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英新 王海丽 刘敬红 由 燕 姜运梅 王 萍
输血核对表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应用价值
邢英新 王海丽 刘敬红 由 燕 姜运梅 王 萍
应用输血核对表是一种有效提高输血安全性和输血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于新生儿而言,在临床中输血常作为一种治疗手段。为此,本研究针对患儿在输血过程中引入输血核对表后,对其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为临床医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输血核对表;新生儿;输血护理;输血安全;应用价值
作为一种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输血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因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血液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临床医学实践中,护理人员是输血过程的具体执行者,意味着其对输血治疗的安全性负有责任,拥有监督和保障输血安全、提高输血护理的义务[1]。在临床实践中,新生儿作为输血治疗的受众体之一,接受输血治疗的新生儿比例呈增长趋势。如何提高输血护理效果和安全性等,应用输血核对表无疑成为医学实践中的重要举措。
1.1 输血核对表的制作 输血核对表的呈现形式是一份表格,其内容设置、形式设定等需要依据临床输血的技术操作规范、具体工作流程。在现代临床路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对输血过程、输血护理、注意事项、应急措施等内容进行分解,并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在表格内,形成完整的体系,用以帮助护理人员提高输血操作安全性和护理质量[2]。
1.2 输血核对表的作用 血液是事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物质,通过血液的检查不仅能够确定一系列的内科疾病,便于临床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同时,输血作为一种补充人体血液的方法,也是治疗很多疾病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输血的治疗作用,保证输血的正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输血核对表通过对患者各种输血注意事项,输血记录等进行记载和核对,一方面有利于患者信息在医生和护理人员之间的传递,降低了信息传递需要的时间,提高对患者开展输血治疗的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确定不同环节受理医护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降低错误发生的机会[3]。新生儿无法对自身病情等进行清晰地表达,护理人员在进行输血时,通常无法通过询问的方式对患儿的血型、姓名、疾病类型等进行询问。而口头询问核对的方法无法开展,输血核对表便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2.1 输血前准备 在输血时,主治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开具有针对性的药物。在患儿接受输血时,主治医生会提前就患儿的病情、输血登记情况、交叉配血单等内容,输入到输血核对表中,并将其打印后,交给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在接到患儿输血核对表后,针对患儿的病历、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等各分项内容与输血核对表进行比对,并在确认无任何差错的情况下签署姓名和取血时间,留作备查验收。
2.2 输血前 针对患儿的特殊情况,输血前需做好核对工作,这一过程要求责任护理人员、责任组长等相关责任人在治疗室内共同完成,主班护理人员与责任护理人员就电子医嘱的具体内容进行沟通协调,共同签署。其中在治疗室内,责任护理人员和组长需就包括患儿的病历、血型等临床资料、患儿家属输血知情同意书、输血袋信息、输血核对表记录情况等共同进行核对。在输血前,责任护理人员应与患儿手腕带上的信息和输血核对表上的信息进行比对,按照输血核对表上的内容,逐一逐项地进行比对,并在每一个比对无误的项目后打勾,完成所有项目比对工作后,签署名字和时间[4]。最后,将患儿输血核对表与其病历一起存档保存,保存时间自患儿出院起连续3年时间。
2.3 输血后 患儿在输血后,就患儿输血过程中使用过的血袋进行冰封24 h,留作备查,而后可以随同输血器用双层黄色袋包装后,利用记号笔,如红色或者其他鲜艳颜色笔,将患儿的姓名、床号、住院日期、输血时间等信息进行记录,以留作备查使用。患儿输血结束后,责任护理人员和责任组长需要共同完成输血登记本的记录和护理记录单的记录与比对工作[5]。其中患者输血登记本的内容应包括患儿输血前的基本信息、输血开始时间、患儿血型、血液输入量、输血添加药物、血液种类、输血不良反应以及输血结束时间。就输血登记本上的具体时间应精确到分钟,无论是输血登记本,还是护理记录单,其记录信息都应与输血核对表相一致,并经责任护理人员和责任组长共同签名认可。
对于患儿而言,输血的安全程度关系到其生命健康。在临床医学实践中,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确保患儿能够安全地进行输血护理。在高质量的护理过程中,恢复健康,是每一位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的愿望。根据临床医学实践的经验,严格的、科学的工作制度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以及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等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关键因素。在临床路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医护人员就输血的过程、特殊性等进行系统的思考,制订科学的管理措施。同时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输血工作流程,对临床输血操作进行优化升级,这有助于医护人员在输血过程中规避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在患儿输血过程中,影响输血质量和安全性的因素较多,不仅包括患儿自身因素,同时还有医护人员方面的因素等。患儿由于是一特殊人群,缺乏表述、控制的能力,其心理素质尚处于发展阶段,对疼痛的忍耐力、输血的恐惧感等都会带来输血质量的下降,同时存在输血安全性问题[6]。而部分患儿由于身体因素,其静脉细小不利于输血的操作。在输血过程中,还存在紧急情况下出现用血不足、备用血调取时间长、血液领取和储备不恰当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是造成输血危害的潜在原因。如何提高输血的安全性,提升输血过程的护理质量,成为临床输血实践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输血核对表是在临床输血路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对输血实践中的操作技术规范和操作措施等信息进行科学的汇集,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借助输血核对表的清晰明了和简洁规范,医护人员可以就患儿的基本病历信息、血型、输血量、输血时间、输血注意时间等进行有效的记录和比对,从而确保医护人员在输血前后和输血过程中,能够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完善简便的护理指导进行工作,以此帮助医护人员规避人为原因出现的随意性操作、盲目性操作等造成的潜在危险。所以,输血核对表是医护操作人员对输血流程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对输血细节和注意事项进一步明确,对临床输血护理技术进一步规范的结果。借助输血核对表的使用,可以在实践中规避人为因素造成的输血不安全性,确保输血操作更加规范、科学、有效,从而保障新生儿输血的安全性,为其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总之,输血核对表制作过程是在临床输血管理路径理念的指导下,对输血操作规范和技术进行优化的结果。在临床实践中,借助输血核对表能够有效地规避在患者输血前、输血时、输血后不同阶段出现的人为操作错误,避免人为原因造成输血的不安全性。针对新生儿的特殊性,输血核对表在其输血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方面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技术操作水平,另方面也可以促使医护人员更多地关注新生儿的病情和心理变化,从而杜绝因医护人员的操作失误带来的危害,进一步提高患儿输血过程的安全性,提高输血护理质量。输血核对表值得在更多医学领域推广应用。随着临床实践经验的丰富,持续的优化改进,这可为患者安全输血提供保障。
[1] 李丽英,李琦.在输血方面医务人员的误差与输血安全[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3):244-245.
[2] 丁亚,赵敏.外科影响输血护理质量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29-330.
[3] 安万新.合理用血保证输血安全[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5): 329-33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临床输血须知[S].北京,1999.
[5] 庞力,周俊,范丽霞.新鲜冰冻血浆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应用状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0,14(7):320-324.
[6] 马萍焕,吕玉江,龚仕妹.输液泵用于婴幼儿输血的护理研究[J].当代护理人员(专科版).2008,8(3):184-186.
R473.72
A
1673-5846(2015)08-0175-03
大庆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