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明
(闽北日报社,福建 南平 353000)
避免疾言厉色 力求入目入心
——浅谈新闻评论化“硬”为“软”
□林志明
(闽北日报社,福建 南平 353000)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报纸的舆论导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评论来实现的。新闻评论在报纸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闻评论具有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启迪人心的社会功能。然而,目前报纸上相当一部分的新闻评论写得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说教有余,亲切不足;呆板有余,生动不足;语言干瘪,味同嚼蜡。有些评论员,不管做什么题材的文章,总是喜欢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板着面孔训人,喜欢卖弄高深的理论,说些吓唬人的空话、大话、套话。仿佛不这样,就达不到警醒世人的目的,显示不出他超群脱俗的水平。其出发点可能并没错,但读者不爱看,甚至拒绝看,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入目、入脑、入心的舆论宣传效果。
以政治性、思想性、战斗性为特征的新闻评论,有没有必要写得“软”些?能不能写得“软”些?
毛泽东同志在他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撰写了大量的政论,其中包括数量众多的新闻评论。他的新闻评论,不但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而且风趣幽默,形象生动,娓娓道来,通俗易懂,让人过目不忘,堪称新闻评论的典范。在历年的中国新闻奖评选中,那些情理相融、节奏明快、精进隽永的好评论,也一再证明:新闻评论完全能变得“软”些。
通过形象来议论和说理,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毛泽东同志在他的新闻评论中,就常常运用这一技法,抓住本质,高度概括,寥寥几笔,便传神地勾勒出了一个典型形象。请看他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为司徒雷登画像:“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看看,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总之是没有人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读了这段文字,人们仿佛看到了司徒雷登那尴尬、狼狈、灰溜溜的模样。显然,这比抽象地揭露美帝国主义企图阻挠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但在正义力量的面前一切努力都宣告彻底失败高明得多,也更明了地让广大人民群众看清对方的真实面目。
新闻评论的语言,应清新自然,通俗易懂,不能艰深晦涩,矫揉造作;应生动活泼,具体形象,不能空话、套话、八股腔。
《人民日报》在1998年抗洪斗争中,曾连续发表了31篇评论文章,引起读者的广泛好评。这些评论文章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文字精警剀切,大多运用平民语言,如:“水是死的,人是活的;水往低处流,只有一条路,人在高处走,可以多方应付,控制水害。”“形势逼人,千钧一发,我们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只能振作,不能心有侥幸。”“面对洪水,惊慌失措,一盘散沙,则将一片汪洋,后果不堪设想。团结协作,奋勇抗击,则是人进水退,人强水弱。”句子长短结合,错落有致,且短句居多,朗朗上口,语调铿锵有力,张驰相彰,情感鲜明。字里行间,洋溢着信心、决心和睿智,起到了动员、组织、鼓舞和推动的作用。
荣获第1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评论《说要做的事就要做》中,作者通篇写的都是大白话:“做事,做为先,做才能成事。成绩是做出来的,事业是做出来的。说要做的事就要做,强调的是言必行,行必实……”简洁明快,不绕弯子,道理平实,令人信服。
新闻评论必须讲真话、讲实在话、讲带感情的话。真,才有说服力;实,才能贴近群众;而以情感人,则像丝丝春雨,润物无声,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
柳宗元说过:“言而不文则泥”。新闻评论要做到有文采,就离不开修辞手法。修辞的作用是可以使得语言更形象、更生动、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现代汉语中一系列的修辞手法,如反问、比喻、比拟、对仗、排比、借代等,甚至于夸张,都可以运用到评论的写作中来。
反问。毛泽东同志在《质问国民党》中,全文出现了20多个反问句,步步紧逼,直刺要害,令对手张口结舌,无以作答。
比喻。荣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新闻评论《转变,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跨越》中,在阐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道路时,作了一番形象化的比喻:“就像一条沉默多年的江河,忽然间结束了停滞岁月,奔涌出活力四射的磅礴气象,也翻腾起泥沙俱下的残渣积垢;呈现了波澜壮阔的前景,也潜伏着暗流涌动的危机。”作者把抽象的概念化为生动的镜像后,其阐述的道理便不再晦涩费解:“对它的认知,站在不同的视角,秉持不同的观照,截取不同的断面,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评价、不同的结论。”
对比。新华社评论《从焦裕禄到孔繁森》,曾作了一系列对比:孔繁森跋山涉水,跑了全地区的98个乡,把自己的一行行足迹留在阿里高原,焦裕禄当年跋涉5000余里,给全县的84个风口、1600个大小沙丘编号绘图;孔繁森走进藏族老阿妈的家,深情地说“阿妈啦,党派我看您老人家来了”,焦裕禄对被雪围困的老大爷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您老人家”;孔繁森死后仅存的8元6角钱昭示他的清贫,人们也不由得想起焦裕禄给后人的遗产……通过这些对比,读者自然得出一个结论:孔繁森是当代的焦裕禄,是领导干部的楷模。
排比。新闻评论《守护人民政党的生命线》荣获第24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它这样描述中国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用工荒;一边是城镇建设热火朝天,一边是城门高耸楼宇空置;一边是素质教育高歌猛进,一边是校外开小灶填鸭式补课;一边是医生加班加点还在叹收入太低,一边是患者抱怨看病难看病贵还要送红包……采用反差强烈的排比句式,使严肃文字跌宕起伏,揭示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迫切性。
评论中用典故,可以作为论据,能够增加文章的文采,还会增强文章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毛泽东的评论,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西游记》的神话故事,《黔之驴》的寓言故事,《左传》的历史故事,愚公移山的民间故事以及“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故事,随手拈来,恰到好处,成为他阐发论点的有力武器。且看他在评论《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引用的希腊寓言:“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了。他很可怜它,便拿来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回复了它的天性,便把它的恩人咬了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伤。”之后,笔锋一转:“外国的中国的毒蛇们希望中国人民还像这个农夫一样地死去……盘踞在大部分中国土地上的大蛇和小蛇,黑蛇和白蛇,露出毒牙的蛇和化成美女的蛇,虽然它们已经感觉到冬天的威胁,但是还没有冻僵呢!”最后,得出结论:中国人民决不怜惜蛇一样的恶人,要把革命进行到底。其用典故说理,入木三分,起到了警世醒人的效果。
用典故是为说理、议论服务的,但现在的有些评论,论今必说古,一定要把三坟五典、秦砖汉瓦塞进文章,看是丰满,却是多余,只能使文章显得臃肿。
需要说明的是,把新闻评论写得“软”些,并不是指要削弱它的政论性和深刻性,而是指语言上要亲切、生动、风趣,形式上要自由、活泼、多姿多彩,绝不要一说政论性就疾言厉色,训人唬人。
笔者以为,一篇成功的新闻评论,应该多以平民姿态传达平民观点,多点平实风格、平实语言,如是,就能在空间距离上与大众靠得近,在见识上又把读者带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