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沿淮农场农业涝灾成因和减灾措施思考

2015-01-30 05:23
中国水利 2015年21期
关键词:成灾农场作物

吴 姓

(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农水科技部,230016,合肥)

一、背景分析

2015年6月下旬,安徽省沿淮地区遭受持续强降雨,地处淮河流域低洼圩区的十几个国有农场由于降雨集中、降水量大,造成大面积农田积水,虽全力开机外排,但农田积水时间为2~5天,在地农作物受涝成灾。本文选择不同区域相对独立的7个圩区农场进行涝灾情况统计分析和调研。在地农作物面积合计15.15万亩(1亩=1/15 hm2,下同),其中受淹面积 12.51万亩,占在地作物面积的82.5%,成灾需重新种植的面积8.21万亩,占在地作物面积的54.2%,占受淹作物面积的65.6%,主要受淹农作物有大豆、玉米和水稻。分析数据见表1和表2。

表1 不同农作物受淹情况统计表

表2 不同降雨重现期农场受灾情况统计表

二、涝灾成因分析

1.降雨集中,降水量大

6月23-30日期间,最大12小时降 雨 80~182 mm,24 小 时 降 雨108.8~189 mm,连续3日降雨183.4~240 mm,连续 5日降雨 238.7~290.4 mm,其中24小时降雨量6个农场达到5年一遇,1个农场达到10年一遇;3日降雨量3个农场达到5年一遇,4个农场达到10年一遇。6月18日前后同一地区普降暴雨,降雨量75.6~106.4mm,致使土壤饱和,地下水水位上升,因而6月下旬降水过程产生径流相对较大,加重涝灾程度。

2.农田排涝标准不高,能力不强

沿淮7个农场农田均处于圩区低洼部位,受到外河外湖水位顶托,强降雨形成的内涝自排概率很低,加上圩区高地客水汇入,农田外排压力很大,很容易形成严重内涝。

(1)现状排涝标准不高

虽然经过多年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排涝工程体系,但是农场排涝能力现状仍然是低于5年一遇标准,从统计数据表2看出,5年一遇降雨就已经造成很大损失,受淹面积超过农作物面积80%,成灾面积超过农作物面积50%以上。遇到10年一遇强降水,灾害进一步加重,可见排涝标准不高是形成灾害主要内在原因之一。

(2)现状排涝标准与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不吻合

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农业排水标准为,旱作区一般可采用1~3天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3天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稻区一般可采用1~3天暴雨3~5天排至耐淹水深。农场圩区设计抽排排涝模数计算,原则上按照3天暴雨3天内排至耐淹水深,规范中这一标准考虑大豆生长时期为开花期,耐淹水深70~100mm,耐淹历时2~3天。根据多年农业生产情况,一般大豆生长期遇到第一次强降雨,很大概率发生在大豆幼苗期到分枝期,耐淹水深不能超过30~50mm,耐淹历时不能超过1~2天,相比规范的规定小很多。此次降水受涝,大豆基本都还在幼苗期,耐淹水深不能超过30 mm,耐淹历时不能超过1天,可见规范设计排涝标准和农业生产实际排涝要求有一定的差别。

(3)现有排涝设备老化严重,排涝能力下降

排涝泵站建设年代不同、建设标准不一,投入运用后受到维护经费短缺制约,不能及时对设备维护保养,到期设备也不能及时更新改造,设备带病运行、超龄服役,机电设备老化率逐年提高,设备效率逐年下降,外排能力逐年减弱。

3.排涝沟淤积,水塘面积减少,滞蓄功能减弱

涝灾情况调查中发现,为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种植规模和效益,方便集中种植和大型农业机械作业,大面积实施小田变大田工程,农沟和毛沟很多被填平,数量也减少很多。同时,排涝干沟支沟的沟埂被大面积耕种,沟内淤积严重、杂草丛生,实际过水断面明显缩小,排水不畅。这些问题必然造成排涝过程中排涝沟渠排涝流量减少,直接影响泵站不能满负荷开机排涝。

不仅如此,为增加建设用地指标,近年来通过将本来具有调蓄功能的鱼塘、水面等进行复垦,以增加耕地面积换取建设用地指标的情况时有发生,目前农场沟塘率从规划建设时的6.5%左右,下降到不足4%,水塘面积减少、滞蓄容积下降、滞涝能力减弱、涝灾程度加重、沟塘面积减少的情况必须重视并加以控制。

