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雄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文化馆,广东 江门 529000)
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思考
殷雄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文化馆,广东 江门 529000)
【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推动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各地公益性的文化机构也越来越重视群众文化品牌的建设。群众文化,指的是人们在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一种社会性文化。它是以人民群众的活动为主体的,并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做得好的群众文化可以称作群众文化品牌。从群众文化到群众文化品牌,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的加入,却是对政府、社会和参与其中的人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关键词】群众文化;群众文化品牌;品牌建设;文化娱乐活动
群众文化,指的是人们在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一种社会性文化。它是以人民群众的活动为主体的,并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带动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时至今日,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文化建设上面,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加速了人群由物质享受慢慢向精神文化享受的转变。很多的群众文化在各地开展开来,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和号召,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也由各地文化部门牵头,组织各种文化活动,规模大、影响广、参与人数多的不乏少数,但是,真正称得上是“品牌”的,却为数不多。
做得好的群众文化才可以称之为群众文化品牌。基于对“品牌”、“品牌文化”和“文化品牌”的认识,再结合群众文化活动自身的特质来看,我认为,一个可以称为品牌的群众文化活动应该要涵括如下四大要素,即形象性、群众性(参与性)、文化性和可持续性。
(一)形象性对于群众文化品牌来说,是其重中之重
形象性是文化活动给予参与人群的第一印象,人们要能通过文化活动的形象而去了解这个活动的内容和本质。而创新和个性,不仅仅是文化上的要求,也可以作为文化活动的要求。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发起者,必要的调查和了解是活动能否顺利实施的前提,活动开展之前,需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这样才能打造出一场被人民群众喜爱和接受的文化活动。
(二)群众性是文化活动的根本
群众作为文化活动的服务者,是一切活动所围绕的中心。一个活动能否顺利展开,关键是群众对活动的兴趣,如果不围绕群众的需求和兴趣,而一味开展与群众兴趣需求不相干的文化,脱离了根本,这样的活动也不会被群众接受。不能被群众所接受的群众文化,自然也不能称之为品牌。
(三)文化性要自始至终贯彻其中
品牌归根结底是一种理念,精神文化的具体化就是理念,群众文化活动应该展示一种文化精神,向人们传达一种理念。群众文化活动,既然是文化活动,就应该以文化切入,文化性浓厚、内涵丰富的群众文化,势必会被群众接受,这样一来,文化活动自然就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可持续性是文化活动能否成为品牌的标杆
群众文化活动的打造需要长久的过程,在过程中不断完善,最终才能到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文化活动。品牌本身就是一个长久的象征,要想建设文化活动的品牌,要想使文化活动品牌深入人心,就必须注意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任何一个成功的文化活动品牌都是经过岁月的洗礼、沉淀,最终才成为品牌。
(一)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提高影响力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今人们在物质生活上的满足使得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追求精神的享受,而最直接也最重要的渠道便是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也是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以人民群众喜爱的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建设群众文化品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也能引领人民群众在享受和谐社
会带来的文化生活的同时,去共同维护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成长。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同时由于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也间接地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为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思想方向,提高品牌创新意识。
(二)可以引导正确的价值观,保持品牌生命力
群众文化毕竟是从社会中产生的,难免带上社会中不正确的价值观,而群众文化的本质,是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学习。群众文化可以最广泛地引导人民群众对于主旋律的认知,掌握传统文化的精华,摒弃不正确的价值观和陋习,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有利于提升文化品牌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文化品牌的长久不衰。文化是在不断创新中前进的,固守不变的文化态度必然会被社会遗弃,只有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不忘文化品牌的创新,才会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可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维护文化品牌的生命力
中国地大物博,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神州大地丰富多彩的文化。中国的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但是每个地方都有其自己的特色文化。前面我们说过,群众文化要联系实际,了解当时人民群众的文化兴趣,才能打造被人民群众接受的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可以充分挖掘当时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唤醒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力,自然会引起社会对于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视,这样既不会使得传统文化面临流失,也为文化品牌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一)社会的重视和各方面的努力
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政府机构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同时积极推动公益性质文化事业的开展,广泛地开展多样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鼓励人民群众自己编排、自己策划、自己导演,使得群众文化活动真正和人民群众相结合,共同推进文化社会的和谐快速发展。
(二)准确的定位和适当的宣传
前面我们说到,文化活动的建设必须要以群众的兴趣和接受为前提,寻找到符合当地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文化根脉,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接受能力,不能仅仅是“阳春白雪”或者“下里巴人”的极端方法,要寻求一个中间点,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优秀文化的精髓。
在定位的同时也要进行一定的宣传,以合理的渠道、手段,提高文化活动品牌的认知度。群众文化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受众面的广泛,受众面的接受,能更快地提高品牌建设的进度以及知名度。不然的话,群众活动只能是群众活动,永远不会成为品牌。
(三)吸收借鉴成功的文化品牌
在当今中国,成功的文化活动品牌不在少数,如何借鉴这些成功例子的经验,是建设文化活动品牌的捷径。分析成功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成功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结合当地实际,发扬自己的长处;第二,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做保障;第三,政府和社会广泛的关注度,也就是宣传的手段。从这些方面出发,吸收别人的长处,发扬自己的优势,必然会成功打造出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
(四)打造群众文化品牌,要注意活化载体,创新形式
这些年从哈尔滨的冰雕节、青岛的啤酒节都可以看出,这些群众文化活动已经看不出一开始文化活动的生硬的形式,反而以另外一种更为活泼的方式呈现。一个文化品牌的形成,决不能是孤立的,要做到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精品文化、影响广泛,这样才能称之为品牌。同时,文化活动要有一个灵魂内容,就是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底蕴,保障根本不变,加之以多变的形式、创新的开展方式,把文化品牌做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经典。
总而言之,群众文化活动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集思广益的行动。当今社会,品牌的价值和带来的影响正逐渐提升。文化活动的品牌,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水平。用品牌的价值带动文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是群众活动建设永远的主题,也是绝对不能偏离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陆吉星,方厚延.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思考[J].电影评价,2012,(13).
[2]张高敏.如何打造新时期群众文化品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7).
[3]周立波.浅谈如何打造群众文化品牌[J].剧作家,2012,(9).
作者简介:殷雄(1977-),男,供职于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文化馆,中级职称。
【中图分类号】G773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