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平
有效发挥公共财政的支农作用
王兰平
宁波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农业发展基础较好。近年来,随着宁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农业产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越来越低。在此背景下,有效发挥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作用,不仅可以指导宁波公共财政支农实践,而且可以为其他类似城市或地区提供启示和借鉴。
公共财政农业投入规模是指公共财政投入农业领域资金的数量,反映了政府活动的规模与介入农业领域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政府农业发展政策的实施和农业发展所需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资金保障程度。从绝对规模来看,宁波市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总体上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2003年为109517万元,到2012年达到721950万元,10年间增长了5.6倍,累计总量超过319亿元。从相对规模来看,1998-2012年期间,宁波市公共财政农业支出占宁波市公共财政总支出的比率,总体趋于稳定,但低于浙江省和全国公共财政农业支出占同期公共财政总支出的比率,公共财政投入的非农偏向表现更为明显。
从宁波市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产出弹性来看,1998-2012年期间宁波市农业生产弹性系数为1.175,稍大于1,表示宁波市农业产业总体上处于规模报酬略有递增阶段,农业投入因素每增减一个百分点,农业产出会相应增减1.175个百分点;就宁波市公共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而言,在其他农业投入要素不变情况下,公共财政支农资金每增减1%,农业产出会相应增减0.195%。从2008-2012年宁波市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边际收益分析来看,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当其他生产因素不变时,宁波市公共财政支农资金每增加1亿元,宁波市农业生产总值会相应增加1.39亿元。从宁波市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贡献分析来看,1998-2012年宁波市公共财政支农资金对宁波市农业经济产出贡献率达到51%,收益比较显著。
从宁波市公共财政农业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效益分析来看,由于公共财政支农资金有相当部分属于农业基本建设,在短期内不能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带来直接影响,在数据比较上存在着公共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不一致的情形。从宁波市公共财政农业投入对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效益分析来看,1998-2012年宁波公共财政农业投入对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减变动的影响不是很显著,这意味着影响宁波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粮食价格、种粮成本和耕地面积减少等方面。同时,也反映出宁波市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政策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上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宁波市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区,目前宁波农业种植结构日趋多元化,农业发展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以往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宁波地区农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特殊问题,比如农业产值和比重比较小;工业用地紧张,地价高昂,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不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下降;农业劳动力素质较弱,土地难以集中,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要促进发达地区农业率先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发挥公共财政的促进作用是题中应有之义。就未来宁波公共财政支农政策相关建议而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健全公共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今后宁波市农业产值所占比例还会下降。经济发达地区农业比重虽然越来越小,但农业仍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因此宁波市仍要依法规范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支农行为,提高公共财政支农资金收支统计的透明度,建立规范的公共财政支农科目核算口径,合理划分市县区公共财政支农事权和职责,健全公共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强化财政支农资金导向功能。宁波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要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充裕的优势,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采取税收、贴息、投资、补贴、奖励、债券等财政手段,调整、放宽农业投资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农民、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等投入农业,发挥公共财政支农资金最大效益。
财政支农要充分体现农业多元化价值。在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背景下,虽然宁波市农业的生产功能有所弱化,但农业的社会、生态和文化功能却日益凸现。宁波市应根据本地资源和禀赋条件,通过公共财政支持手段引导发展都市型、外向型、特色型、生态型、观光型、设施型农业,走高效化、集约化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服务于大都市区人们生活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农业多元化价值。
(本文基金资助项目: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宁波财政农业投入问题研究》(G11-XK12))
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