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灵+闵培列
近期,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旭在广播电台就司法改革问题,接受了公众的提问,并就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做了解答。
陈旭: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但话说回来,比如民事案件总有败诉一方,那么从处理结果来说,要让每个人达到自己预想的结果,这比较难。我理解总书记说的是整个诉讼的过程要体现公平公正,要保护当事人申诉、辩护等的合法权利,整个司法过程要做到公开、做到程序合法,司法人员要不偏不倚、理性平和、依法办案。那么这个尺度如何拿捏?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检察官的培养。如果判决过程依法、合理,办理、审理过程中没偏向,那就对了。
陈旭:法律虽然是刚性的,但是却是保护老百姓的,有亲和力的。检察机关推行司法改革,对老百姓来说是有很大好处的。我们这次的改革,包括五个方面,主要是针对司法实践中长期想解决却没有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分类管理,原来所有人员没有分类,招来的学生都是学法律的,到了检察机关也没分类。每个新进人员进来的要求和培养的方向都是一样的,检察官、检察官辅助人员不分;司法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不分,待遇、要求都一样。这不利于我们检察官专业队伍的培养。
第二是完善司法责任制,就是谁审案谁决定,然后把责任落到你身上。那么这么搞,是不是一个检察官就能决定这个案件了,会不会更有可能腐败了呢?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司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法律性和程序性,法律已经制定了较严格的程序,比如不批捕、不起诉,如果刑事案件被害人有不同意见了,可以提请复议;法院案件判轻了,检察院可以提起抗诉。如果被告人认为判重了,还可以上诉。
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原来一个检察官、一个法官判的案子,后面又有高一级的检察官来断这个案子,那么就职责不清了。现在把责任落到直接办案的人员身上,权力清楚了,责任也就清楚了,检察官势必就要落笔千斤重。
另外,责任重了,就逼着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而且,这案子你判的,在业界,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职业形象,要认真研究。
当然,我们要制定一套有效的监管制约制度,还将组建检察官惩戒办公室,对出现检察官不公正的情况,大家可以对其投诉,这就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决问题了。这个责任制度健全了,对保障执法人员的公正,能起到一定的监督和保障作用。
第三个内容是健全检察人员的职业保障制度,待遇提高是一个方面,正常的职级晋升也是一个方面,还有,作为一名司法人员只要依法办事依法行使职权,法律上就要免责等,这些我觉得都是保障方面的重要制度。
此外,人财物统一管理,就是避免宪法规定的依法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受到各种干扰。
陈旭:我们要十分重视律师的作用,律师在保护当事人的权利,维护司法公正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市检察机关都设有一个律师接待阅卷的专门场所。这几年,检察机关推广办案区建设,就是检察机关执法活动必须在专门的办案场所,依法规范进行,并规定了对于检察机关的案件以及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要在当事人及律师到场下公开听证。
司法的一条重要规则,就是公开才能公正,公正要以看得见的方法让老百姓感受到。检察院的公开是全方位、系列性的公开,不仅是结果,还包括程序性的事项,是对律师工作的支持。
律师对法律保护和当事人的权利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律师和公诉人好似在法庭上唱对台戏,我们现在重视保障律师的权益,就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公民的权益。前一段时间我们出台的保护律师的十项权利,包括了公民的阅卷权、探视权、辩护权等。我们作为司法人员,要站在国家法制机关的高度,而不是站在律师的对立面,去设置障碍,仅仅为了在法庭上占上风。这种变化,实际上是公开司法理念的一个重大进步。
