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娇
语文研读点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帮助学生迅速理清思路,抓住文章精髓,达到对课文内蕴的透彻理解。起到“执一御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可以说研读点找得是否准确是实现语文阅读课堂高效教学的关键。那么,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研读点来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引爆其思维,提升其阅读境界呢?
1. 瞄准文眼,提纲挈领辐射全篇。
“文眼”是指文本中那些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的字、词、句和细节等,这些关键的字、词、句和细节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文章的主旨,因此它们在文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常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阅读文章时抓住“文眼”,可起提纲挈领,辐射全篇之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其思想和语言的艺术性,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堪称文眼,它是理解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的一种淡淡的哀愁的一把钥匙,针对这句关键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种心境下作者眼中的荷塘又是怎样一番景象,这番景象与作者当时的处境有关系吗?进而让学生深刻思考这篇文章的主旨。阅读梁实秋的《雅舍》,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眼,从建造简陋、环境荒凉和陈设简朴的不“雅”中品味出具有幽极的月夜之趣、情真的友访之趣、朦胧的细雨之趣、不俗的陈设之趣和自由的写作之趣的“雅”来。阅读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可以抓住文眼“韵”字,让学生从文中品悟出荷之“形韵”、荷之“情韵”、荷之“神韵”和荷之“理韵”。阅读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时,可以让学生从文眼“拒绝”一词入手寻找关键句,理解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特点,从“牡丹的拒绝”这一拟人化的题目中去理解文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手法。
2. 捕捉疑点,叩开文本理解的大门。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基础。在文本解读中我们如果能够抓住课文的疑点,引导学生去探求,就能迅速激起学生穷根探源的好奇心,帮助他们实现对整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可以说课文的疑点是引导学生向纵深推进理解课文的突破口。
于无疑处生疑,启发学生思维。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些问题看似浅显,却蕴藏着文本的深意,往往容易被学生忽略,从而使课文内涵无法被挖掘与解读,造成了低效或无效的阅读局面。如果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于文本的无疑处生疑,鼓励学生展开深入挖掘,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这也许就是我们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突破口。例如鲁迅的《祝福》中写祥林嫂改嫁后,夫死子殇,再回鲁镇时,“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这里似乎没有问题,浅得很,稍不留意就滑过去了。但,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就可见作者的匠心:为什么改嫁后的祥林嫂,人们并不改称她为“贺嫂”或“贺六嫂”,却仍叫她祥林嫂呢?鲁迅先生特别另作一段而突出之,难道仅仅是陈述鲁镇的礼仪习俗吗?通过讨论,学生便知晓,这正表现了旧社会对改嫁妇女的鄙视与奚落。
于看似矛盾处设疑,激发学生思维。有些文本往往将表面相互排斥而实质辩证统一的内容联系在一起,给读者造成了“自相矛盾”的错觉,令人费解。然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也就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有着深刻的含义。教学中,如果能抓住文中诸多“矛盾”大胆质疑,深入追问,引导学生去探究,往往能找到打开迷宫的钥匙,解读当自辟蹊径,推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往纵深发展。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题目本身就存在不合常理的表述现象。既然是为了忘却,那为何要纪念?如果是为了纪念,那又为什么说是为了忘却?从此入手,自然就能扣住学生的心弦,用问题牵引,让他们通过学习课文,把握作者的深刻含意:“忘却”,是反其意而用之,不仅不是忘却,而是把悲愤更深地铭记在心中,以显示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控诉。如此不合常理的表述,深刻地蕴含着作者鲁迅先生难以抑制的极度悲愤和更为深沉的思想感情。
3. 透析困惑点,深化理解文本内涵。
所谓困惑点是指阅读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失衡而产生的疑惑,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提出疑难;另一类是提出异议。解读文本时,试着让学生从文本的困惑点入手去探究,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诱导学生自主挖掘文本的真正含义。
关于第一类,阅读曹禺的《雷雨》时,学生就提出过“鲁侍萍为什么要和周朴园相认?鲁侍萍是否对周朴园还有依恋之情,还念念不忘过去的事情?周朴园是个十足的反面形象,是不是他就没有一丝一毫的人性了呢?那他为什么要保留以前的一切陈设?”诸如此类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课文细节和课外资料寻找答案,从而准确地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关于第二类,阅读柳永的《雨霖铃》时,有学生就提出:柳永是宋代词人中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词作多曲折委婉。可是文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感觉应当出现在豪放派的词作当中,而现在出现在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作中,是否有些矛盾呢?教师可因势利导,一面启发学生探究词人的情感,理解作品内涵,另一面明确鉴赏词的要义——学会区分两派词风,却不必拘泥于风格的划分而作非此及彼的判断,如此双管齐下,学生把握作品情感的同时,鉴赏作品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4. 基于动情点,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然而阅读过程中没有学生的主动投入和积极参与,何来和作者“心情契合”?如果把学生的感情比作湖,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即动情点)的推动。这种外力可以是蜻蜓点水,也可以是微风拂面,只要轻轻的那么一下便能引领学生跨进文本的感情深处,徜徉其中,涵咏体悟,从而起到牵一情而动全篇,升华情感体验的功效。例如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引导学生在一字一顿,轻一声、重一声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朗读中,感受一个因家国离乱而漂泊南方的女词人晚境凄凉、无助的悲惨遭遇。
5. 挖掘空白点,放飞学生的想象。
所谓空白点,即留白处,它是作者无意或有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正如断臂的维纳斯并不因为其断臂而削弱它的艺术感染力,而恰恰因为这种残缺,才勾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力那样,文学作品空白点越多,给读者留下的自主思考的余地和自由想象的空间就愈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作品空白点的有效利用,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帮助他们搭建起与作品内涵及作者意图沟通的桥梁,进而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意义,提升了阅读境界。
例如阅读鲁迅的《孔乙己》,可依据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留白提出疑问:“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鼓励学生去给这个人物设计命运,让学生在理解孔乙己独特的社会地位的同时,也建构起对这个中毒已深的悲剧形象的深层认知。阅读杨绛的《老王》,可抓住老王给“我”送来了香油和鸡蛋,“我”想转身进屋拿钱给他,“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这一细节,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老王心境,模拟老王口吻对他的心里话进行补白,这样,不仅鼓励了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二度创作,而且有助学生理解老王临终前对我的感恩,也更能体会“我”在与老王交往中因情感付出的不对等而产生的“愧怍”。
诚然,好的“研读点”是符合发展性的语文教学的,它追求的是语文的前瞻效应,着眼于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发展。它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解读中,燃起学生探究的激情,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但研读点的选取,又必须把握以下两个要点:一是研读点的落脚要准确,既能考虑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又能把握全局,叩其一点,散发开去,即可牵动对全文各部分的阅读感悟,只有这样,才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效果;二是研读点要小视野要大,以一当十,将教学目的、重点、难点集于一点来突破全文,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