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彝族自治县实施彝家新寨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5-01-30 02:43栗那针尔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特色群众建设

栗那针尔

(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川 乐山 614300)

四川省委、省政府实施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以来,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以彝家新寨建设为重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定位发展,打造出了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示范点,群众住房条件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跨越。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发展配套产业、树立文明新风等举措,极大改善了彝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彝家新寨建设成效初显

“土墙草顶垒空房,三块石头围火塘;门前粪泥没双脚,屋内同住牛和羊”曾是彝区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贫穷和落后成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绊脚石”。近年来,峨边县始终高度重视彝家新寨建设工作,围绕“建新寨、兴产业、奔小康”的目标,举全县之力强化举措、攻坚克难,彝家新寨建设成效初显。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群众拥有“自主权”

严格按照规划要求科学布局,完善村落、民居整体和内部设计,引导群众以当地自然和环境条件建设彝家新寨。一是专家设计。综合扶贫开发,规划必须先行。以体现地方特色和彝族元素为重点,聘请省农科院和民间设计公司等机构和单位,配合乐山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对全县彝家新寨建设村进行重点规划设计,并对黑竹沟旅游沿线的彝家新寨风貌塑造进行规划设计,形成一系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二是政府主导。深入调研研究,做好动员工作,大力宣传彝家新寨建设的政策规定、补贴标准和相关要求,打好“准备仗”。探索实行“五定”(定政策、定户型、定地点、定布局、定风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基层夜话”和“群众座谈”等活动在结合实际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初步选定彝家新寨建设实施村,让积极性高的群众提前实施建房,形成“样板房”供其他群众学习借鉴,同时也避免了集中建房造成的工匠短缺、材料涨价等问题。三是群众参与。按照“村民自愿”的原则,在新寨建设中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探索实行“三会”(乡干部会、村组长会、村民大会)、“三账”(经济账、生活账、发展账)和“一书”(自愿拆迁搬迁承诺书),逐步克服“等、靠、要”思想,使新寨建设成为群众自愿、自主、自觉的行为,群众愿意做、主动做、抢着做成为现实,“谁受益、谁投入、谁建设”的原则得到普遍认同,最大限度调动群众主动参与彝家新寨建设的积极性。

(二)规范管理,建靓风貌,群众住进“好房子”

彝家新寨是峨边县扶贫攻坚工作的主要载体,是突出彝族风格和文化底蕴的真实写照,我们坚持从整体上提升彝家新寨的品位和功能。一是规范项目管理。严格按照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方式确定施工方,对彝家新寨工程进度和相关要求等细节进行补充完善,明确责任人全程参与工程建设,具体负责土地协调和群众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推进;聘请专业监理公司对重点工程进行全程工程监理,确保工程质量。二是突出风貌打造。以五渡镇至黑竹沟景区近100 公里沿线为重点,把彝家新寨建设与“黑竹沟百里旅游文化长廊”打造相结合,突出山水自然风光,抓好彝家新寨风貌塑造和主题建设。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已逐步实现“一村一貌”,打造出“千亩梯田美神故里”化林村、“月儿风情民俗新村”双溪村、“湖光山色活力先锋”先锋村等一批特色鲜明、风情浓郁的新型村落,形成“百里长廊”沿线各色新寨遥相呼应、相映生辉的靓丽风景。三是配套基础设施。结合彝家新寨建设,配套路、水、电、沼气、垃圾池、排污池等基础设施,改厨、改厕、改圈、改灶,增添日常生活设施和用具用品。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8000 多万元,硬化和新修公路、联户路300 多公里,农村沼气池1000 多口,解决安全饮水近万人,用电难4000 余户;投入1000 多万元用于环境和社会建设,完成近6000 户环境绿化工程,修建村级卫生室18 个,公共排污及垃圾处理池27 个,配套彝家新寨体育设施12 处,彻底改善彝家新寨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真正住进“好房子”。

(三)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群众过上“好日子”

