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都市新淮剧”题材与剧目的艺术创新

2015-01-29 01:01袁雅丽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1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20期
关键词:蜉蝣淮剧剧目

袁雅丽 (南京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210000)

浅析“都市新淮剧”题材与剧目的艺术创新

袁雅丽 (南京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210000)

都市新淮剧是兼有古典神韵与现代精神、兼有地域风情与都市品性的新型戏剧。历史寓言剧《金龙与蜉蝣》掀开了“都市新淮剧”的帷幕,淮剧的题材也逐渐丰富起来,角色的分配从单一转为多重性,大幅度增加了人物的心理活动。笔者希望通过对都市新淮剧在剧目与题材等多方面的创新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都市新淮剧在重拾传统淮剧的古典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与创新及其意义。

都市新淮剧;创新;题材;剧目

淮剧是中国戏剧长河极具地方特色和历史传奇的剧种之一。它起源于苏北淮安、盐城、阜宁一带,以盐阜地区地方小戏“香火戏”为发端,因此是具有盐淮、盐阜地区地域特色的地方剧种。后与“老徽班”融合 ,后又汲取了“梆子戏”“江淮戏”等盐阜地方戏的精华,进而发展成为今日享誉全国的“淮剧”。

都市新淮剧是建立在传统淮剧的基础上,加以升华发展起来的。上世纪90年代初,苏北由于干旱等天灾原因,许多百姓迁至上海,淮剧也因此被带到了上海。当时的淮剧与其他同在上海的剧种相比土俗、落伍甚至面临裁汰,十分不看好。都市新淮剧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首作《金龙与蜉蝣》一反过去淮剧繁冗、单一的形式,以新奇的面貌出现在戏迷面前,获得了一致好评,之后又相继创作了《西楚霸王》和《板桥应试》等作品,都非常成功。

早期的淮剧题材以表现日常生活和讲述历史故事为主,解放战争后,农村题材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创作热点,表达对自由与和平的渴望。还有反映工人生活、工作题材的剧目等,如《海港的早晨》。这部淮剧于1964年在中国大戏院首演,剧情取材于1963年支援“亚非拉”事件,主要讲述了码头挖煤女工金树英(筱文艳饰)在发现码头工人余昌宝造成的出国小麦散包事件后集结众人,力挽狂澜追回散包的事件。这部作品以培育革命接班人为主题,首次展现了产业工人的形象,将工人阶级正式搬上淮剧舞台。这种生活类的剧目获得了广大人民的共鸣,使上海淮剧正式在众多剧种中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

20世纪后期,通过借鉴京剧、昆曲、越剧、沪剧和话剧、西洋歌剧等众多剧种,淮剧题材得到了大量扩充,包括民间传说、世俗生活、宫廷政治斗争、历史征战事件和人物传记等。其中以中国古典传奇故事或历史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作品大概可分为两类,一类继续沿用传统剧目,加入新的观点进行整理和修改,如《秦香莲》《白蛇传》《牙痕记》等。另一类是在传统故事的基础上用现代元素进行包装,如《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以及《马陵道》等。1993年,历史寓言剧《金龙与蜉蝣》在上海上演,在中国戏剧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部作品是在原有的历史题材上进行创新,发掘现代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是淮剧史上的一次创新先锋之作,被誉为“都市新淮剧”的开篇之作。这种创造满足了都市知识型观众的欣赏品味和现代需求,获得了众多观众的肯定,也验证了淮剧发展的道路。1999年上海淮剧团又创造了《西楚霸王》,这是继《金龙与蜉蝣》之后的另一部新淮剧的代表作品,进一步巩固了“都市新淮剧”的地位,再加上2000年上演的《千古韩非》,构成了当时的“都市新淮剧”三部曲。

同时,农村题材重新搬上历史舞台。与传统淮剧不同的是,人们在传统题材上加以创新,通过描绘乡土生活,展现人民的生活情趣。如《家有长子》,该剧改编自话剧《黄土瑶》,讲述了村里的老支书带领乡亲们办彩砖厂不幸倒闭,弥留之际希望三个儿子能够帮忙还清欠百姓的债务,三子为此争执不下,最终传承了共产党信仰的老大承诺,他愿以一人之力承担所有债务,老支书含笑而去。这部戏主要展现了父债子偿、知恩图报的传统道德观念。

还有一类新兴话题的剧作,如《爱情的审判》等,这种题材接地气,描写当下青年人不同的恋爱观,批判当时男婚女嫁中重物质轻情感的错误恋爱观。

戏曲艺术是我国艺术界的一大特色,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有义务维护、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并继续发扬、传承下去。保护这一瑰宝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都市新淮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1]陈忠国.都市新淮剧的探索与实践[J].上海艺术家,1999(6).

[2]张铨.论淮剧[淮调]的发展嬗变[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8).

[3]杨晓峰.浅谈淮剧乐队的组成及伴奏[J].艺术百家,2004(4).

[4]马彦凤.大提琴与淮剧音乐伴奏[J].音乐时空,2010(02).

[5]永华.淮剧,在求新中发展,在求新中冀展—访上海作协党组书记徐俊西[J].上海戏剧,2000(7).

[6]陈洁,秦晓.传统淮剧服饰的程式性装扮与创新设计研究[J].山东织坊经济,2013(8).

[7]周金刚.淮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2013(09).

[8]罗怀臻.重建中的中国戏剧——“传统戏剧现代化”与“地方戏剧都市化”[J].中国戏剧,2004(03).

[9]陈忠国.淮剧[M].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

[10]上海人民淮剧团.海港:移植革命现代京剧:淮剧:主要唱段选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11]上海人民出版社.淮剧小戏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12]上海市人民淮剧团.一副保险带:淮剧[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13]管燕草.淮剧小戏考[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14]姜邦彦.打碗记:淮剧[M].乐民著宝文堂书店,1980.

[15]薄森海.淮剧音乐及其唱腔流派[M].上海音乐出版社,1987.

[16]胡晓军.淮梦绕梁:梁伟平淮剧表演艺术文集[M].中西书局,2011.

[17]何小山.戏与梦[M].上海三联书店,2011.

[18]戴平.聆听戏剧行进的足音[M].上海远东出版社,2013.

袁雅丽(1992-)女江苏盐城人,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硕士一年级;研究方向:都市新淮剧的艺术创新。

猜你喜欢
蜉蝣淮剧剧目
舞台剧目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江苏淮剧博物馆漫谈
优秀剧目进校园
黄昏的蜉蝣
话说蜉蝣
关于淮剧进校园工作的几点做法和设想
倪家凤淮剧演唱会在宝应举办
小淮剧《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