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萍
(浦江博物馆, 浙江 金华 322200 )
浅谈古旧书画的修复与保护
张国萍
(浦江博物馆, 浙江 金华 322200 )
【摘要】文章阐述了书画文物藏品的修复过程和技术要求,作为文物工作者必须熟悉这些,才能更好的管理好文物。
【关键词】书画文物;修复还原
(一)维持作品原状
文物修复不是使文物返老还童,而是消除文物隐患、维持原貌。在消除文物有害因素的前提下,应尽量不改变文物的原有状态,不能因消除病害而使文物面目全非。要特别维护标志文物珍贵价值的遗存,凡有价值的古代信息遗存,应极力保存下来。
(二)新技术、材料的应用
在修复过程中,需不断引进新技术、材料,但文物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是作为文物原状应保留的内容。
使用新材料应遵循以下原则:新材料的使用范围需逐渐缩小;新材料要具有能实际操作的可逆性;修复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在工艺完成之后应清除干净,不可残存在文物上;经处理后仍伴随文物的新材料和新生物,不能给文物带来不利影响。
(一) 挑刮污物
把字画平铺在裁板上,裁去旧绫边及天地头。用小刀尖轻轻刮掉画心处的蝇粪、黑点等污物,原签条要求复原,拆开时要特别注意接口不受损伤。操作时,用水润湿接口处,轻轻揭下。
(二) 淋洗画心
比如藏品画心为红色洒金笺,通身掉色,由于制作工艺原因,其涂层在宣纸表面,附着力有限。这样的画心应掌握以下原则:不用热水浸烫,尽量减少冲洗次数。用热水浸烫不仅涂层会脱落,而且附着其上的颜色墨迹也会随涂层的脱落而脱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画心去污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药剂,只有在水冲洗不能及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因为化学药品多有腐蚀性,一旦使用不当,不仅对涂层脱落起到催化作用,而且也能使墨色润化脱落,使画心受损,从而缩短低文物的保存寿命。
(三)揭托纸
画心揭取时工作人员一直沿用传统工艺,采用水油纸来固定画面。这种方法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水油纸是用元书纸刷桐油所制,其制作工艺比较烦琐。书画修复工艺对水油纸质量要求较高,目前所制的水油纸在强度等方面均不理想,并有异味,在刷胶矾时也容易被刷破,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率不高。在实际操作中,水油纸要用浆糊刷在画面上使之固定,以避免绢丝经纬移动。这样在揭取、托补完后就需要把残留在画面上的浆糊用手搓掉。在这道工序中,即使工作者仔细小心,也同样存在着把绢丝搓坏或把画面颜色搓掉等隐患。
(四)补残缺
在进行补缺操作时,应先揭掉原禙纸、命纸及残破处原补后(画面上的残缺,裂纹都显露出来了)。修补时,要本着“帘纹宁窄勿宽,绢纹宁细勿粗,质地宁薄勿厚”的原则,选择与画心厚度、光度、色度相似的单宣,将画心左、右上角的残缺补齐。其具体方法是:把洞口的边缘用小刀刮薄,将选配好的补料刷上浆水,对准帘纹平放在残缺处,垫高丽纸排刷牢实,趁湿时用刀轻轻刮掉补料的多余部分,刮成一个斜坡面,使洞口周围的厚薄与画心厚薄一致,有利于全色、接笔效果,保证修补处与画心的整体感。
(五)托画心
将染好的托纸按尺寸放整齐(画心宽加两边局条宽),润潮待用;然后上浆水。如果作品纸质较厚,裂纹、残破较多,那么,上浆水第一遍要浓一些,第二、三遍要稀一些。在画心的裂缝处多润些浆水,用排笔尖或毛笔轻轻将其挤凑在一起,称“碰缝”。然后吸掉多余的浆水,上好浆后晾一会儿,使水分蒸发(黏性更大),再上好托纸。
上好托纸,排实、刷平后,裁出宽约1寸的纸条。用毛笔在画心四边搭浆,将纸条依次刷在画心四周。为了对画心起保护作用,同时,也避免下墙及方裁时损伤画心,垫高丽纸吸水、排实,轻轻揭起画面一角,将整张画从案台上揭起,反扣在高丽纸上,然后接掉化纤纸。将画正面向下扣在画案上,把托纸刷、墩、排实,再将画面向上,放在案面上晾干。
(六)隐补
