力,一日生活各环节的组织、设计及指导能力,自身的反思与发展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等方面。如何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实践智慧和实践能力,单靠校内实训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学生置于真实情景及环境中,以帮助他们将已获得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实践能力。这些,都需要在实践基地——幼儿园中实现。只有在幼儿园的真实环境中,学生才能够验证知识、内化知识,实现知识重组,形成实践能力。这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整个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此看出,实践基地建设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是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实践取向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提出“能力为重”的基本理念,要求“要突出保教实践能力”;“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能力为重”是幼儿园教师的典型职业特点。幼儿教育的启蒙性,决定了对幼儿教育要更加注重教育策略、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1]与基础教育其它学段的教师相比,对于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更加细致、宽泛,要求更高。实践证明,随着教育对象学段层级越高,对教师的知识要求越高,教育对象学段层级越低,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越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是全方位的、多方面的,具备综合性特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专业能力部分是按照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职责和基本工作内容来架构的,包括7个方面27条具体要求。”[2]“主要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鼓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实践能力占全部内容要求条目总数的43.5%,充分体现了“能力为重”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2]能力的获得主要靠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由理论向能力的转化,并且这一转化必须通过幼儿园实践基地来完成。因此,“能力为重”的价值取向即为实践取向,这二者是统一的。
(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实践取向的课程理念
分析《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不难看出:在课程理念上,坚持实践取向,强化实践环节,主张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将优秀教学案例引进课堂;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注重利用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景教学、案例分析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在实践环节方面,要求到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以上理念的贯彻与实施,大多离不开幼儿园的支持与协助。为此,建立长期稳定的幼儿园实践基地,是贯彻《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实践取向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
(三)“全实践”理念的理论导向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秦金亮教授结合该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出了“全实践”理念,近年来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全实践”理念重点强调了实践环节在时间上的延伸和贯通,实践方式在空间上的拓展和实践理念在课程中的渗透。“全实践”理念要求从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开始就接触幼儿园,一直持续到毕业,使学生从入学之初就保持着与幼儿园之间鲜活的联系。[3]学生利用见习实习、社会调查等不同实践方式接触不同的幼儿园,感受不同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及课程特色。所以,“全实践”理念的实施离不开实践基地——幼儿园。
(一)实践基地建设较薄弱,存在观念淡漠、不系统、不稳定等问题
建设实践基地,是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的前提。实践基地可以使学校和幼儿园双方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兼顾、共同发展为目标,最终形成良好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但就近年情况来看,多数高校受办学思路、办学成本的影响,在实践教学方面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实践基地建设比较薄弱。这主要表现在数量不足、特色不明、合作不稳定等方面。具体来讲:一是实践基地建设过于单一,多集中在中心城区,为图方便,满足规模见习实习,不分良莠,没有充分考虑办园特色、办园水平以及教师的指导能力;二是实践基地建设数量不足,以致学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中几人同在一个班,不能实现有效指导;三是合作关系不稳定。幼儿园日常工作繁忙,加之安全、防疫等各方面规范要求较多,接待实习生势必干扰其正常工作秩序,所以他们不愿意长期且系统接待实习生。还有,高校在实践基地建设机制上也得不到保障,致使两者之间没有达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兼顾的目的。因此,高校每年的实习幼儿园都存在一定变数,其与幼儿园之间也就形不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高校与实践基地之间合作形式松散,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