实施彝家新寨建设,不仅要让群众住上“好房子”,更要让群众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峨边县结合实际,围绕建设打造“百里文化生态旅游长廊”,在全县彝家新寨实施村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一是发展特色产业。结合产业开发扶贫工作,积极引导群众发展适合民族地区的特色种养殖业,打造彝家新寨“微田园”经济。在全县38 个彝家新寨推广“林、笋、畜、薯、茶”和“干果、中药材”的“5+2”特色农产品种植,大力发展“五彩”农业。近年来建成马铃薯、核桃、中药材、茶叶等特色农业基地18万亩,形成年出栏生猪12 万头、家禽36 万只、牛1.1 万头的特色养殖规模,确保农民年均纯收入增长15%。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和群众积极参与,全县彝家新寨“微田园”逐步壮大,特色种养殖业在彝家新寨不断发展,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仅2014年第一季度,特色种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1078 万元。二是发展服务产业。立足全县“旅游兴县”战略,把打造彝家新寨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加快发展服务产业促农增收。以生态山水、彝家风味为特色,鼓励群众在“黑竹沟生态旅游百里长廊”沿途兴办“彝家乐”、“农家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深入挖掘小凉山民族文化,在彝家新寨开展彝族手工刺绣培训,帮助群众发展彝族手工刺绣产业;加大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力度,三年来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新增5000 余人,群众收入进一步增加。

(四)感恩奋进,树立新风,群众养成“好习惯”

群众过上健康文明的新生活,是彝家新寨建设成果的鲜明标志。为此,我们始终坚持住房建设和后续管理并重,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在彝家新寨培育文明新风。一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在彝家新寨建设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50 个新寨村党组织80%以上达到“五好”标准,打造出11 个县级党建示范点,培育5 个市级党建工作示范村,有效改变了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的落后面貌。在此基础上配套建设组织阵地、远程教育、就业服务平台、医务室、警务室、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极大促进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水平。二是开展帮扶活动。坚持扶贫先扶智,积极协调相关培训机构加大对新寨建设村群众智力帮扶,举办各类培训班,涌现出一批产业技术带头人、农产品销售经济人,提升了新寨的内生动力;大力开展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进彝寨、入彝家、结彝亲”的“一帮一”活动,通过开展“挂、帮、包”活动,集中整顿民间婚嫁中收取大额彩礼等突出问题,创建守法星、孝爱星、致富星、洁美星、和谐星“五星家庭户”,引导群众养成讲卫生、讲文明、讲学习、讲发展、讲团结的健康文明新风尚,逐步实现了新寨建设与健康文明新生活的和谐统一。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规划设计不尽合理

峨边地处边远山区,受特殊的山区地理条件制约,彝家新寨在规划设计上存在较大难度,“起步”的门槛高、条件多,加之缺乏高水平的规划设计,一些村寨出现“建起新房无新村”的尴尬局面。一是选址规划。村寨在规划设计时为避开地质隐患点和灾害点,必须更多地考虑选址区位、地势等客观因素的结合,而峨边乡镇大多地处“小丘陵”式地带,选址规划存在困难。二是风貌规划。新寨建设过程中,过多注重建设的“量”,而风貌塑造、主题突出等方面规划设计不尽合理,加之反应本地特色的元素融入不够,在一些细节方面处理不够精细,部分村寨建成后主题不够突出、特色不够鲜明。三是产业规划。在新寨建设规划时缺乏对建成后配套产业发展的考虑,部分新寨建成后,农、畜、牧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村寨甚至存在产业发展与新寨建设不配套的情况。

