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当代中国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发表的文章不含在内)
总论
中国革命再探讨:阶级视角的回归 (潘 毅)
开放时代2015.4
中共党史学研究对象述评 (闫建琴)北京党史2015.4重视两个区别:关于中日历史问题的研究方法(步 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5.4
中国人眼中的靖国神社及其参拜 (1950—2014)——以《人民日报》报道为考察中心 (徐志民)
河北学刊2015.4
中国共产党对于抗战胜利原因论述的演变——以抗战胜利以来历次纪念活动的论述为中心(苏若群)
江汉论坛2015.7
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 (郭 辉)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8
新中国民政职能的历史变迁与路径依赖(杨 荣 刘喜堂)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5.4
新中国以来中国北疆荒漠化的政策因素分析——以内蒙古乌兰察布为例 (何学慧 张利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4
中国革命文化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李康平)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百周年四题 (许全兴)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7
新文化运动研究论域之扩展——关于新文化运动研究的片断思考 (欧阳哲生)
教学与研究2015.8
从“舶来品”到“中国化”—— 《新青年》民主观念的演变与发展(徐信华 张香格)
湖北大学学报2015.4
启蒙主义“伦理自觉”与当代中国文化政治——反思《新青年》早期论述中的文化与国家概念(张旭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7
从哲学观点看“问题与主义”之争 (张汝伦)
复旦学报2015.4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新型农会组织述论 (李永芳)
中州学刊2015.8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反帝主张的变化及其影响 (李育民)
近代史研究2015.4
社会史大论战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建立论析(张 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4
浅析共产国际与中共的沟通机制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 (蔡 丽 冯 云)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4
百团大战研究几个争议问题的历史见证——解放军档案馆相关档案解读 (周忠全等)
军事历史研究2015.4
中共抗战持久的“三驾马车”:游击战、根据地、正规军 (黄道炫)
抗日战争研究2015.2
中共与中条山会战 (卢 毅)
晋阳学刊2015.4
皖南事变前中共中央与项英的战略分歧——从新发现的白艾笔记说起 (张双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5.4
流产的毛蒋会晤:1942—1943年国共关系再考察
(金以林)
抗日战争研究2015.2
70年后的再研究: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的由来——以《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为基础的考察(1942—1944)(周 勇 周昌文)
开放时代2015.4
四种视角之下的中国共产党和边区——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所见 (王彩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5.4
抗战后期中共“向南发展”的战略方针 (曾凡云)
军事历史研究2015.4
从对抗到屈从: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中的地主(徐建国)
宁夏社会科学2015.4
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的妇女工作及其意义——以河北省邢台县为中心的考察(邓群刚 黄 齐)
长白学刊2015.4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美政策的演进 (周祖文)
开放时代2015.4
抗战期间共产国际、联共 (布)对中共援助再研究(匡胜等)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4
试论八十八旅与中苏朝三角关系——抗日战争期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一瞥(沈志华)
近代史研究2015.4
抗战时期中共民族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武 云)
开放时代2015.4
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漫画宣传的主题与特色(胡正强 李海龙)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4
名同实异——战时国共两党县长的比较研究(杨 东)
抗日战争研究2015.2
抗战宣传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姚 霏 马 培)
妇女研究论丛2015.4
抗战时期国统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 (谢辉元)
史学月刊2015.8
延安时期中共党报的抗战动员——以《新中华报》为例 (金子求)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4
延安时期中共祝寿活动的政治功能表达 (焦金波)
西北大学学报2015.4
探索中国共产革命的内在逻辑——以20世纪40年代延安哲学界对“力行哲学”的批判及其对“唯物论”思想的阐发为中心(周展安)
开放时代2015.4
从上海到延安:“文学旗手”建构的空间政治诗学——延安文艺体制中的高尔基形象塑造 (郭国昌)
兰州学刊2015.8
陕籍党史人物群体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贡献研究 (万生更等)
理论界2015.7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试论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城市功能的转型 (张 励)
史林2015.4
中国福利会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海儿童福利事业(徐锋华)
史林2015.4
新中国大学教育的先声——1950年《高等学校课程草案》再分析
(杨 悦 乔 克)
北京党史2015.4
建国初期民主党派监督价值探析 (黄大熹等)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4
从购买力的变化看土改运动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王瑞芳) 安徽史学2015.4
1952年“五反”运动前后的私营工商业——以上海刘鸿生家族及其章华毛纺公司为中心(赵 晋)
近代史研究2015.4
能否实现中国史的《奶酪与蛆虫》——从河北省昌黎县一个农民的个人史来看中共阶级政策演变(〔日〕河野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4
耕牛、国家与民俗:合作化运动中的“吃牯臓”民俗的改造 (李飞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4
关于“高岗事件”若干核心问题的再思考 (杨 俊)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4
再论万隆会议对现代中非关系的开创意义 (沐 涛)
史学集刊2015.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次尝试——1958—1960年工农兵学哲学运动述评(何 珍)
海南大学学报2015.4
20世纪50年代上海金融业同业组织衰亡探析(张徐乐)
史学月刊2015.7
20世纪50年代“赴苏援建”的社会动员研究(杨书胜等)
兰台世界2015.22
20世纪50年代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农民迁徙权的变迁 (李厚刚)
江西社会科学2015.8
“文化大革命”初期夺权的动态变化 (王永魁)
北京党史2015.4
“文革”时期社区治理的结构与功能 (刘玉东)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4
农民迁徙自由权变迁研究 (1949—1978) (李厚刚 徐晓林)
复旦学报2015.4
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关系析论(余科杰 李晓寒)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4
“以市场换技术”是如何提出的 (1978—1988) (夏 梁)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4
《中国》杂志·丁玲·1980年代文学——兼论《中国》杂志的期刊史意义 (郑珊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5.4
概论1987年至2012年两岸关系发展脉络 (孙亚夫)
政治学研究2015.4
人物研究
毛泽东与“毛主义”(〔加〕齐慕实著 张明编译)
毛泽东研究2015.4
激进主义对毛泽东法律思想的影响(曾长秋 高 科)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5.4
毛泽东“民主手段论”辨析 (李先波)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5.4
中国化思潮中的奇葩:张申府中国化思想及其独特禀性 (董德福 朱 茜)
学术研究2015.8
周恩来对日本南进战略的认识与香港秘密大营救(蔡惠尧)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7
论张闻天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张尚兵)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5.4
略论何干之研究和宣传毛泽东思想的贡献 (康桂英)
五邑大学学报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