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民
《中小学德育》杂志社编辑打来电话,在创刊30周年之际向我约稿,我是不能拒绝的。因为这本杂志陪伴着我,引领着我的成长,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恩是在她生日之际无法拒绝的最为朴素的情感,哪怕深知自己可能会因水平有限而有负这一重托。
“煨汤”的“排骨”:从经验借鉴起步
刚参加工作时,作为一名奋战在一线的小学大队辅导员与思想品德课教师,我是从这本杂志开始学习同行的工作经验,获取可学可借鉴的好做法的。记得那时候最感兴趣的事就是,从杂志中搜罗全国各地可以借鉴的好点子、好做法、好活动策划方案,或依葫芦画瓢,或因地制宜地加以修改,然后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实施起来。这给我带来了甜头,我组织的活动、上的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与同行的肯定,优秀辅导员、优质课一等奖等荣誉,也接踵而来。
那时,资讯远没有现在发达,一所学校就一名大队辅导员,专职从事思想品德教学的老师也不多,区域内虽然也有专业交流平台,但远远满足不了我专业发展的需求。湖北有一道名菜叫“排骨煨藕汤”,当时,我们形象地把这种不满足的专业交流戏称为“藕煨藕汤”,我们多么希望能加点“排骨”啊!好在《小学德育》(当时刊名)就是我们的“排骨”。所以,当时是何等期盼新一期刊物寄到!那种感觉,现在回味起来都还是甜甜的。
前不久有报道称,英国教育部专门选派小学教师到上海考察学习。结束后的专门研讨中,英国教师非常羡慕上海教师“集体分享”机会多,对上海学校的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特别感兴趣……
看了这则报道,我想,他们要是知道中国还有《中小学德育》这样专门面向中小学某一专业领域的期刊来实现更多的“集体分享”,岂不更加羡慕!品味这则报道,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突然感悟到,这本期刊就是我们的另一个教研员,带着我们集体备课,讨论问题,分享心得,研究课程,改进教法……从现代教育理念来看,这个“教研员”还真正激发了主体性,帮助教师实现了自主建构、主动发展。
“潜水”若干年之后,我尝试着“冒冒泡”,开始投稿。记得那还是九十年代初,在一本封面是蜡烛的那一期《小学德育》上,我的格子字终于变成了铅字!虽然是在“读者来搞”栏目中,可那毕竟也是铅字啊!这让我实现了从经验学习到与人分享的跨越。
“大珠小珠”串起来:找寻经验背后的理性
随着自己的不断成长,我开始琢磨:支撑这些实践的理论是什么,别人是怎样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的?
记得那时阅读刊物,总会拿着笔边读边勾勾画画,把相关的观点、理念、理论勾划下来,然后把这些“精华”工工整整地誊写到一个专门的笔记本里。日积月累,这个本子成了我工作的“法宝”,有事没事翻翻,精炼的话语唤起了脑海里那些生动的事例,给了我许多工作的点子、上课的思路和写作的灵感。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对于拥有大量实践经历的一线教师而言,遭遇富有穿透力的理论,将散落一地的“大珠小珠”串起来,那是一种何等的愉悦啊!这里的“一将”,就是提升与指导实践的理论。
我开始尝试做一些小课题研究,主动寻求理论的指导。我曾依据品德内化的相关理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促进由“知”向“行”的转化,探索新的教学改革策略:由“传授—给予”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占有”式教学;由生搬硬套的教学,转变为灵活多样、有针对性的教学;由重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过程的教学……
有一次看了张小波的小说《每天淹死一个儿童的河》,于是,我的笔记本里多了一段文字:“原谅我,不能在此津津乐道地向你们复述所有具体的细节,我们的时间不多。尽管如此,我还要说,‘复述本来就是我所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是它们的高潮,没有复述的活动是无从着落的,复述就是复活,当我们回忆往事时,往事就变成了现在的一部分。”当然,这一段文字自然与我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分不开。
固然,为丰富自己的知识而进行的广泛阅读和学习,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更加准确地认识世界。但作为一线德育实践者,带点实用主义的意味将理论学习与自身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小学则小进,不断尝到甜头,使理论学习持续不懈地进行下去,收到的效果无疑会更好。
推开那扇“门”:遭遇理论背后的困惑
我曾写过一篇手记——《推开那扇门》,大概意思如下: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我们的校园”主题活动中,教材用半个页面呈现了一组校园生活场景,有教师办公室、医务室、门房、厕所、饮水处、大队部、图书室。一旁的小兔贝贝说着,试着和同学一起找自己学校里的这些地方。每找到一处就给自己奖励一朵小红花。很显然,教材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通过“找一找”等教学活动,引导刚入学的小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环境。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小伙伴们也很快找到了校园里的各处地点。
教学真就这样“圆满”结束了吗?我们都知道,上这节课的时候,孩子们对厕所等与他们校园生活紧密联系的地方早已知道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与提升到底体现在哪里?
