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性

2015-01-30 06:22:49王万义栾美晨鲍计国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环境建设工作

王万义 栾美晨 鲍计国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52 )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党的建设和发展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平台,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更好地开展高校党建工作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领域。利用互联网来不断丰富和创新高校党建工作已迫在眉睫。

一、互联网环境下开展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形式主义

利用互联网创建的高校党建工作网站相比QQ群、博客等网络形式更加庄重和稳健,所以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具有实际工作作用的网站规划建设和工作内容(即网站栏目)的不断创新。而就目前一些高校在党建网站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凸显的情况,存在很多与之不相适应和制约互联网优势作用发挥的形式主义的问题。比如,有些高校党建工作网站注重页面形式,页面设计的很漂亮,但其栏目和内容死板,哗众取宠;有的高校党建工作网站甚至直接把上级党组织有关文件和落实要求等直接粘贴在网站的相关栏目上,脱离本校及所属各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实际,将网站作为电子化的传报器。这样一来,一则未能使互联网的优势作用发挥出来,二则未能使在互联网支撑下的网站功能为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服务,使高校党建网站全部流于形式。还有一些高校党建网站工作很被动,完全出于应付上级组织的监察,抄袭严重,进而形成“千网一面”的尴尬格局。为此,在互联网支撑下的高校党建网站规划建设应突破形式主义的束缚,应围绕决定高校党建网站类型和功能的重要因素入手,即该网站与师生(特别是师生党员)的关系如何建立,其主要工作服务对象是谁? 根据工作服务对象确定规划高校党建网站开展工作的服务主题;根据高校师生党员所处环境和党务部门与师生的物质条件规划确定高校党建网站的功能定位。其次,在根据调查了解的利用高校党建网站开展工作的复杂程度的差异,从可能性和实际效益等角度来考虑规划高校党建网站网上办公的方式和时机。在对高校党建网站建设进行规划时还要注意的是对日常的、例行的高校党建工作的业务活动,需要考虑规划有固定的网上服务栏目,并保持其连续性。对一些新业务或突发性事件,应考虑一些专题版块,使高校党建网站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围绕本校党务工作的特点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开展行之有效的党建工作,彻底突破高校党建工作很难摆脱的形式主义束缚。

(二)互联网环境下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复杂性

党建工作关系到我们党的未来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重大;另一方面,网络党建是高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高校党建工作者既要具备坚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又要具备熟练的互联网技术。遗憾的是我国高校的党务工作者中同时具备这两方面素质的人才极其有限。一般而言老党员往往具备较高的党的理论知识,而网络技术略差;年轻党员网络技术较强,但是党的基本理论不够扎实,党性修养不强,缺乏鉴别能力和政治敏锐性。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和所有事物一样具有两面性,在给我们高校党建工作带来新的变化的同时,也使得高校党建工作面临多重的挑战。互联网上世界各地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各种内容与方式的交汇传播,比如,以美国为首的网络霸权趁机我国进行文化侵略,反党、反社会主义思想输入等,这对我们高校党建工作利用互联网的支撑来开展工作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和正视利用互联网的支撑来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多重复杂性,对党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互联网开展高校党建工作在现行管理制度上的滞后性

利用互联网支撑的高校党建工作的网络系统,使得高校党建工作的各种信息具有了开放性、共享性和更新快的特点。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很轻松地获取很多有价值的资讯,与此同时大量诋毁我党、黄色暴力、低级趣味的信息也汹涌而来,一些意志薄弱的党员很难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目前一些高校因此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旨在引导和监控网络信息的健康使用,但这些制度建设往往比较滞后。制度的制定或监控手段的运用往往是因为新的网络方式或软件的产生,而当制度产生或监控手段的运用之后,这种网络方式或手段已经过了其鼎盛时期,师生们基本不用了,或者已经升级换代。网络的共享性及开放性特点使得网络党建模式无法拥有一套强有力的舆论调控机制,这给高校的党建工作和网络的日常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网络的共享性、开放性以及发展速度快的特点使得高校网络党建工作很难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机制,这是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必须认清和加以解决的问题。

