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杏桃
刚做班主任时,我堅信严师出高徒, 学生犯错总是严肃批评,大力惩罚,结果吃力不讨好,学生不买账。我不由反思:我用错方法了吗?惩罚太重了吗?我尝试着改变。
正好今年我当了儿子的班主任。为了更亲近学生,我作出承诺:星期三是我的微笑日,就算批评学生也要面带笑容,结果师生关系确实更和谐了。
有一天,我无意中在儿子的微信群里发现了两个签名,一个叫“我夫君我管着”,另一个是“我媳妇我惯着”。女主角竟是小茵—— 一个成绩优秀,只是写作能力不强的女孩。
同事们支招说一定要严惩,宁可棒打鸳鸯,也不能让春潮泛滥。我找到小茵,又使出常用的招数,对她严肃批评。
可没过多久,小茵竟给那位男生写了一张纸条——“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天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竟成了她“爱”的宣言。
我把纸条往桌面上狠狠一拍,这吓着了小茵。她怯怯地说:“老师,今天星期三。”看着小茵那惊恐的眼神,我想起了过去失败的教训,也记起了自己的承诺。于是,我笑着说:“你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不就是字面的意思吗?我在网上抄的。”“这是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乡村教育对全国的呼吁。”小茵瞪大了双眼说:“啊?我不知道。”“知识的浅薄造就了人的无知,在求学的年龄不是用来求知而是用来求爱,长此以往,你将变得庸俗无知,到了真正可以爱的年龄就没人爱了。”
小茵低下了头。我想,难道为了不伤师生感情,这事就让它轻描谈写地过去吗?有错必罚,但怎样罚?我不能走回头路呀,我决心改变我的惩罚方式。我想起了洛克的名言:“即使惩罚也要举止温和,让学生觉得是对他们有益的。” 于是我说:“这男同学肯定有很多优点吸引着你,从今天起,你每天就他身上的一个闪光点写一篇作文。”
结果,小茵每天仔细观察,查找资料,努力完成我给她的任务。刚开始时她还兴致勃勃,但到了次周星期三,她就哭丧着脸说:“老师,我对他再也没感觉了,您饶了我吧。”
我拿出她交给我的八篇作文,指着那上面密密麻麻的修改处,说:“你的作文情真意切,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一次比一次写得好。你看,花点心思,你也可以写出好作文。”“老师,搞了老半天,原来您是教我写作文呀。您的惩罚也太另类了!”
这件事不仅改变了小茵,也令我感悟颇多:惩罚不一定要打要骂,惩罚也可以很美。在教育中,只要我们多一丝冷静,少一丝急躁;多一点思考,少一些冲动;多一点人情味,少一点威严,我相信,给孩子们一个笑脸,孩子就会还我们一个春天。
(作者单位:阳东县实验学校 广东阳江 5299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