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景领导的成功实践——以“我们的新加坡对话”为例

2015-01-30 02:27王瑞杰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新加坡人新加坡课题

愿景领导的成功实践
——以“我们的新加坡对话”为例

□王瑞杰

在世界任何国家,“全民共识,万众一心”对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密切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共识”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政治课题,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绝非易事,要跨越各种挑战和障碍才有可能达成。

“我们的新加坡对话”(Our Singapore Conversation)——这项国民参与的民意汇集活动是由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先生在 2012年发起的,在此,我们将分享这项活动的点点滴滴。

一、开展 “我们的新加坡对话”的意义

首先,对话强调这是“我们的新加坡”,主题非常明确,这是为了加强新加坡人对国家的归属感并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开宗明义地阐明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这对于一个像新加坡这样多元种族、文化和宗教的社会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这个活动也强调这是“我们的对话”。这意味着,这次对话不是单向的,不仅仅是政府向人民单向传达信息,也不只是人民向政府提出看法,而是政府与人民之间、还有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多向沟通。

第三,强调“对话”,表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交流平台,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要营造大家能够去表达自己内心真正想法的氛围,能进行有意义的交流本身就是一种成就。

事后,我们做了一份总结报告。报告内容总结了新加坡人的12个观点和5大愿景。我们没有把报告命名为 “我们的新加坡对话委员会总结报告”,而是以《反思》为题,这样的做法,反映了我们对于“我们的新加坡对话”的态度:对话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并且鼓励大家继续讨论,对话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但是,更重要的是把对话取得的一些共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用具体的行动实践“全民共识,万众一心”的政治信念。

二、“我们的新加坡对话”的开展过程

“我们的新加坡对话”共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让小组进行开放式讨论,不预先设置议题,主要听取参与者对新加坡未来的憧憬;到了第二个阶段,我们深入探讨参与者最关心的具体课题,相关的政府部门负责引导民众,进行专题讨论。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跟媒体紧密合作,跟踪报导对话会的讨论内容。“我们的新加坡对话”,是新加坡历来最大型的国民参与讨论活动。新加坡公民一共330万人,参与这项活动的就超过5万人,这项活动的参与率是非常高的。

对于开展如此大规模的对话活动,老实说,我开始时有些不安。我们没有总蓝图,采取的是开放的形式,团队也没有相关的经验,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不断根据情况做出调整。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和体验,然而,我深信新加坡人都希望通过集思广益来共同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因此,无论活动面临多少挑战,最终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这项对话会重新诠释了“全民共识,万众一心”的概念。国民的参与对治理好国家具有重大意义。接下来,我会用“三大原则、两股能量和一个核心”来分享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心得。

(一)重新诠释国民参与的三大原则

所谓的三大原则是指对话有广度,有深度,有长度。

1.广纳民意

第一个原则是广度,也就是广纳民意。

记得有个年轻人问我,是否能把他换到有年轻人的对话小组。我劝他留在原来的小组。对话会结束后,他和我说声谢谢,并且告诉我,他从中认识到了年长者和年轻人所关注的课题不同,也了解到不同的观点,这是参与者通过对话而亲自认识到不同观点的事例。

为了广泛收集各类人员、群体的不同观点,“我们的新加坡对话”从以下几方面广纳民意:

首先,为了主办这项对话,我们借助了不同领域的经验、技术与专长——我是全国对话委员会的主席,26名委员会成员来自不同的背景。除了其中7人是担任政治职务的,大部分委员来自私营企业和民间组织,包括了专业人士、出租车师傅、学生,还有艺术家和电视节目主持人等。负责主持对话会的协调员包括了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志愿者,他们没拿半点酬劳。无论是委员会成员或是志愿者,都是本着公民的责任参与这项活动。参与者可以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轻松地讨论问题。

其次,通过各种平台接触各行各业的新加坡人:除了在新加坡国内,我们也在一些海外城市举办对话会。我们和主流媒体合作,也利用新媒体如面簿、官方网站以及Youtube等。我们展开面对面的调查。对于一些学历不高、不阅报、不上网的民众,我们也特别努力征询他们的意见,所以,我们选择在老百姓常聚集的地点举办对话,例如在熟食中心。我们还以7种语言展开对话,以各大种族的母语和方言进行交流。

我们深信,为民服务,首先得了解他们的期望和所关注的问题,因为民众最能切身感受到政策的影响与不足。通过广泛听取民意,我们的新加坡对话收获丰富。

2.深入民心

第二个原则是深度,指的是深入民心。

政府必须与民众建立互信,深入了解民众最关心的课题,才可以深入民心。有一名年轻女士对我说:她一直以为政府强调宗教与种族和谐不过是一种政治宣传手段,直到参加了全国对话并和马来同胞交流后,才发现自己思考问题不够深入。她了解到原来少数民族对于族群关系的顾虑,是真实存在的。另一名参与住屋问题对话会的女士则告诉我:她一方面希望屋价是儿女负担得起的,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的房子能持续增值,通过对话的深入开展,她也意识到她的想法是自相矛盾的。这些例子说明,国民参与要深入,彼此之间才能建立深层的信任。

“我们的新加坡对话”的深度,从以下几方面来深入民心:

第一,民众只有在了解一个课题的多种观点后,才能明白制定解决方案并不容易。政府必须在各种不同看法中取得平衡。即便彼此之间无法达成一致看法,也要以求同存异的方法来处理分歧,这样才能够最终形成全民一心的政治局面。