(四)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党建平台建设的差距

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是党建网络工作平台的建设。目前我国高校网络党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建设水平还有待大幅度提高。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和熟知当前高校党建网络工作平台建设的差距,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平台缺乏统筹协调机制。各个高校的党建平台往往都是自行设计,栏目的设置比较随意、不科学,水平良莠不齐。这既浪费了研发平台的人力物力,既不利于本学校与基层党组织的统一管理,又不利于各高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其次,党建网站的内容缺乏新意。高校党建工作平台固然要把握高校党建工作的严肃性,但是一些高校在党建工作网站的构建中教育色彩偏重,政治色彩太浓,缺乏生动性教育,缺乏“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精神,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最后,高校党建平台缺乏完善的后期维护与更新。有些高校党建工作网站只有在国家出台重大方针时才更新,对于学校内部院系的党建活动不报道,不能让本校党员感到这是自己的网站。还有一些网站没有畅通的群众意见渠道,或者即便有,也不去理睬。更有甚者,有些高校的党建网站缺乏后期的维护,甚至长期处于网页打不开的局面。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一)思想建设——党建理论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党建工作需要有正确先进的理论做指导,否则容易失去方向。而网络党建作为新生事物如果只是简单地拿现成的理论做指导往往是不完全匹配和适用的,这就需要理论上的创新与发展。新事物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潮流。高校党建工作者对于网络党建也日益重视,并使之成为主流模式,但是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理论并没有完全形成,客观上制约了高校党建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网络的功能强大、高效便捷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高校党建工作者必须时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本校党建实际情况,切实加强高校网络党建的理论研究与创新。同时,紧跟时代潮流,要充分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成果,改进传统的党建思想方式方法,培育讲正气、树新风的网络文化氛围,使高校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引领正确的思潮。

(二)制度建设——管理制度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舆论阵地的建设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依据,完善的管理制度建设是开展高校网络党建的保障。依托网络的高校党建是一个全新的、复杂的工程,我们要不断完善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管理制度建设以保证高校网络党建工作扎实顺畅地开展。一是要加强监管机制。强化对网络信息的监控,杜绝歪风邪气,引导思想和舆论方向,建立有效的网络监控管理体制;维护网络和信息安全,建立良好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防范网上恶性突发事件,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完善的网络技术保障体系;倡导建立高校建设绿色互联网,弘扬青春正能量,净化网络环境,建立和谐的网络环境宣传体系。二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将网络环境下的党建工作业绩作为评价高校党建工作和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这样也能促进高校对内部各院系、部门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党建工作进行考核。

(三)基层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教育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文化为教育提供灵魂和血脉支撑。文化育人是教育的内在规律。科学文化体育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为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它们充盈着大学校园的各方面建设,从而使得大学校园更富有生机和活力。高校应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为导向,把握校园文化总体发展方向和主旋律,通过开展色彩斑斓的文化活动将高校党建融入到每个角落。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先进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抽象的思想建设具体化、艺术化、生活化,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而不是形式上被动接受党的新思想、新理念,不断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同时,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党建工作还需加强高校校园的网络建设。网络安全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保障,为此,要积极研究、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管制技术来确保高度安全保密的信息。高校校应努力开展主题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活动,建设普及科学知识。

(四)载体建设——网络平台建设

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是网络平台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平台就是高校网络党建的信息收发室。没有网络平台的构建,党组织的信息传达和接收都将大受限制。我国目前高校网络党建的发展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平台在宣传教育作用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高校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各高校党的领导组织首先就要提高网络平台建设的水准。其一,建立的统筹协调机制。可以以省或市为一个大的区域,建立共享域,通过整合区域内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减少重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共享性,形成区域大平台和学校(甚至院系)小平台的模式。其二,提高党建网站的建设水平。网站是网络党建的基地,没有网站,网络党建工作如无水之鱼。网站建设的水平基本可以反应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水平,提高党建网站建设水平是提高网络党建水平的根本条件。因此高校党务工作者要不断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新形势的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充分发挥好党建网站这一新的载体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如:增设下载功能、传递功能、视频点播、在线学习、意见箱等等,增强高校师生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互动性,进一步推进高校民主建设。其三,做好网站内容的及时更新,确保第一时间把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本校、本院系等基层党组织最鲜活的资讯发布到网页上,让广大师生有看党的新闻到自己党组织网站上去浏览的心理习惯。从这层意义上说高校党建网站必须配备文笔优良的新闻编辑、记者,以确保师生阅读学习高校党建网站内容的质量和效果。

[1]鲍计国.论网络传媒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作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0(04).

[2]石沁禾.基于网络视角的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性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06).

[3]杨郧生.高校要自觉践行文化育人[N].中国教育报,2012-07-14.

猜你喜欢
环境建设工作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环境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不工作,爽飞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我要出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