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基

2015-01-30 02:27瞿晓琳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理论体系实事求是

□瞿晓琳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把它们统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这一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理论,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根基,成为党的基本理论后来继续创新和发展的新起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最为直接的理论基础。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十五大进一步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三大和十五大的定位,充分说明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源理论。并且,党的最高权力机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它们之间的历史关联与思想渊源的说明也足以证明,邓小平理论是它得以提出的基础。党的十四大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冠名称谓邓小平理论;而党的十五大指出,由于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所以,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十六大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来源时说,它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则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然而,仅从邓小平理论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来把邓小平理论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厚根基”,显然在逻辑上是缺乏说服力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应该从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来看邓小平理论的“根基地位”。

毫无疑问,从历史的时序性与连续性来看,最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独占历史先机,显然在回答当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系列最为紧迫和最为重要的问题中,创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逻辑上得以成立的最基本的条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基。其根基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方法的保障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运用“实事求是”这一根本思想武器,正确地回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历史证明,毛泽东所创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极大地提高了全党的理论水平,确保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事业发展。中国革命的胜利,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正如陈云在1977年所指出的那样,七大以后,“革命发展的那种排山倒海、摧枯拉朽迅猛异常的形势真是大大超过了预料。今天回顾起来,全党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通过延安整风掌握了毛主席倡导的实事求是这个作风,的确起了决定的作用。”[2]遗憾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党逐渐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遭到了严重破坏,致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

粉碎“四人帮”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纠正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但是,这一顺应时势的愿望一度遭到严重阻碍,党和国家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家建设百废待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热潮涌起。国内外大势呼唤中国共产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

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邓小平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和非凡的革命胆略,率先批评了“两个凡是”,开启了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先河;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恢复党的思想路线做必要的舆论准备;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重新确立并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具体地说,邓小平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中作出的卓越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精髓地位和在实践中的决定地位。邓小平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多次谈到:“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3]P143“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3]P126他认为实事求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起着决定作用。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不实事求是,就不可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不可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也就不可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完整的表述。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3]P278虽然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可以包含在实事求是中,在实事求是中得到体现,但是邓小平的表述把四者连贯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不仅使概念更加明确,更重要的是把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到了新的高度。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在此基础上正式表述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十二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多次修改党章,但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表述一直沿用十二大的。第三,把解放思想看作是实事求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深刻分析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内在联系。为了打破思想禁锢,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并大声疾呼“解放思想”。什么叫解放思想?邓小平说:“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3]P279“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3]P62能否解放思想,能否从过了时的思想、观念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是能否做到实事求是的前提。在实事求是前面加上“解放思想”四个字,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连为一体,是邓小平的一个创造。要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邓小平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与实质,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原则,而且是首先确立起来的原则。其次,实事求是是新时期党的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得以制定和贯彻的基础和条件。正如江泽民所强调的那样:“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步前进,改革和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4]P250显然,没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该文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指南》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等级[9]。因此,作为学生,该文的数据化计算将为其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英文文本读写刊物,以满足其各自不同层次需求;作为教师,可以根据该文计算数据,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对教材和授课方式进行选择,因材施教。第二,面对当下各大高校大学英语转型的争议,该文的量化研究将为其提供客观性的数据化支撑,为解决大学英语是否要以通用英语还是通用学术英语为主提供依据,并且为将来大学英语教材的修订和研发提供参考。

二、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存在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实践程度和表述方式,虽然都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其各自对这一历史主题的理论揭示具有重点、程度、方式的差别。邓小平理论侧重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在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同时,着重回答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中,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而科学发展观则在上述回答的基础上,侧重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发展和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而邓小平理论所回答的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所谓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指学科或思想体系所要首先研究和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学科或思想体系内其他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是社会主义这一学科或思想体系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一问题研究和解决的路线与方向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学说或思想体系的性质和方向;这一问题的成功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其他基本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回答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在理论上高于其他问题。

而从上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历史主题的理论回答来看,主要由邓小平理论回答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显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为基础性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运动中,人们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固定的观念,存在种种不同程度的误解和偏差:把马克思主义本本中所描述的社会主义构想当成了勿庸置疑的先验原则,社会主义的实践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这些“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问题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神圣化和苏联模式普遍化,这使得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到严重的损失和挫折。邓小平指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5]P116“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提问方式本身就极具胆识和洞见,它抓住了整个社会主义的主题、核心、灵魂和命脉。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针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观,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新论。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最后,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多年理论思考的基础上,他给社会主义下了一个新的而且是结论性的定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P373这一论断,把手段和目的统一起来,廓清了不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还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最终要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解决中得到回答。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方位覆盖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的宏大社会系统工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不畏艰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实践中,提出了小康目标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并且提出了保证这一战略目标实现的一整套“相互关联”的“管用”的路线方针政策,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路线方针政策的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对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非常看重。他多次讲:“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5]P370-371他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我们的政治路线,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5]P64,“离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没有根,没有方向”[3]P278,“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5]P368。这条路径在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最大的创新之处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明确地区分开来,把资本主义也区分为制度层面和发展生产力的方法论层面,使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所用,从经济体制层面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的基本观点的轮廓

