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公安精神文化的青州实践

2015-01-29 23:50王树国
中国法治文化 2015年9期
关键词:公安民警红色

文/王树国

创新公安精神文化的青州实践

文/王树国

公安文化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警察文化结构中的核心层次,包括价值观、精神、道德、形象等深层次文化因子。“精神为主人,形骸为屋舍;主人渐贫穷,屋舍亦颓谢。”(清·袁牧)精神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着巨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凸显出聚魂、导向、激励的重要效能,深度塑造着民警的精神、人格和信仰,是凝聚警心的纽带,催生战斗力的源泉,深深熔铸公安机关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因此,公安精神文化是生产力,坚持以文化警、以文建警,培育公安精神,教化民警队伍,凝聚团队力量,是推动公安队伍科学发展的必然和需要。

一、创新公安精神文化理论体系的现实性和迫切性

多年来,各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用公安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对队伍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培育和塑造。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对队伍主体多维社会角色分析不全面、定位不准确、层次不清晰,公安精神文化包容性、逻辑性、实效性欠缺,实现阵地不科学,实现机制不长效等。具体表现在:

“魂”的内涵不够丰富。在精神文化层面,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就是精神文化的“魂”。综合分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社会角色,首先是浸润五千年传统文化的自然人,而后是红色文化孕育的共产党员、警察文化磨砺的人民警察和区域文化特质默化的团队。多数公安机关在文化内涵的取舍上,倾向于红色文化和警察文化,着力塑造“高、大、全”和“忠诚、奉献、牺牲”的队伍精神和形象,而忽视了最基本的历史传统,屏蔽了最鲜明的区域特质,没有从灵魂最深处挖掘和总结优质因子,造成了以偏概全、粗放笼统、脱离生活的“远、大、空”。“魂”的内涵综合性、辩证性、逻辑性不足,引领和教育作用不强。

“器”的运用不够科学。“器”是培育和弘扬精神文化的平台和载体。许多公安机关没有构筑坚实的文化阵地,仅仅利用传统的文体活动和单纯的灌输式教育,随意性较强,方式过于简单。文化建设尚停留在“文化娱人”阶段,无法保证精神文化教育的常态长效。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思想的冲击,有的文化阵地只是简单地陈述历史,削弱了作为文化的凝聚、引导、教育、激励功能。要触及民警灵魂,实现“求真育人”的新跨越,迫切需要各级公安机关创新长效实践载体来支撑和推动公安精神文化建设实践。

总之,公安精神文化主体社会角色的多维性,决定了要从更宽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把握公安主体精神文化的本质特征,进一步创新“魂”的理论体系和“器”的实践载体。

二、公安精神文化四层理论体系的内涵和意义

公安队伍主体作为“自然人”、“共产党员”、“人民警察”、“团队”的复合体,决定了实施多层次、立体化、广角度、递进式精神文化培育模式的必要性。近年来,青州市公安局创新实施了公安精神文化四层理论体系,有效地发挥了文化的诸多功能,凝聚了警魂和力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创新建立公安精神文化四层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是:基于传统文化的浸润,塑造道德自觉和品格高尚的自然人;基于红色文化的培育,塑造信念坚定和科学实践的共产党员;基于警察文化的磨砺,塑造职业规范和忠诚为民的人民警察;基于区域文化的滋养,塑造团结向上和勇于胜利的团队精神,努力实现“好人、好党员、好警察、好团队”的“四好”文化塑造。

(一)以传统文化的道德自觉,培育自然人的品格和修养

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帮助个体蓄养浩然之气,培树高尚人格,强化道德自觉,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促使“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

一是传统文化延续着不能割裂的遗传基因。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延绵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具有深厚的思想、哲学底蕴,是能够揭示人性本源,超越阶级、超越社会、超越时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观、人生观,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渗透到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的历史继承性赋予作为自然人的人民警察与生俱来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浸润,内化为心理和性格,不能抛弃,也无法割裂。