3.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

从表1可以看出,水稻和旱作物受淹面积基本相同(80%左右),但是水稻成灾面积只有7%,而旱作物高达60%以上。通过分析农场内部水稻、旱作物种植面积与成灾面积(见表3)也能发现,种植结构和涝灾具有相关性联系。

从几个农场种植结构看,水稻种植面积比例高、成灾比例低;旱作物种植面积比例高、成灾比例高;大豆、玉米抗淹能力差,耐淹历时短,要求排涝速度快,现有农业排涝能力不能满足要求,相反水稻耐淹能力明显强于大豆等旱作物。分析数据充分说明,在圩区低洼地区,单一种植或主要种植不耐淹的旱作物,具有很大风险。

三、减灾措施思考

安徽沿淮地区是主要粮食产区,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增强,已经具备提高农业抗灾水平的经济能力,应当引起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投入,提升抗灾能力。

1.提高排涝标准,增强排涝能力

切实提高农业排涝标准和能力是减少涝灾的基础,农场要重新编制排涝规划。在“十三五”期间,排涝标准提高的重点是两方面:一是提高设计暴雨重现期标准,将现在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二是缩短排涝抽排时间,提高设计排涝模数,由于3日暴雨主要降水集中在24小时内,规划设计应按照24小时暴雨,36小时排除至田面不积水来计算排涝模数。规划要一次编制到位,分年实施完成。

排涝工程工期长、投入大,各级部门应加大对排涝工程项目投入。在项目投入上,国家要建立稳定排涝工程建设专项投资渠道,同时农场也要将排涝规划建设任务落实到农场基本建设预算内,通过国家和农场共同努力,确保完成排涝规划建设任务,增强排涝能力。

2.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护

农场圩区内的水利工程涵盖防洪堤坝、排灌站、排涝沟、灌溉渠、各类控制闸、蓄水塘坝等。要制定水利工程管护办法,依规进行管护,防止人为破坏、损坏水利工程,防止人为筑坝拦水,防止人为填埋排灌沟渠、水塘;要严格控制圩区内水塘面积,复垦水塘、沟渠要经过水利部门论证,确保圩区内有一定滞涝面积,增加调蓄能力,减轻外排强度;要有稳定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保证水利工程管护经费,使得泵站维修、设备更新、沟渠清淤疏浚常态化。

表3 水稻面积与成灾面积分析表

3.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抗淹品种种植

此次涝灾说明,在同样暴雨和基本同样的排涝能力情况下,水田面积比例大,则成灾程度明显减轻,水田面积比例增加一倍,受灾面积减少接近一半,而单一旱作物和以旱作物为主的圩区受灾最为严重,这也说明旱作物面积比例过大也是成灾的一个原因。

圩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十分必要,一定要科学谋划,结合圩区水利条件、农业种植新技术和新措施,科学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布局。圩区水利规划也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水源条件具备的低洼易涝区域,应大面积推广种植水稻,种植水稻效益比大豆也有很大提高。推广种植水稻,要积极推广发展大棚育秧、提早秧龄、提早插秧和壮苗栽插等技术,增加秧苗抗淹性。同时在低洼地适当保留坑塘水面,既可以蓄水滞涝,还可以作为抗旱时的水源,也能从事养鱼、养藕等水产生产,可谓一举多得,具有经济、生态、排涝和抗旱等多重作用。

4.建立旱涝综合预警信息系统

随着物联网技术日新月异,要开展建立农垦农业旱涝综合预警信息系统,包括气象、水利、农业等基本情况,信息系统可以和省、市有关气象水文信息联网,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及时了解雨情、水情、工情、农作物种植结构布局、农作物生长情况等,准确

掌握排灌站内外水位,排涝沟渠水位,排灌站装机、开机情况,控制闸开启等水利工程信息。通过系统可以对当前各种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形势后可以提前预警,调度部分机组提前开机排水,提前降低沟渠水位,提前腾空容积,增加调蓄容积。降雨排涝期间,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及时掌握不同区域受淹情况,并通过系统科学调度,调整排涝沟渠上控制闸闸门开闭高度,控制下泄流量,协调各排涝片排涝,最大限度减少受淹时间和受淹面积,必要时可以牺牲局部,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目的。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S].

猜你喜欢
成灾农场作物
农场假期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指标分析与建议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农场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一号农场
丰收的农场
借我抄抄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