陈旭:公开是司法公正重要准则;公正要以看得见方式让人民群众感觉到。比如不仅要做到结果公开还需要做到过程公开,就是有关各方当事人都参与。现在法院把办案重点放在法庭上,你双方有什么要说的,就在法庭上说,老百姓目睹了整个过程,那么他们就很放心,就对你的结果产生信任感。
检察院的工作和法院工作有区别,许多是过程中的裁决不是最后的裁决。但对于一些重大的案件,我们也要双方到场听一听各自的意见。我们检察院还在着手建立统一查询和法律咨询服务系统,比如当事人能够通过网络来查询整个案件的进程。今后检察机关终结的案件的文书等都要做到公开。
培根说,不公正的审判不仅毁坏了法律,而且还污染了水源。这个很重要,不公正对整个社会危害太大了。这不是个案的问题,司法的权威、公信力都会受到损害。公正司法,是司法职业者最起码的职业操守和底线。程序、结果、形象都要公正,才是秉公司法,法律也就有了温度。
陈旭:这几年,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比如检察工作公开,重视发挥律师的作用等。应该说我们检察机关还是尝到甜头的。
一个是使我们检察官法治理念、程序意识、保障公民权利的意识有了一系列的提高,这对培养一支有现代理念、秉公执法的队伍非常有效。另外,我觉得对于我们办案方式的改变,从传统到符合现代司法公开、公正理念上的转变,也是非常有促动的。社会各界对检察机关工作的了解、认同度也在不断提升。
这次四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如何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独立履行检察权,要公正,要独立。面对一个人情社会,检察机关要如何做到秉公执法,依法行使,排除干扰,很大程度上是对检察机关执法人员本身的考验。
此外,要建立一套确保检察权履行的公正运行机制:包括内部监督、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和社会监督,这都是保证公正执法的重要机制。
陈旭:要建立一支有良好职业技能、操守、经验的检察队伍,检察机关还面临一次大的调整。原先,我们检察机关人员来自各条战线,非科班出身的不少,现在新生代的检察人员已经成为检察机关的主力。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缺少的就是经验,但我们要防止从理论到理论,防止就案办案和机械执法,不仅要从法律上解决问题还要从人民群众是否能够接受的角度去办这个案子,这就是他们需要学习的地方。通过时间的磨砺,将来他们就是检察机关的主力军。
此外,将来我们还将从专家、学者、优秀律师中遴选检察官,社会上优秀人士也可以到我们队伍中来。我们向社会遴选的就是检察官,甚至是高级检察官,我们要引进一些高素质的人才和特殊需要的人才。扩大检察官的来源是世界各国非常好的通用经验,这一点我们可以吸收。
陈旭:这次改革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解决了成为检察官门槛比较低的问题。原来考进检察院的大学毕业生,进来一年多就能成为助理检察官,就能判案了。才25岁左右,社会经验不足,就会引起群众的担心和疑虑。现在大学毕业生进来先当五年助理,等到当上检察官就近30岁左右了,这个进门台阶提高了,也解决了原来检察官数量太多的问题。改革会涉及一些利益,但这次改革更多是给大家一个发展的空间,要成为一名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检察官势必具备更大的热情和恒心。
我们原来没有员额限制,整个检察系统4000多人,检察官、检察官助理2800人左右,数量占所有人员的70%,而现在要降到33%。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只有检察官精英化、专业化、职业化,他们才有职业荣誉感。而之前有的检察官不一定在办案岗位上,比如在行政岗位上的,这些情况都要调整。我们要将上海市检察官人数从2800人减少到1800人,那就是很大的变化,那样检察官的素质就会有很大提高。根据测算,未来我们上海检察机关退休人数大约达到500多。要将一些优秀的年轻检察员、律师遴选进来,这样测算下来每年大约有100多名检察员可以遴选进来,与以往每年遴选检察官的人数和一名大学生成为一名检察官的时间差不多,因此不会引起检察系统大的动荡和恐慌。
目前我们一线检察官收入不高,社会热切呼吁提高其薪酬。中央和市里都有一个要求,就是提高一线办案检察官的薪酬,但不是普涨工资。我们希望办案检察官收入有比较大的提高,当然也存在和其他部门的相对比例考量,而且也要有一个过程。应该说,检察官即便提高待遇,比如相对于一些高级律师的话,可能还不及他原来的水平,但是检察官社会地位很高,其他国家地区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比较好的待遇保障和社会荣誉感,能留住人才。此外,我们还希望建立起检察官人才培养的好的制度,能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