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屈一平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经说:在21 世纪初期,影响世界的最大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新技术革命和城市化发展相结合,智慧城市的时代来临。
文字发明之始,人类社会经历了五千年的农业文明时代。彼时,城市以农业化为主,从40万人口的雅典古城到100 万人口的罗马古城、100 万人口的西安古城和70 万人口的北京元明都等,都是农业文明时代代表性城市。
1820 年之前的农业文明时代依靠自然资源,技术水平低下,世界人均GDP 缓慢增长,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与推动,贸易与经济流动使具备集聚效应的城市更加集中化发展,最早的唐代长安,宋代幽州,意大利的威尼斯等古代商业交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典型城市。
回顾三百年的工业文明时代,城市成为工业生产中心,城市化进程加快。18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从蒸汽机到电动机到电子计算机,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洛杉矶、大阪、香港等商业高度繁荣的城市这时期脱颖而出。
然而,在工业文明时代,传统工业化发展造成人类居住环境恶化,带来深刻的环境危机。尽管中国用三十多年时间走完了欧美150 年的历程,然而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建设没有跟上步伐,产生了许多问题,如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缺水、电荒等,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病”。
美国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指出,城市的诞生,演变和消亡的历史循环反映了人类文明演进过程的定律。
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理念——生态文明,无疑是适应信息化时代城市演进的新定律1984年,前苏联生态学家O.YANITSY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居民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
2008 年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IBM “智慧地球”战略发布,2009 年“感知中国”提出之后,中国迅速掀起了一股持续至今的智慧城市热潮。众多城市决策者纷纷将智慧城市作为“十二五”期间政府工作重点。2013 年8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我国无论在部委层面还是各地方都在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截止今年9 月,中国总计311 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
然而,智慧城市的概念诞生不久,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尚未形成权威定义和统一的标准,相关的体系更没有一个全面的框架。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层面而不是全部,智慧城市更多侧重义信息技术带动城市智能化,推动城市发展。而不适起初千篇一律大规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大规模的智慧应用,盲目建设讲造成很多诸如面子工程的重复浪费。
智慧城市的实现更需要执政者的“大智慧”,依靠政府行政和服务模式的优化和转变,解决城市亟待解决的与工业时代不相适应的城市发展问题,更多时候,这是一种利益的放弃和理念智慧升华的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