二是传统文化承载着不可放弃的道德高地。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使社会结构走向多元化,产生利益主体和价值取向多样化。许多诸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诚信缺失等不良的社会心理趋向,对新时期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传统文化的道德观、价值观、幸福观能够在人性的张力结构中注入高尚的道德营养,教化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伦理观念,抑制现代化的负面效应,有效地引领个体占领道德高地,平衡心理心态,充实精神生活,促进培养健康的品格和良好的心态,推动以正确的方式做人做事。

三是传统文化蕴含着不容忽视的哲学思辨。传统文化是促进自然与社会的人文之“化”,塑造了中华民族淳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准则,决定和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对生命的存在、意义、价值和归宿以及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有深入的阐述。同时,强调经世致用的学风,提倡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价值,能够帮助增强思辨能力,助推个体融入现实世界,帮助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乐与精神享受等重要范畴的关系,有益于塑造稳定的心理、情感、信仰,促进人类组织体系的稳定和谐。

(二)以红色文化的先进理论,坚定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力量

信仰是人类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追求,是超越现实的人生最高导向,是能够激发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红色文化是共产党员信仰的理论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是红色文化的先进性。红色文化坚持从客观事实和规律出发,吸纳人类先进文化成果,站在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制高点,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具有鲜明的政党属性,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实践证明,红色文化不断创新,科学设定共产党员的理想目标,从思想深处凝聚、引导、教育党员群众,高度序化党员群众的行为和社会运行机制,凝聚智慧和力量,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必须吸纳消化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是红色文化的政治性。红色文化是当今社会主导文化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促进政治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具有强烈的政治效应。红色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构建思想上层建筑,教育引导党员、群众自觉融入红色政治体系,教育、激励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献身精神,规范统一政治行为,凝聚政治力量,努力推进社会发展进步和人民富裕幸福。

三是红色文化的实践性。红色文化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形成了以批判和改造旧世界为己任的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红色文化来源于实践,指导着实践,坚守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为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因此,加强红色文化学习,吃透红色文化精髓,汲取思想养分,能够帮助广大民警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做到理论在联系实际问题中深化、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对于增强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有效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意义尤为重大。

(三)以警察文化的职业内涵,规范人民警察的养成和行为

警察文化是指公安机关在管理队伍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职业特点的行业文化,包含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管理方法等非物质因素,主要体现在对民警价值、行为取向的导向力、约束力和推动力,核心是警察职业精神。

一是警察文化的职业导向功能。警察文化蕴含着人民警察的职业信念和追求,体现着警察职业独特的精神气质,形成全体民警共同的使命感和行为准则,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有着无形的亲和力和指引力。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在潜移默化中教育民警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境界。

二是警察文化的职业养成功能。职业养成是职业行为的前提和保障,体现着素质和形象。警察文化的语言规范、行为规范、制度规范、素质规范渗透到民警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保证公安机关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形象,推进公安工作的落实。“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是警察文化职业养成的缩影,覆盖了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的主要方面,是公安机关行为文化和管理文化的重要体现。

三是警察文化的职业支撑功能。警察文化是警务变革的内在驱动力,警务工作理念的创建、警务机制的革新都离不开警察文化的支撑。包容开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警察文化激发队伍的生机和活力,鼓励民警勇于探索和实践,深层次地推动和决定着警务理念和警务模式的再造。

(四)以区域文化的原型特质,凝聚公安团队的共识和认同

区域文化是由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的不同,形成的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带有原型性的文化特征,是人文历史境遇的反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心理的生成和发展。

一是区域文化的原型特质。美国学者波特说:“一个地方最大的资源是文化,一个地方最能打动人的是文化,一个地方与外地人交流最好的资本是文化。”区域文化是一个地方传统固有的根本,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是最悠久、最本真的原型文化。原型文化对区域个体的精神命脉和文化特质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必须在继承中有效引导和发展创新,用区域原型引导区域个体,用区域文化激励区域个体。

