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过企业经济统计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相关对策

2015-01-30 11:16:49朱师师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特点企业

摘   要:从经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是企业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渠道,是建立在企业长期的生产与经营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方法,是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经营状况的手段方式。统计工作中重要的内容就是信息统计,它作为企业实施创新改革的基本组成部分,充分证明了信息在当前经济信息时代的重要地位,为企业完善领导决策制以及提高社会公众的经济生活具有促进作用。本文简述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几大因素,并综合经济统计学相关功能,探究如何利用信息统计手段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经济统计学;特点;经济效益;信息统计

一、前言

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变化不仅直接反映在财务指标上,也反映在内外因素环境变化对企业经济的影响。财务指标主要是将企业一段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反映出来,主要为企业下个阶段经营目标战略的调整提供必要的依据,无法承担起企业整个经济活动在理论研究的基础性作用。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利用信息统计功能,将影响企业效益增长的各项因素进行统计量化,为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益提供有效的分析和决策信息基础。

二、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基本特点

纵观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生产经营活动稳定性不足。这个特点在中小型的企业体现得较为明显,企业在前期发展阶段,具备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综合实力较弱。但是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企业不得不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往往会随着投入资源与要素的变化而发生显著性变化,例如企业加大对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引进力度,就可能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增长带来有力的促进作用。并且企业处在不同的时期的发展阶段,其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会具有显著性差异,例如国家经济政策的颁布、行业竞争企业的发展状况等也会相应地变化,这些对本企业的经济发展而言是一场严重的冲击行业活动。正因为企业各种要素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才体现出通过及时的信息统计对分析企业效益的必要性。二是非市场影响因素众多。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很大程度是由企业管理层和所有者的具备的管理能力以及经营能力决定的。很多的企业能够实现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的目标,就是他们的企业能够及时处理掉阻碍发展的障碍,能够在不同发展阶段根据信息统计做出科学的规划、控制以及分析,为采取经济决策做出及时的支撑依据。三是政策因素影响深远。在国内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对行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企业只是行业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准确认识国家政策颁布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才能为企业合理做出调整提供正常依据。多样化与复杂化的非市场因素存在,给企业开展经济信息的统计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四是公开度与透明度不足。企业生产与经营的活动内容或是经济指标大多数作为商业机密不可对外完全公开。作为专门研究经济领域的相关学者想要获得完整真实的统计数据信息是无法实现的。然而企业内部关于信息统计与分析大部分是停留在财务与经营战略层面,难以发挥系统化的研究功能,所以相对而言也就没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究。而对于企业外界的研究人员来说,企业大部分向外界公开的内容是经营成果,也许研究人员可以以宏观的经济角度分析企业该行为的背后原因。虽然说经营与管理层面的经济活动是企业对外公开数据信息的内在驱动,但是由于难以洞察和了解企业内部涉及的经济活动与管理活动的信息,加上企业不同时期其经营活动呈现出的动态化特点,这也是针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专项研究,难以形成统一化的信息统计和分析的一大障碍。

三、影响企业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基本因素与规律

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一般是经过市场或是财务内部指标进行反映。市场指标一般包括企业形象、市场占有率以及市场综合影响力等,而财务指标则包括利润率、企业负债率以及收支情况等。对任何企业的经营制指标的评价必定需要以企业本身的特性以及行业发展特性为出发点,不可以偏概全。例如对企业总体利润率的评价,竞争地位不平等的企业只可进行利润率的横向比较。对企业经营指标的评价也只局限于分析企业内部的指标的数量大小,例如某企业年度的经济增长率为由上半年的10%降至下半年的7.5%,这不就是证明企业的经济发展能力下降。所以针对企業各项经济指标的评价,应以企业发展实际为出发点,综合企业发展阶段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对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统计与分析也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对影响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是有效进行统计信息工作的前提。从前文的叙述可知,影响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内容。(1)客观经济环境:这个因素是企业无法抗拒和避免的,它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应将其作为分析和评价经济效益的基础性变量。(2)发展阶段。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营状况是不同的,所以企业对经济活动进行评价应以企业发展现阶段为出发点。(3)财务指标。企业内部的财务指标能够有效反映出非市场要素对企业经济活动造成影响结果,企业应合理评价财务指标,为企业发展提供正确的财务信息依据。(4)人为因素。人力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想要全面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应综合以上四大虚拟变量,为开展经济统计工作开拓多角度的研究视野。