教育部等有关部委多次行文要求高校人才培养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所谓合作,是双方产生需要且能够根据相互需要提供相互支持。就校、园合作而言,高校需要幼儿园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支持,而幼儿园也需要高校为其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业务指导。合作的方式和内容可包括:共同组建师资团队、互派教师顶岗锻炼、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制定课程内容、共同申报科研课题、共同进行教学改革等。然而,就多数高校而言,这种合作效度并不高。合作效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办学理念相对保守、不接地气,对幼儿园课程改革及发展关注度不高。高校教师很少下幼儿园,很少参加关于幼儿园课程研讨等方面的学术会议,对幼儿园课程改革及发展知之甚少,其教学也就容易失去针对性,更谈不上对幼儿园进行业务指导。二是表现在师资队伍不融合,“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没有形成,真正合格的“双师型”师资少之又少。三是表现在教科研方面合作少,高校教师尤其是教法课教师没有真正扎根幼儿园寻找课题、寻求合作。四是双方活动合作少。如幼儿园“六一”节、家长开放日、观摩课,以及高校举办的学术活动、大型文艺活动等交流互动少,这些都是加强合作交流的很好渠道。
(三)高校自身对实践基地建设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保障机制
一是领导层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实践教学远没有课堂教学及科研重要,每遇见习实习多以松散形式,很少集中。学校管理层很少到幼儿园调研,不能与幼儿园建立良好的感情沟通机制。二是高校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许多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幼儿园的园长都是高校的优秀校友,加强与其沟通交流,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三是保障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方面组织领导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等。四是措施不得力。实践就业一体化是校、园双方实现双赢的最有效的合作方式之一。目前,多数高校在就业方面满足于学生自己找单位和毕业前的最后一次集中招聘会,却忽视了在学生见习实习过程中为学生和幼儿园之间搭建起就业的桥梁。
(一)基地建设体系化
建设实践基地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如何选择并建设好实践基地,使之形成办园整体水平高、办园类型齐全、办园特色突出、师资指导能力强的体系化实践基地群,并发挥最大效能,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建设体系化的实践基地群,即要考虑办园性质 、办园水平、办园特色,也要考虑师资水平、园所条件。从办园性质看,各级政府、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领办的幼儿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类园依托政府招聘及财政支持,具有师资强、收费低、规模大、水平高、管理规范等优势,且这种优势资源逐步扩张向集团化发展,容纳实习生能力强,是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首选。其次是企业领办的幼儿园以及连锁机构中的民营园。这类园规模宏大、办园理念新、管理自成体系,有自己的核心文化和办园特色,但因规模扩张较快,容易造成师资力量薄弱,指导能力减弱等状况,高校应酌情选择。从办园水平看,无论何种性质的幼儿园,凡地市以上十佳幼儿园、示范幼儿园,办园特色突出,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均可纳入范围,酌情选择。从办园特色看,所选幼儿园要具备自己的课程特色,如音乐特色、美术特色、科学特色、健康体育特色、语言绘本特色、游戏活动特色、乡土资源特色、地域文化特色等。只要课程特色鲜明,所涉及内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具备较高的办园水平,均可纳入到实践基地建设范围。从园所位置看,以方便见习实习为原则,以学校所在城市为核心,作为主要建设区域,向周边城市及乡镇辐射。从园所条件看,既要有容纳实习生居住场所也要具备安全可靠的实习环境。
基于此,我们认为以办园水平为准绳,以办园特色为选择依据,兼顾各种办园类型及园所位置,形成办园水平高、办园类型齐全、办园特色鲜明、办园优势互补、覆盖面广的实践基地群。这样的实践基地群使学生置于不同特色的实践场所,产生不同的实习感受,形成不同的实践智慧和实践特色,以供其相互交流、资源分享,实现实践性知识互补,达到共同提高。
当然,这种选择并不是一厢情愿的,关键是校、园双方有共同的合作意向。双方根据自身需求签订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共同履行双方责任与义务,以真诚的态度服务双方、相互支持,方能形成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淄博师专学前教育专业依托省级教师教育基地重点建设单位,以淄博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周边区县辐射,逐步形成了办园水平高、办园特色突出、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实践基地群,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团队建设融合化
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校、园双方师资相互融合,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教学研究团队,是实现校、园双方深度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纽带。《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教师教育类师资培养学校聘任幼儿园名师为兼职教师,占教育类课程教学教师人数不少于百分之二十,进而形成高校与幼儿园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机制,实行双导师制。实施双导师制的前提关键在于形成一支“双师结构”师资队伍,这是实现校、园师资融合的重要标志。构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首先高校要注重自身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专业前沿理论发展导向,又具有专业实践指导能力的师资队伍。其次,从幼儿园一线聘请幼教专家及骨干教师作为兼职教师,从而形成互为指导、有效融合的局面。双方在开展研究的基础上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同组织教学内容,共同建设课程资源,这样有利于带动双方上质量上水平,有利于资源融合、人才互补,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及专业发展。