二是区域文化的性格特质。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自然因素、历史沿革、经济社会发展决定文化模式,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文化。一个地方的区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当地具有较大同一性的区域性格。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定区域的人有着一定特色的性格趋同,区域性格作为区域文化的一种外在体现,是外化了的文化因子。在文化建设中,辩证地集聚区域文化的优质因子,以优秀的区域文化促进优秀的性格发育,对个体人格和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是区域文化的凝聚特质。区域文化是天然凝合剂。个体因为对生活区域熟稔、信赖,经受长期同一性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形成共同的观点和无条件的遵从,表现出集体潜意识和内部凝聚力积淀在整体文化和该区域文化当中。区域文化通过节庆、习俗、活动推动个体互动交流,加速认知认同,激活集体意识,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充分发挥区域文化的凝聚功能,挖掘积极正面的集体潜意识,酝酿升华为集体意识,总结提炼科学同一的价值观和集体认同,以迸发团队精神,熔铸团队警魂。

三、公安精神文化四层理论体系的青州实践

近年来,青州市公安局科学提炼了公安精神文化四层理论体系的内涵,辩证分析逻辑关系,理顺组织架构,吸纳文化精髓。同时,着力在平台和载体上下功夫,改变照本宣科、空讲道理的灌输式教育,搭建教育平台,有效地沟通民警的思想和情感,激发民警的热情和事业心,熔铸优秀的团队精神,倡导敢于担当、勇于胜利的精神,追求激情工作、完美工作的状态和效果。

(一)萃取理论精髓

四层文化体系内涵丰富,关系复杂,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考查四层文化体系,充分肯定四个文化对塑造自然人、共产党员、警察、团队的巨大作用。同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现象、寻找规律,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吸纳闪光点,形成科学的教育培养公安队伍的理论体系。根据公安队伍主体的特色,对于传统文化,要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着重采取扬弃的方式汲取儒家文化精髓;对于红色文化,要着重提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民警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次理论飞跃,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对于警察文化,要着重归纳总结警察职业精神和警务发展理念,加强公安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纪律作风建设;对于区域文化,要着力提取引以为自豪的东夷文化、陆路“丝绸之路”源头文明和崇文尚武、忠诚英勇的人文精神,提升自豪感和凝聚力。

(二)辩证组织体系

四层文化体系功能呈现“金字塔”四重架构:传统文化夯实精神根基,红色文化树立人生信仰,警察文化保障职业素养,区域文化凝聚团队精神。四重结构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和谐共生的活力结构。通过文化调控和有机互动,在教化民警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践中,努力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在培养道德高尚的自然人基础上,强化民警的党性素养、理论素养和职业素养,培育优秀的共产党员、忠诚的人民警察,形成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团队精神,推进队伍科学发展。

(三)优化实践载体

实践载体是文化体系实现的舞台和保障。青州市公安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建设警察文化中心。依托平安大厦,建设面积1284平方米的青州警察文化中心,主体为文化展场形式,突出教育功能,按照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警察文化、区域文化的结构,精选内容、精心布局,辅之报告厅、阅览室、心理疏导室、民警作品长廊等,构建文化育警平台。

二是编写系列丛书。作为展厅的补充和细化,结合四个文化层次,编写文化育警丛书四套。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传统美德成分,精选“仁、义、礼、智、信、忠、孝、廉、勇、和”,以民警喜闻乐见的形式,编写《中华十德》丛书;从红色文化中,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题,编写《伟大历程》丛书;从警察文化中选取警察发展史和警察素质必备的“忠诚可靠、秉公执法、英勇善战、纪律严明、无私奉献”五个方面的内容编写《警察素质养成》丛书;从区域文化中选取东夷文化、齐文化、青州儒释道文化、孝文化等内容编写《魅力青州》丛书。

三是开展文化活动。研究谋划公安文化发展的长远规划,借助教育平台,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主要采取建设青州公安大讲堂,聘请专家教授讲学,举办民警读书会、系列文体活动,组织民警论坛、报告会等各种形式,用3至5年的时间,彻底完成对民警文化和品质的塑造,打造一支文化品位高、素质涵养深、工作能力强的知识型公安队伍。

(本文作者系山东省青州市公安局局长)

猜你喜欢
公安民警红色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红色是什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红色在哪里?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追忆红色浪漫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