对照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是“内容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具体要求。在新教材中,图画、照片等是教材主要“语言”形式,其实教材所要表达的还有很多“言外之意”。如果说图画、照片等呈现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场景是教材所要表达的显而易见的意思的话,那么探究“言外之意”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新教材的重要环节。
例如,对于教材中呈现的写着“男女”的厕所大门,刚入学的孩子知道厕所在哪里固然重要,但一年级的新生会上厕所吗?有谁推开过那扇“门”,指导孩子们会用、用好厕所里的设施呢?
这里好像有一个盲区,学生生活中需要指导与关心的恰恰被我们忽视了。当我们推开那扇“门”进入孩子的世界时,会发现那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价值在那里有很好的体现。
我留心观察了男孩们在厕所里的表现:有的一进厕所门就开始尿,当蹒跚着走到小便池边时就要扯上裤子了;有的不顾一切地站在一地污水里尿;有的甚至边尿边玩,比谁尿得高;有的顺利地完成尿尿工作,拧开水龙头时却溅了一身……我也注意到孩子们在厕所里表现出的“生活智慧”:为了站在干净的地方,有的孩子不惜往地面上尿,其结果是厕所里可站的地方越来越少;大便时,高年级的孩子往往先巡视一番,经过“比较与判断”,他们会有选择地找个档位;而低年级孩子就不同了,他们急冲冲地进来,“就近入座”,也顾不了干净与否了……
门后的世界算得上“精彩”吧?更为精彩的,是不同条件的学校还有不一样的“精彩”,我曾去过一所镇中心小学,那里的厕所让我首先想到的是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一条深陡的沟渠上横着几条木板,站在上面提心吊胆的我真担心会有学生一不小心会掉下去。
推开那扇“门”,不管条件好或是差,不同学校的孩子总会遇到具体的、不同的问题。所以,我们的教学不能“点到为止”。理论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进入孩子生活的路径,把我们带到门口,我们就应该“推开那扇门”走进孩子的生活,引导他们过更好的生活。
诚如这篇手记的题目所言,是当我们推开这扇“门”后,我们发现有更多的问题迎面而来——教材应该是有逻辑的,那么生活逻辑该如何呈现?教材不可能涵盖整体生活,但如何力求反映整体生活?教材呈现了生活事件,但是哪些是对儿童有意义?自在的生活被主题化,如何转变为学生自觉的学习对象?……
“知识圆圈”之外:做德育理论的建构者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芝诺曾经讲过一个“知识圆圈说”的故事:
一次,一位学生问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可见,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接触和思考的问题越多,就越觉得有许多问题不明白,因而就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相反,一个人越缺乏知识,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越低,就越觉得自己知识充足。
我在这里引述这个故事并不是为心中的困惑破局,只是对其存在合理性的解读。真正破解心中困局的是“生活德育论”。
长期以来,小学德育实效性缺失一直以来是一个困局。一线教师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组织教学;又如激发情感,促进内化实施教学……尽管在课堂上有时能够“灵光一现”,擦出火花,却不能从根本上破解思想品德课教学“假大虚空”的困局。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承载着生活德育论理念的课程标准出台,才让我们真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脱离生活的德育根本不存在啊!“生活德育论”使得长期以来困扰小学德育的困局得以破解。
理性告诉我们,没有理论支撑的课程改革是走不长远的,我们明白,生活德育论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有学者明确指出,没有系统的理论永远不上升不到科学实践的高度,蒸汽机在瓦特之前已经有了,瓦特蒸汽机为什么具有划时代意义?有一点就是,他通过理论计算使蒸汽机的效率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注意,是通过理论计算、科学分析,而不是工匠从实践中靠概率搞出来的。古代中国,确实有好东西,工艺的确能达到一定高度,但遗憾的是没有科学理论,尤其是系统的科学理论,是无法升华的。
作为一线教师,我为生活德育论鼓与呼的同时,还有一份沉甸甸的参与感。因为我们知道,“理论不能重于实践,只能说理论指导实践。先有实践,后有理论,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在生活德育论作为小学德育课程的指导理论的确立与完善过程中,一线的实践者绝不是旁观者。
学习让我们知道,“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这一命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强调“理论要联系实际”, 同时应看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也内在包含了“实际要联系理论”的要求。因此,一线的实践者不是理论成果的被动受益者、接受者,而应该是其构建与发展理论体系的积极的参与者与建设者。
在这一轮课改大潮中,《中小学德育》又一次实现了引领,改版后的理论高定位与实践接地气的传统相结合,为中国特色德育道路与德育理论的确立和发展加油、助力。而在和这个老朋友的相处中,我将更受其启示,不断追寻,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