第二,全国对话把重点放在民众最关心的民生课题上。我们从第一阶段的开放对话中,整理出一些主要课题,在第二阶段做主题式的深入讨论,其中包括教育、住屋、医疗保健与就业课题,这些也是世界各个国家都非常关注的课题。

第二阶段的对话,我们深入讨论细节。各个政府机构都对这些课题做了详尽的分析,使得对话得以不断深入开展。

对话之所以有深度,是因为我们选择的课题是民众最关心的。对话的方式也能够让民众更深入地了解相关问题。这有助于建立人民之间以及政府与人民之间更深层的互信,从而达到“全民共识,万众一心”的政治局面。

3.长谋远略

第三个原则是长度。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促进国民参与是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看得长远,能够长谋远略。“我们的新加坡对话”,从以下几方面做到放眼未来,长谋远略:

首先,对话会不仅探讨了眼前的民生问题,也激发了新加坡人对于未来的思考。我们通过对话会,总结了新加坡人的5大愿景。他们希望未来的生活:充满机会,充满意义,有所保障,互相扶持,以及互信互重。这些愿景为新加坡的长远政策思路指引了方向。

其次,各政府机构把对话会上所学到的各种筹划与应变能力制度化。这有助于提升长远发展所需的能力。对此,我举三个例子说明:

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为公务员提供了相关课程,教导他们如何与公众和网民有效沟通和建立联系,并进行相关的研究和人员培训。教育部成立了协调员网络,培训一批对话协调员,还编写了手册,教导他们如何引导参与者。教育部的组织结构也做了改变。我们成立了一个通讯与参与组织司,统筹协调教育部对内和对外的沟通。

(二)我们的新加坡对话:两股能量,刚柔并济

刚才,我介绍了三大原则。现在,让我谈一谈两股能量,刚柔并济。

1.刚性的能量

第一股能量指的是刚性的行动力。有了好的点子后,必须积极实践,这是建立信任的基础。有了行动才会有成果,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检讨政策,也是这场对话的重要部分。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有所保障,李显龙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上谈到如何让人民负担得起医疗保健和公共住房的开销。在这一两年,我们推出了新的措施:

首先,终身健保计划。这是现有的政府基本医疗保险计划的“升级版”。这项计划让全民享有终身医疗保险,帮助人民应付高额的医疗费,为新加坡人提供更好的保障。

其次,建国一代配套政策,向那些为国家建设艰苦奋斗的长辈致敬。因为我们从对话中发现,孝道是国人非常重视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配套将能帮助我们的建国一代应付终身的医疗保健开销。

为了让社会充满机会,我们推出了未来技能培训补助计划。政府平均每年投入10亿新元(相等于45亿人民币),提供各种津贴和奖金。新加坡人无论处于哪个人生阶段、哪个起点,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提升技能,学以致用,终身学习,终身受用。

政府将建立一个结合教育、培训和事业发展的制度,这将帮助新加坡人有效适应就业市场的转变。

2.柔性的能量

除了积极的行动力外,还得要有柔性的能量。这里指的是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同理心,以及如何扩大共同利益和缩小分歧。

我们还在继续与人民对话。例如,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在2014年举办论坛,探讨了新加坡社会过去的分歧如何继续影响现在,而我们又该如何克服新的分歧。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件事情都有相同看法。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各退一步有时反而能找到前进的道路。即使我们有时理念不一,国人还是相信我们会为他们作出正确的决定。

政府与人民建立密切的关系,将有利于双方共同承担责任,携手制定治国方案和对策。如今面对的许多新挑战,已不能单靠专家或政府来应对。一名参与对话的公众向我反映他如何克服质疑的心态并学习共同承担责任。他说:“如果你不满于现状,就应该尝试去改变它。我们应该承担起责任,而不是置身度外,只顾埋怨。”

刚性和柔性的能量同时发挥,才能做到“全民共识,万众一心”。

(三)一个核心

最后,我希望以一个“核心”作为总结,那就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公民的基本价值观,就是愿意为共同利益付出、为共同命运而奋斗。我们的学校在这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教师必须启发学生从小关心国家社会,放下自我,怀抱远大的志向。

一个领导人的根本价值观是以德服人,要以诚信为民服务,建立廉洁的政府。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是这种精神的最佳表率。我曾担任李先生的首席私人秘书。我在追悼文章《李先生的红盒子》里强调李先生对新加坡坚定不移的奉献精神。李先生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了人民对他的高度信任与爱戴。新加坡人在他逝世后所表达的悲伤和感激,是对他的高度肯定,排队等候向李先生致以最后敬意的公众,形成了长长的人龙。

三、结语

国民参与,讲求的不是某种技巧,而是一种达到深层目标的过程,也是一种领导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接触民众。然而,无论是用何种方式,都必须秉持诚信和一颗为民服务的心,这方面的政治人物典范就是李光耀先生。李光耀先生所展现的这种献身精神,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一个核心价值观,配合刚柔并济的两股能量,再通过广纳民意、深入民心和长谋远略这三大原则,为我们达到“全民共识,万众一心”的目标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作者为新加坡教育部长,本文为作者在第五届“中新领导力论坛”上的演讲稿,发表时略有修改)

(责任编辑:胡硕兵)

猜你喜欢
新加坡人新加坡课题
新加坡人不爱做饭
“重新探索新加坡”消费券期限延长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