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季芳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510900)
《夜·店》作为一部纯粹的喜剧电影,低成本制作,高度集中的时间与空间,却以表演性与结构性相结合的喜剧特点、灵活而丰富的表现手法,展示其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夜·店》于2009年上映后,带着其自身的特色及创意驰骋着,占据了中国大部分的影片市场,其导演杨庆的编剧风格和独特的拍摄也名噪一时。
作为一部喜剧电影,使观众笑起来是让电影赢得好票房的最重要途径。“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人在笑的时候同某种情绪的释放有关,同遗传有关,同人类作为群体发展的历史和文化有关。”而《夜·店》在整部影片里面贯穿着这样的一种文化,一种生活化的本土特色文化,一种具有时间和空间性的文化,用生活中琐碎的细节激发观众自身共鸣,这样的安排创造了《夜·店》别具一格的编剧特点。
“表演性喜剧”,“其特点主要是以演员夸张的表演来产生喜剧效果”。《夜·店》里面朱辽、高警官等人夸张的表演,包括形体上、表情上和语言上的夸张表演,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演员在自身表演上的要求而言,夸张化的演示并不鲜见,这种肢体等各个方面的夸张演绎不仅使人发笑,同时也给人美感。能让幽默中带有美感,笑声中带有美化的效果,是“表演性喜剧”真正的生命力所在。
《夜·店》不仅仅是一部“表演性喜剧”,还是一部“结构性喜剧”,它同时具有“表演性”跟“结构性”的双重化喜剧化效果。
而“‘结构性喜剧’是通过故事,通过剧情的结构来完成的,这往往需要一个极其夸张的故事结构来完成其喜剧的过程”。与“表演性喜剧”相区别,“结构性喜剧”更尊重自然的发展,遵从作品本身,也更贴近自然,更贴近《夜·店》的本性。导演以三个匪徒为主要结构线索,慢慢导入影片后续的发展,用故事情节牵动观众,牵动走向:一开始是为拍戏来超市练习打劫的“北漂”(朱辽),随即是为了讨债而来打劫的彩迷(何三水),最终,真正劫匪前来寻找钻石……这一系列的发展都离奇得有些意外,却又是情理之中。这边是“结构性喜剧”所传达的魅力了。
影片两种喜剧的效果合在一起,使《夜·店》在表演上和故事结构上都有出色的表现,可以说是一部纯粹的喜剧电影,也可以说是一部纯粹得并不“安分”的喜剧电影。
导演在《夜·店》里,用其独特地表现手法,娓娓讲述了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所发生的点滴小事,用镜头语言、画面、剪辑和音乐等特点,汇聚成了《夜·店》含蓄内敛地幽默感。
由于影片《夜·店》拍摄场地(超市)的局限性,导致摄影机器的可用空间很有限,若要使影片的内容丰富,必须在形式上体现多样,而此时镜头的运用则显得至关重要了。影片的镜头运用丰富多变,用了许多颇有创意的镜头,使得即使只有超市这个小小的场景,也不觉乏味。影片镜头的灵活运用体现在许多地方:
例如,在何三水逼轮胎摘掉黑头套那一场,镜头的运用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气氛。何三水要轮胎摘掉头上的黑套,轮胎不理会,还惦记着看美女杂志,何三水把杂志拿过来卷成一卷,摄影机开始往后拉(摇滚的背景音乐响起),随着人物往左移,机器也往左移动,移到另一条货架走廊,机器向前推,一边推一边左右有意的晃动,以此表现何三水用书打轮胎的气愤情绪,伴随着激动摇滚的背景音乐,摄影机器再拉再移再推。灵活的镜头语言,使这一场的表达尽显活力。
又如,影片在许多地方还特意用到广角镜头近距离拍人的近景,特意让人脸变形,增加幽默风趣的电影风格。例如影片中拍要吸管喝豆浆的顾客的镜头,还有拍李俊伟同学买东西没给钱的镜头,以及拍来要热水的的哥等镜头,都故意使用了变形的广角镜头,使影片《夜·店》显得极富戏剧色彩。
影片《夜·店》中镜头运用的灵活与丰富让影片在艺术的整体效果表达上有很好的体现。
特别的画面表达也是影片的一大卖点。影片的人物出场后,由李俊伟视角来作旁白介绍。在说旁白的过程中,画面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一张张迅速划过屏幕,仿照钱过验钞机哗啦啦由上往下滚动的画面,画面四周有一些暗角样的黑边。这种像验钞机风格的滚动方式同样也经过深思熟虑诞生,此风格与影片的主题有密切关系,环环扣紧超市的主题,为影片增加了不少喜剧色彩。
此外,影片的整体色调设计为绿色,用绿色的超市店面,绿色的超市营业员服装,同时也将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提升到充满喜剧健康气息的绿色层面上,透露着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
提到后期剪辑,不得不赞叹影片讲究的后期剪辑,其精彩之处可谓处处可见,为影片画下锦上添花的一笔。
从朱辽出场的那场戏看剪接便可见一斑了:丰富的快慢变化,有节奏的停顿剪接,色彩风格的处理,都颇有风趣,加上风趣而又有节奏感的背景音乐衬托,使这一场戏的最终效果达到极致。
而另一场有意思的剪辑便是很多出租车司机买东西那场,如何体现超市人多,除了摄影前期的高质量工作之外,后期剪辑的处理也是非常关键的,镜头快慢节奏的掌握,镜头的快切,相似镜头的重复堆积,便使客多店旺的感觉慢慢显露出来了。
音乐是一部电影的灵魂。而《夜·店》中选用的音乐也极具自身特色。例如朱辽出场时的音乐、何三水入场要账抢手机时、轮胎撞门而入时、朱辽冲进店打劫时以及何三水打轮胎要其脱掉头上的黑套的时那一段音乐等等。影片里面每一处音乐的运用都特别地有意思,它们分别代替着特定情境下的主要情绪,整体又能融合在这部电影的喜剧性主题里,因而使音乐的整体给人以风趣、幽默、轻快、的感觉,整部电影的音乐选用恰到好处地与电影主题相交融,取得浑然一体的效果。
在当今社会经济及科技如此发达的现状下,电影事业如日中天,而电影本身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类似于《夜·店》这样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的影视剧,正以其小成本及编剧、镜头语言、剪辑、音乐等特点迅速拓展,这类电影所讲述的喜剧幽默,虽轻如细雨,却能点点滴滴漫进观众的心,《夜·店》以小小的超市为空间蓝本,为观众展开一副并不“憋屈”的画卷,给电影界的人士带来了一种新的创作思路和思维方式。介于本人有限的知识与阅历,某些方面尚有论述不周或者论述不准,有待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聂欣如.《类型电影》.中国高等院校《艺术素养》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