(二)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彝家新寨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目前由于建设资金存在较大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寨建设进度。一是县级财政配套资金不足。峨边县经济发展较为滞后,财政收支矛盾大,地方债务日益沉重,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专项投入到全县扶贫项目的财力十分有限。2010年以来,峨边彝家新寨建设县级财政配套资金达3289.3 万元,占全县平均每年新增财力的10%以上,在地方经济发展增速放缓、财政增收乏力、民生及社会事业等刚性支出增大的情况下,已无力增加更多配套资金投入扶贫开发,压力空前。二是群众建房自筹资金困难。全县广大农村群众特别是彝族群众居住在高山地带,居住环境山高坡陡、沟谷纵横。随着彝家新寨建设的纵深推进,一些边远村寨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条件越来越差,材料运输、人工投入等建设成本也越来越高,资金投入将越来越大。经测算,目前新建1 个80 平方米的住房需投入8 万余元,除上级补助的3 万元外,群众还需自筹5 万余元,群众自筹建房资金存在较大困难。

(三)新寨建设覆盖不广

由于部分群众对彝家新寨项目政策的理解不全面、不准确,一些存在建房困难的群众仅靠上级补助资金无力建房,一些本拥有条件较好住房的群众不愿进行拆迁,群众主动参与积极性不够高。一是覆盖不广。峨边县“十二五”期间规划实施彝家新寨建设村有70 个,仅占全县129 个村的54.3%,截至目前仍有59 个村未纳入新寨建设规划,比例高达45.7%。部分乡镇彝家新寨建设如火如荼,一些乡镇甚至有几个村都纳入了建设规划,但还有部分乡镇彝家新寨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亟需新建或改造的村还未纳入规划。二是指标不足。主要表现在住房建设指标与群众日益增长建房需求相矛盾,不能满足群众需要。以2013年为例,上级下达峨边县建房指标1500 户,但只占农户需求总数的68%,还有近30%以上的农户没有建房指标,更不能享受到国家的扶贫政策。

(四)群众收入增幅不高

随着彝家新寨连片、集中地建设,改善了群众特别是广大彝族群众的住房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但贫困人口点多面大的实际尚未得到彻底改变,群众增产增收依然困难。一是配套产业较弱。目前峨边县彝家新寨建设尚未配套专项产业发展资金,加之在产业的连片规划和布局上还存在诸多问题,致使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好,导致产业发展与新寨建设难以同步推进。目前峨边已成为全省马铃薯产业重点示范县,但要使马铃薯产业成为扶贫支柱产业,加快打造核桃、川黑山猪、大恒跑山鸡、峨边花牛等特色产业,急需大量资金投入。要更好地实现“产村一体”,还有较大难度,产业的弱势导致群众增收较为困难。二是劳动力转移不足。尽管近年来全县加大了对彝家新寨建设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彝族群众聚居地,信息封闭、交通不便,加之部分群众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又无特殊的劳动技能,甚至存在语言沟通障碍等问题,导致劳动力整体素体偏低,劳动力转移不足。

三、思路与对策

当前,要以彝家新寨建设作为加快改变彝区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整体改善彝区贫困面貌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精准扶贫、加快实施,努力促进彝区群众居住条件全面改善、公共服务全面覆盖、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最终实现“建新寨、兴产业、奔小康”的目标。

(一)在资金筹措上求“更广”

资金问题是全县彝家新寨建设的最大“瓶颈”,要彻底打破资金“关口”,必须千方百计筹措更多的资金,为项目建设提供强大的“引擎”。一是强化资金整合。积极争取全省移民扶贫整村推进示范片项目等资金支持,把所有能纳入综合扶贫开发和彝家新寨建设专项管理的资金都归集起来,在不改变项目资金使用基本用途和管理渠道的前提下,对这些资金进行整合,打捆使用于彝家新寨建设,发挥资金的放大效应,解决地方配套困难。二是争取上级支持。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强化工作对接落实,深化综合扶贫开发。深入学习研究《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总体方案》,结合当前彝家新寨建设所面临的财政困难,认真研究扶贫政策,吃透扶贫政策,主动向省、市相关部门对接全县财政的困难,积极向上争取各类项目、政策和资金支持,全力破解资金缺口。三是帮扶群众筹资。县财政通过建立贷款贴息资金和贷款风险保证金帮助农户贷款,设立特困户住房建设扶助资金,帮助群众解决自筹资金困难;鼓励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充分发挥群众建房主体作用,引导群众主动筹措资金;实行以奖代补政策,鼓励群众做好风貌塑造和功能完善,工程按规划实施并经验收合格后,给予农户一定金额的奖励;广泛开展社会帮扶活动,募集各类社会帮扶资金,拉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彝家新寨建设。