四、经济统计学角度下统计信息的基本特点

间接性特点。统计信息是通过同信息进行综合有效的统计,并通过统计所得数据用以描述和反映事实的过程。统计所得数据是将能够收集和了解到的事实和知识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实际上也是将事实量化的一个过程,是对存在的事实进行间接性的呈现和反映,这是这样某些统计信息就具备了间接性的特点。数值性特点。经济信息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数据反映事实,统计信息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对数字进行统计,反映事实的形式是通过分组进行比较,这是数值性特点的体现。矛盾性。企业的经济信息要求呈现和反映出事实的真面目,所以时间的及时性必须把握好,以保证信息的时鲜性,但是统计信息主要是对企业过去经济实况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并以此预测企业经济今后的发展趋势,体现的是针对性特点,难以符合时鲜性的要求,这体现了统计信息的矛盾性。

五、经济统计学角度下统计信息的基本功能

1.存贮功能

统计和分析资料的最终成果就是统计信息,主要将企业过去发生的经济活动以统计的形式完整记录下来,以保存重要的经济信息以备不时之需。如果没有做这项工作,那么过去重要的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则会被新一轮的经济活动所覆盖。证实统计信息具备存储功能,后期负责统计信息工作的人员不用再重复前人的工作,可直接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以节省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对企业过往财务报表的研究和分析也属于后期研究的内容。

2.沟通及交流的功能

统计信息的工作是建立在企业原本的经济状况与信息收集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化的整合、归类、评价和整理得出了系列数据信息,呈现的是企业经济效益发展状况以及社会效益发展情况,因此具备沟通的基本的功能。

3.服务与决策的功能

统计信息作为社会公众对身边社会进行有效认识的基础媒介,对企业的领导层实施分析和决策机制具有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可见它具备的服务与决策的功能是统计信息最为常见与实用的作用。统计信息提供的服务功能主要建立在存储与沟通功能的基础上,为企业领导层对统计所得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分析,全面了解企业过往发展状况以及企业发展现状,并为最终作出决策行为提供必要的依据。

六、信息统计在企业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应用

1.是企业加强经济核算能力,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基本手段

统计信息工作有助于企业不断完善经济核算能力,从而为经济效益的增长贡献力量。企业内部开展各项生产与经营活动时,必定会对消耗成本进行核算,通过利用信息统计对经济成本的核算总体数据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查找核算数据呈现出来的经济问题,不断减少企业成本支出,这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渠道,也是不断适应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如果企业能够通过统计信息环节查漏补缺,不断缩小生产经营成本消耗,企业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目标将会顺利实现。

2.是企业高效发挥决策机制作用的助推器

统计工作常见的功能作用是为企业经营证与管理者提供信息服务,为企业执行内部控制或是实施决策机制提供必要的经济信息。处于市场经济不断深入改革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企业只有不断整合现有数据资源,以企业自身发展实际为出发点,综合企业效益发展现状信息,重新整合与统计各项经济资料,为企业实施新的经营战略提供依据,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方案,以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3.为企业推进有效改革的提供条件

无论是处于过去计划经济市场的背景下,还是处于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形势下,统计工作都在不断对企业过去发展状况进行高效总结,并对未来发展的经济预测提供科学的规划方案,对企业生产与经营各项活动进行高效的控制和管理,为企业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默默地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深入改革,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的发展风险也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给企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峻的压力。因此,企业的统计工作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不僅要满需报表任务的需要,还要适应企业经营与管理发展的信息需要,为企业推进合理划的管理改革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七、结束语

从经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是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基本渠道。统计信息不仅是企业统计工作不断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企业内部实施创新化改革重要的构成部分,它反映的是信息作为重要的一种资源,在社会信息领域占据的主体位置,对企业领导层实施科学的经济决策发挥快乐多种作用。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市场指标、人员要素以及资本要素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企业在开展各项经济管理活动时,应将统计信息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其在查找、分析经济问题,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的多重作用,为企业寻求最佳的经营发展对策提供参考依据,以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小艳.略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J].现代经济信息,2010,9(19):118-129.

[2]桂霖.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效益关系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14):159-163.

[3]毛雁.健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的指标及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4(05):149-163.

作者简介:朱师师(1992.9-  ),女,浙江绍兴,浙江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特点企业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29
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之我见
中低压配网杆塔防撞措施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