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

2015-01-30 06:36:08伍凤芝
亚太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辅导初中生

伍凤芝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基于拓展训练而由教师创设多种体验性情境,结合团体辅导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尊重、倾听、共情、积极关注等个体心理咨询技术去处理学习和生活琐事的一种新型的训练模式。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将拓展训练和团体辅导的优势充分整合,在形式上学生更受学生欢迎,因此,利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方式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和谐共处、协作共事的现实需要。我们认为,通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完善自我,从而提高社会交际能力,成为身心健康的基础文明人。因此,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中,对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历程

(一)研究对象与时间

研究对象:成华区(含成都列五中学)初三学生

实验时间:2013年9月12日——2013年11月29日

(二)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专家评定法、问卷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

(三)研究实验过程

本文在确定实验对象、实验内容、实验形式、实验时间后,对实验组选取的190名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实验。

1.实验对象:本课题分实验组和对比组。

实验组:成都列五中学部分初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共190人(选修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的学生)。

对比组:成都列五联合中学、成都双庆中学、成大附中、成都红花实验学校、成都猛追湾双语学校初三学生共190人(未进行拓展训练和心理辅导的初三学生)。

2.实验地点: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初中部。

3.实验时间

实验时间:2013年9月12日——2013年11月29日,

实验形式:每周五下午2:00—3:30,为选修心理拓展训练课时间,每堂课时间为90分钟,为期3个月。对照组没有接受拓展训练和心理辅导活动。

4.实验测试工具。实验前后均采用《中学生人际关系问卷调查》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将测试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

5.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心理拓展训练的教学步骤与流程分为四大板块,详见表2-2(教学方法与步骤)

表2-2 教学方法与步骤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人际交往前测的差异比较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前测时人际交往问卷的得分进行显著性检验,如下表:

表3-1 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得分比较

由(表3-1)数据分析可知,在前测中,虽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在同伴间人际交往、亲子间人际交往和师生间人际交往三因子的均值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实验组在这三个因子上的得分是低于对照组的;而在自我接纳与认可和人际问卷总分上,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关注初中生的人际交往现状,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初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十分必要。本研究以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为教育途径,以提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效能感为目的,在成都列五中学进行了为期3个半月的教学实验研究,并根据实验前的测试结果,确定出由10个“项目”组成的教学实验内容(见表3-2)

表3-2 上课时间与教学实验内容安排一览

(二)实验后拓展训练对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效果与分析

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后测时人际交往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后测时人际交往的得分进行显著性检验,如下(表3-3):

表3-3 实验组、对照组后测得分比较

由上(表3-3)数据可知,在后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同伴间人际交往、师生间人际交往、亲子间人际交往和人际交往总分的均分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自我接纳与认可也从原来显著低于对照组变成了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也说明对照组的自我接纳与认可有了显著的提高。

由以上两表(表3-1,3-3)可知,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干预辅导之后,实验组学生在同伴间人际交往、师生间人际交往、亲子间人际交往及人际交往总分四个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自我接纳与认可水平上原来存在的显著差异也消失了。这从横向上证实了拓展训练干预辅导对实验组被试的有效性。

2.实验组在人际交往上的前后测差异显著性检验。对实验组人际交往的前后测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如下表3-4:

表3-4 实验组前后测得分比较

由上表3-4可以看出,实验组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干预辅导前后,同伴间人际交往、亲子间人际交往、师生间人际交往、自我接纳与认可和人际交往总分五个水平都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后测得分,显著优于实验组前测,说明实验组学生经过试验后人际交往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3.对照组实验前后在人际交往上的差异。对对照组人际交往的前后测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如下表3-5:

表3-5 对照组前后测得分比较

由表3-5可以看出,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其人际交往的各个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同伴间人际交往、亲子间人际交往和自我接纳与认可三个因子的得分还有所降低。

由以上两表(3-4,3-5)可知,实验组在干预辅导前后,其同伴间人际交往、师生间人际交往、亲子间人际交往、自我接纳与认可和人际交往总分都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实验组前测;而对照组人际交往在各因子上的变化均不显著。这从纵向上说明了拓展训练干预辅导对实验组被试的有效性。

四、讨论与结论

(一)讨论

1.对人际交往实验结果的讨论。本研究发现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比较都看出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初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有显著效果。这与孙永生《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有异曲同工之妙。孙永生研究结果表明:“参加拓展训练的大学生在交际交友、与异性交往和人际交往总分等三个方面均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P<0.01);在交谈和待人接物两个方面也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P<0.05)”。顾敏敏的《利用团体心理辅导改善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研究结论同样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的干预能改善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得出的结论提示我们,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不仅能显著提高初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应付各种不同交往对象的能力。对于人格发展不成熟,社会阅历较浅,交往面狭窄,没有合理恰当方式应对交往对象的初中生,学校应当创设必要的条件,通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团体辅导或者交际实践训练,培养他们的交际意识和交往能力,从而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对人际交往实施方案的讨论。在人际交往为主题的拓展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设计的项目是通过活动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人际交往过程中倾听、理解、信任、尊重的重要性。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将体验活动过程划为心理辅导、分享、交流、引导、升华、运用等作为本课题研究重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心理咨询技术恰当巧妙的融入,能更好的让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例如,“共划友谊船、一起坐人椅、复制不走样、盲人信任走、互诉面对面”等。这些活动与孙永生《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实验研究》中所采用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信任背摔、合作大桥、盲人方阵、鳄鱼湖、毕业墙”等相比,后者所采用的完全是拓展活动的一些传统经典项目,再看后者的活动方案中,在具体操作步骤上,更多像体育活动课,让学生体验为重点,引导内容较少,虽然从测试数据上看,被试对象都有明显提高,但是在引导、升华、运用这块显得要薄弱一些,也许我们更多融入了心理活动元素,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当然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比单纯的拓展训练的效果是否更好,还需要将来用实验来证明。

(二)结论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提高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有显著效果,从纵向看,无论从心理学角度,还是从交往礼仪、言谈举止和人文素养方面,与训练前有明显进步;从横向看,实验组同学通过短期训练后,在交往中不仅更懂礼节了,而且表现出了平和稳定的心理,在交往过程中更加自信了。总之,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于初中学生健康的交际心理和交际能力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5.

[2]毛振明.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40-41

[3]钱永建.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7-9[5]陶宇平.学校拓展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3-31.

[4]袁章奎.中学班级心理团体活动142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4-10.

[5]孙永生.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

[6]顾敏敏.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辅导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学生天地(2017年22期)2017-11-02 01:53:04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中国火炬(2009年6期)2009-07-24 14:38:00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中国火炬(2009年9期)2009-07-24 14:36:4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中国火炬(2009年2期)2009-07-24 14: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