(二)在规划设计上求“更精”

彝家新寨建设好坏与否,规划设计是关键。要结合当前各种政策资源,站在全域全面的高度,统筹抓好“两化”互动、特色产业发展、旅游开发等规划,确保彝家新寨建设起好步、开好头。一是力争新村“进盘子”。四川省委《贯彻〈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全省将推进新村扶贫工程,以新村建设为载体,加快推进危房改造,同步提升公共服务和综合配套服务水平,建设幸福美丽家园,到2015年完成1451 个彝家新寨,到2020年,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因此,必须加大对接和申报力度,积极争取将峨边未实施彝家新寨建设的59 个村列入全省新村扶贫计划,让更多群众沐浴政策的春风。二是谋求品质“靓特美”。要迅速启动新寨建设规划,力求贴近农户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建设标准、科学匹配产业和公共服务,在确保实现新寨建设全覆盖的同时,努力提高规划设计标准和质量,更好地彰显地方特色、更好地惠及贫困群众。继续聘请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和乡土建筑人才共同参与彝家新寨规划设计,尽可能地选择使用本土特色的建筑材料和装饰风格,提升新寨风貌和品质;注重科学选址,突出彝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结合“百里长廊”打造,立足各村特色和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养、手工刺绣等产业,努力实现“一村一景、村村有产业”,形成新寨有亮点、产业有特色、处处是风景的建设新格局。

(三)在硬件设施上求“更牢”

基础设施是彝家新寨的“硬件”,是群众生活环境好坏的检验标准,必须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一是基础设施“精益求精”。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电力不足等是彝区乡镇和村落以往的“老大难”问题,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致使群众居住环境较差。实施彝家新寨工程,就是要彻底将这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解决好,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和要求,全力抓好通村公路、安全饮水、农网改造、沼气池、垃圾处理池建设等基础设施,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公共服务设施“锦上添花”。建成最基本的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当前村民的需要,还需要更多关乎社会事业的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突出综合体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集合,在彝家新寨建设基础上,抓好配套建设村级活动室、医务室、文化广场、便民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努力建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新型村寨,实现基础更加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齐全。

(四)在群众增收上求“更多”

彝家新寨建设,目的是要彻底改善群众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最终确保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为此,要进一步结合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坚持扶贫和增收相结合,“输血”、“造血”两手抓,在群众增收上谋求新突破。一是本土“生钱”。依托生态、抓住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进一步探索符合彝家新寨的配套产业,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5+2”和“五彩”特色农畜牧业,突出抓好马铃薯主导产业,发展“微田园”,实现“微经济”;积极扶持鼓励核桃、莴笋青、竹笋等特色种植业和川黑山猪、大恒跑山鸡、峨边花牛等特色养殖业发展,培育一批种养大户;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培育高品质星级农(彝)家乐,抓好彝族美食文化开发,推出砣砣肉、彝家酸菜、泡水酒等系列特色风味食品,打造彝家新寨旅游亮点。通过匹配产业,寻找更加适合群众增收的有效途径,真正让群众鼓起“钱袋子”。二是异地“吸资”。加大彝家新寨就业扶贫力度,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开拓新兴劳动力输出渠道,扎实做好劳务输出人员培训工作,推进无序输出向有序输出、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两个转变;加快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把各项就业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到各彝家新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劳务输出规模,让剩余劳动力通过转移获取更多的工资性收入。

猜你喜欢
特色群众建设
特色种植促增收
多让群众咧嘴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