邓小平理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观点相互联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的基本观点。

——邓小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为坚实的理论基础。邓小平非常鲜明的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提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还在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毛泽东关于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等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邓小平在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的基础上,更为科学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他明确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强调党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邓小平根据20世纪后半叶国际局势的变化,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上,必须实行对外开放,要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多方面的实践经验,第一次初步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道路。他在毛泽东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他强调不照搬书本,不照搬外国模式;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还在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有的正确判断的基础上,以比中共八大更为坚定态度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邓小平还根据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上初步阐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他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把新中国建立之初和随后形成的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强调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

上述这些思想的集中概括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邓小平又把他们概括为“一个中心”和“两个基点”,并强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要长期坚持不动摇。

——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在发展的目标上,邓小平在由他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总目标和过去已经形成的“四个现代化”这一具体目标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包括民主政治);并强调通过体制改革达到这些目标。在发展步骤上,邓小平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长期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指明了我国体制改革的目标。尤其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邓小平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矛盾,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要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邓小平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变化,明确阐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他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邓小平在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陆续提出的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即“一纲四目”的基础上,根据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和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这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上述这些重大理论观点,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继承前人,又根据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创新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成果。当然,以上所述仅仅是邓小平理论的荦荦大端。它还有其他许多内容,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但就其所涵盖的内容和涉及的范畴而言,它已经是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如果分析其内在的逻辑结构,我们发现它由三个理论层面构成:一是基本内涵理论(或称基础理论),包括本文第一部分的思想路线、第二部分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改革开放论等。它们回答了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质的规定、历史方位、实现途径等最基本的问题。二是总体布局理论(或称实体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是实现条件理论(或称保障理论),包括国防和军队建设、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实践证明,开创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包括内部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一系列必备条件的切实保障。正如毛泽东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6]P204邓小平理论是指导全党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整套科学思想。因此,这个理论必然包括实现条件和保障手段的内容。即使就一般意义的科学理论体系而言,“条件理论”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条件理论”的角度,把科学社会主义概括为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

如同所有有生命力的事物一样,邓小平理论也是要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理论。之后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结合新的实践,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都是对上述诸方面的丰富和发展。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在邓小平设计的“三位一体”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理论作出更为科学的概括,使其突出党的建设和包含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党的十八大则更加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正确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经验,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四、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实践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不仅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而且证明了邓小平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有力的支撑,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在经济总量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居世界第二,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8%,远超同期世界2.8%的经济年均增速。197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仅有381元,1987年达到1112元,2003年超过万元大关至10542元,2007年突破两万元至20169元,2010年突破三万元大关至30015元。而2012年人均GDP达到38420元,扣除价格因素,较1978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8.7%。与此同时,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收入国家。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多人口吃饭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30多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长71倍,年均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增长58倍,年均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5%。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先后采用过不同的农村贫困标准。根据1978年标准,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约2.5亿人,约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2007年下降为1479万人,平均每年脱贫811万人。按照2008年标准,2007年农村贫困人口为4320万人,2010年下降为2688万人,平均每年脱贫544万人。按照2010年制定的新扶贫标准,2010年农村贫困人口为16567万人,2012年为9899万人,不足全部人口的10%,平均每年脱贫3334万人。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2.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6.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1平方米,增加29.0平方米。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彩电、电冰箱、空调、电话等耐用消费品逐步普及,汽车、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2012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移动电话、计算机和家用汽车拥有量分别为212.6 部、87.0 台和21.5 辆,分别比 2000 年末增加193.1 部、77.3 台和 21.0 辆。[7]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理论的发展,可以说,一切皆源自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理论的渊源方面,也可以说主要源于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把“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的理论结晶,是把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出的这一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持续付诸实践的结果,是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是持续的理论创新的结果。总之,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搭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厚根基。

[1]中宣部理论局.理论热点18题[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

[2]陈云.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N].人民日报,1977-09-28.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铸辉煌 经济发展谱新篇——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N].人民日报,2013-11-06.

猜你喜欢
邓小平理论理论体系实事求是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试验鉴定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实事求是”定乾坤
邓小平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述略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