待托好的画心晾干后,再将画心处小的破洞和裂缝用与画心厚度、光度、色度相似的薄宣纸修补(裂缝处的补纸裁出宽约0.3厘米的补条),因小破洞和断裂处不实不便做刮口处理,用与原画心相同的补料补画心,再用厚浆粘合;由于干后补处硬度大,舒卷时容易断裂,用稍薄的补料修补破洞和裂缝处,既能减少补处的厚度,又能起到补处不显的效果,并且能加固画心,使画心书卷柔顺平整,不宜折裂,利于收藏。
(七) 套胶矾
经托补及贴折条后的画心,在背面刷由黄明胶(以牛皮胶和骨胶为常用)与明矾(用矾矿石烧成)配对的胶矾水,上胶矾水的目的是为了色度均匀,全色时着色不漏不浮。上完胶矾水后把画抬空,垫化纤纸排刷两遍,排刷时要把画心刷平整,目的是为了让胶矾水完全吸透在画心上。
(八)全色
先观察整张画面旧气、色调,再调出基调色,颜色宁浅勿深。全色时,用白宣纸擦擦笔,这样既可看清颜色是否合适,又可吸去笔尖上的水分。一般从小洞开始补全,观察比较,摸清色路,缺什么色加什么色,最后全补大洞。
全色时还应注意局部与整体相统一。全补颜色,不能死盯着一处全补,刻意追求所补之色是否和周围完全一致。这样有时虽然某处全得很好,但却不能照顾到总体,因为画心全好后,是要看整张画的气息,所以要有全局观。可以把每一个破洞、残缺看成是一个点。而整个画心是一个面,把点与点相连、点与面相结合,这样才能做到画面完整、统一。
完成整个全色后,对大面积的缺损处需做出洒金效果,其具体方法是:将硬纸卷成筒状,把接口处用胶带粘住,做成纸筒,用一块托好的绢抹上稠浆绷在下开口处;待完全干透后,用尖器扎若干个大小不等的眼,然后将铜箔片和黄豆放入筒内,顺时针方向摇晃,铜箔粉就会从眼里撒落在已刷过淡胶水的纸面上,然后垫衬宣纸用棕刷刷实。
(九) 接笔
对于字迹缺损处,应按原作的笔路特点和风格填补。因为书画家几十年的个人习惯、独特见解,加上多年的苦练与探索,要想全接的和原笔法神韵相同,有相当难度。根据原件的特征、风格、着色特点,盲目接笔只会弄巧成拙,如没有要求或依据,应当保留原状。
藏品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是博物馆业开展活动的物质基础,藏品管理是博物馆一项经常性的重要业务工作,也是一项既烦琐又十分复杂的工作,一件文物从接收入馆到入库保管和使用,中间需经过多道手续,并且这其中有大量属于重复性的工作。
书画藏品保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藏品,为研究、陈列等工作及时提供服务,在使用这些藏品和相关资料时,同样需要花费很多精力,藏品管理工作的特点表现在博物馆藏品管理领域,引进计算机管理系统很有必要。藏品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可以随时按照藏品总登记号、名称、时代、质地等不同的系列条件,查找的速度比人工管理快许多倍,而且可以保证一览无遗。如果再配一套图像管理装置,则在显示卡片的同时,还可以显示藏品的图像,这样一般的藏品研究工作就可以不再进行繁重的实物选取,从而提高了藏品保管的安全程度,也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藏品保管与利用之间的矛盾,为博物馆藏品进一步向社会全方位开放创造了条件,在实现藏品信息化管理后,还可以在任何时候根据需要提供有关藏品总数量以及库存,陈列,借调等各类统计数字,其精确性和及时性都是人工管理难以做到的。藏品管理是信息化时代的需要,是进一步提高藏品管理工作效率,使其达到科学管理的必要手段,是使藏品管理科学化、标准化的必然趋势。
书画藏品的传统修复的步骤是固定的,每个人学来的东西也是一样的,但为什么修复师的水平存在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对知识、技能掌握存在个体差异。修复人员的素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文物修复工作者的责任不仅仅是继承传统,更要将传统发扬光大,这就需要文物修复工作者不断吸收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敢于创新、敢于否定,将中国的传统书画修复技艺与国际接轨。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