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媒体时代新闻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2015-01-29 01:01:28谢玉洁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475000
大众文艺 2015年20期
关键词:主播主持人

谢玉洁 (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 475000)

由于网络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经过整合产生出了多元的新型媒体,如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车载电视、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等等,这个时代的媒介生态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新媒体大多把音视频、文字与图片等糅合到一起,有很强的可听可视性,也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广泛参与新闻信息传受、舆论表达和舆论引导的空间,逐渐形成以个人为传播主体的传媒时代。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意味着最终借助新媒体平台所传播的内容将以无线的、交互的、海量的方式传播。因而作为与有声语言传播工作息息相关的新闻播音与主持从业人员,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就很值得我们去探究了。

一、坚定的政治素质

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呈现出了很多新的特点:公众在舆论形成、传播以及引导中的地位与作用日显重要,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主体。普通民众信息传播碎片化趋势越发明显,众声喧哗成为社会舆论的常见景观。在多元复杂的社会舆论下,新闻媒体人坚定的政治信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政治素质,是从事新闻传播行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媒体任何时候都是党的喉舌,没有什么体制内和体制外之分。在中国特色的大环境下,具备崇高的政治素养就是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一部分。你是否有准确坚定的政治立场,能不能准确的传递和把握我国的政策方针和政治内涵都是你政治素质的体现。新闻播音与主持行业的从业者,在大环境下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最核心的问题:你是谁,以及你传播的内容又是为了谁。只有摆脱带着镣铐舞蹈的偏激思维,时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传播环境中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社会传递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二、过硬的专业素质

目前全国电视台新闻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播音专业院校毕业的。他们的优势非常明显——基本功扎实。停连重音、标准的普通话、气息,在镜头前庄严而得体,这种表现力和感染力都很强。以罗京为例,他的口碑和影响力最显著的特点是代表了国家形象、庄重而权威、普通话发音标准。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的日新月异,新闻节目在传播形式及传播语态、传播副语言等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只做到播读稿件字正腔圆显然已经远远不够了。

在我国,新闻主持人的专业化更多的被界定在主持人的新闻播报专业水平上,而在西方,新闻主持人的专业化更多的是指其新闻职业道德。一位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在专业素质上的体现是多方面的:新闻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场面驾驭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等等。因此就新闻播音员或主持人来讲,扎实的新闻播报基本功加合格的新闻素养,才能够让其走得更远。国外的新闻播音员大多具有主编或制片人的地位,这种让主播参与到新闻内容的采编过程的形式我国也在不断的学习和改进。如今我国许多电视台不乏记者型的主持人,白岩松、张泉灵、柴静等作为新闻人,能够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核心新闻价值,并能准确地找到新闻事件的切入点深入剖析。具备这种能力的媒体人不论供职哪种传播平台,电视媒体或自媒体,都会有很强的传播效力。

从2008年开始,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开始尝试播与说结合了,甚至新闻可以有故事化和人性化的表达。因此当今新闻媒体对于新闻语态的处理不再是强调“播报”,而是“报道”。这就更强调了主播的实时播报,实时解说采访、即兴串联及实时评论能力。例如央视主播康辉曾经在新闻中做过这样一个串联:播完了最美消防员,新闻画面切回主播台,他说:“这位消防员曾经说过,人不应该在虚度光阴之中浪费自己的生命。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今天你虚度光阴了吗?”紧接着报道了一条公务员玩电脑游戏的消息。就是简短的一两句话,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让观众在听觉上感觉亲切自然。

因此,未来新媒体平台承载下的新闻内容的传播,受众会越来越注重主持人的新闻素养,在众说纷纭的互联网时代,回归到“人”本身,对新闻事件有着人文关怀、深入解读和独到见解的新闻主播更具魅力。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整个新闻节目的呈现过程中,对播音员与主持人来说最难的工作莫过于做直播。心理素质不稳的人很难应付复杂状况。2014年10月28日,中央电视台主播李修平在《新闻联播》直播的16分钟超长口播稿,在业界引起热烈反响,一时间被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疯狂转发,大家都被李修平稳定的专业能力所折服。央视主播欧阳夏丹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曾提到此事:

后来,我问她:“这有什么诀窍呢?”李修平说:“我当时就一直告诉自己,气息要沉、气息要沉。”我说:“你为什么把这个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呢?”李修平说:“如果我开头的第一句话就到了这儿,我很难延续十几分钟。”这真的是大实话,气息沉下来以后,你整个人就会觉得稳定和平静。再这样的状态下,你就会慢慢地好了。因为在十几分钟之内你会经历心情的变化和起伏,会有一种看不到尽头的感觉。她就说在那之间有段时间她的眼睛是有点花的。因为那种政策性的文字是比较相似的。你要是稍微看得不那么仔细的话就会有闪失。所以一定要告诉自己气息要沉要稳,所以完成了。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心理素质、一个很强大的内心,很难去做一个新闻直播这样的岗位。

这是一个在良好心理素质控制下专业素质完美展现的稿件播读直播案例。其实在新闻直播连线过程中,对主持人的语言组织及采访能力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这个时候除了对自身有积极良好的心理暗示,更要根据受访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提问及表达方式。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是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8.1级强烈地震的时候,中央电视台主播文静在做直播报道,临场反应相当快。当时让她临时直播连线采访尼泊尔当地的一个安全逃生的华人,至少5分钟。文静心理素质过硬,反应敏捷。她把每一个问题切的很碎,选择很小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每个问题切的很细很细。这样一来即给自己留下了足够思考的时间,又让对方感觉没有那么紧张。

四、必备的网络素质

人民大学的于国明教授曾指出:我们对互联网的理解、认识和把握,我们的这个思维经历了一个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转变。我们的传播格局和传播思路都发生了变化,有什么样的传播形态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一个人在互联网上通过自媒体发表了一个观点,只要他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他就可以通过层层的转发形成一个N倍大的影响力,像火箭一样传播开来。所以,传播已经下沉到个人这样一个基本的社会单位了。社会最小因子的激活,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改变和挑战。

对于新闻播音主持从业人员来说,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就是每天要上网、要通过各种渠道去看去听来自世界不同的声音。对一个事件的不同方面的报道与解读,都要去看去听。利用微博微信这些客户端积极搭建平台,让主播和其受众之间有一个很好的互动,甚至可以形成一个团队,开辟和扩大你作为新闻主播的价值。最高级的做法可能就是为网络定制新闻产品。例如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主播林泉开设的个人新闻公众号泉心泉议,定期选取一些新闻事件发布一些新闻评论,有严肃有娱乐,起到了很好地互动传播效果。由此而言,互联网思维绝对不是一句新闻联播加关注客户端的结束语就形成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怎么融合,未来的移动互联是什么样子,怎样让彼此生存和发展、整个世界都在探索。

在未来,兼具政治性、新闻性、业务性与新媒体特色的新闻产业需要兼具综合职业素质的媒体人去完成。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挑战其实也是一个机遇。希望我们的新闻播音与主持从业者,能在不断加强我国传播软实力和发展新媒体传播平台方面做出更多扎实有效的工作,在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国际较量中,实现更多新的突破。

[1]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球传媒评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祁芃.播音主持心理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3]刘想如.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应对与思考[J].电影评介,2010(12).

[4]新媒体时代舆论表达和舆论引导新格局[J].新闻爱好者,2014(07).

猜你喜欢
主播主持人
主持人语
小小主持人
『人气』主播
幽默大师(2020年10期)2020-11-10 09:07:08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第一次做小主播
中国蓝主播
我是小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