近年来淄博师专学前教育专业在团队融合方面做了些探索和尝试。如从一线幼儿园聘请名师担任兼职教师,从幼儿园招聘或聘任幼儿园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五大领域教法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研团队,在教学、科研、实践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合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团队建设还体现在“双师型”队伍建设上。通过向幼儿园派教师进行顶岗锻炼,完善师资素质结构,形成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承担教学、实习双重任务奠定基础。淄博师专为此专门出台了中青年教师顶岗锻炼制度,承诺教师在幼儿园顶岗期间享受学校满工作量等一切待遇,顶岗达一年以上完成规定任务,承认其“双师型”资格。同时,学校还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幼儿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进一步完善“双师型”师资素质能力结构。
(三)校、园互动经常化
校、园互动是实现双方共赢的重要手段。通过互动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达到双方优势互补。如双方互聘教师授课,互邀教师进行讲座,经常性组织教科研活动等,实现师资方面的互动;高校也可就幼儿园课程特色进行探索,经常性进行调研,搜集教学案例,丰富教学课堂;高校教师和学生可参与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优质课比赛活动、特色游戏活动、集体听课活动、庆“六一”活动等,实现活动方面的互动。总之,通过经常性互动,使双方增进交流,相互支持,实现共同发展。
(四)实践就业一体化
建设实践基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就业,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建立实践就业一体化的机制是实现校、园双赢,稳固校、园双方合作伙伴关系的渠道之一。实现实践就业一体化,首先要稳定学生见习、实习群。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和幼儿园需要,做好对口衔接安排,尤其在学段后期集中实习期间,实习过程要保持相对稳定。学生通过见习实习过程对所在幼儿园有了基本了解和基本适应,幼儿园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及发展潜力也有了深入了解,有利于将来实现零距离上岗。随着学前教育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的付诸实施,公办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扩张,连锁学前教育机构的拓展,新兴学前教育机构的举办,加之各地在编考试等种种因素造成的人员流动,给学前教育机构造成了一定的用人压力。因此,为满足幼儿园办园所需,高校可对作为实践基地的幼儿园实行优先招聘。其次,广开就业渠道,在扩大就业基地群的基础上,择优吸收为实践基地。通过就业招聘会、毕业生跟踪调查、网上招聘、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等渠道建立与幼儿园的沟通与联系,在推介学生就业的基础上,扩大就业基地群。高校可对办园水平高、办园特色突出的幼儿园进行重点考察,在双方意愿一致的情况下,即可纳入实践基地建设范围。
淄博师专近年来,依托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和办学规模所需,已经初步建立起以淄博市为核心、面向全省 、辐射全国一线城市及沿海开放城市的实习就业网络。
(五)保障机制配套化
要建设好实践基地,首先应解决观念问题。在认真领会贯彻教育部等各部委关于强化实践教学的系列文件精神基础上,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认识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其次,要建立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一是组织保障。建立由学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各项工作。二是资金保障。建设实践基地,以及与幼儿园之间的互动,需要动用一定的人力物力,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作支撑。三是制度保障。校、园双方合作,是建立在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履行责任和义务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没有健全的制度做保障,就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1]周京峰.解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J].淄博师专学报, 2012, (2).
[2]秦金亮.以“全实践”理念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 2005,(5).
[3]刘占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
(责任编辑:李志红)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the practice abi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as a starting point, we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practic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point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bas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finally propose some strateg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practice orientation;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strategy
2015-01-15
周京峰(1964-),男,山东淄博人,副教授,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院长、书记,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研究。
G612
A
(2015)01-0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