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智媛+刘明英
摘要:玉米“二比空”通透密植栽培技术,就是两垄空一垄种植模式,其核心是适当加大玉米的种植密度,充分利用边际优势,增大田间通风透光能力,通过增加群体规模,达到提高玉米产量、提高质量的目的。该技术在汤原县永发乡的前进、永发、朝阳进行示范推广3万亩,占全县玉米总面积的3.7%。平均亩产达850公斤,平均亩产增产105公斤,总增产3150吨,增收472.5万元。
关键词:玉米二比空通透密植栽培;管理;收获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1.012
1选地、选茬
水浇地玉米应选择地势平坦、结构良好、透气性好、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覆膜玉米可选择肥力中等以上的旱平地、山根地、水平梯田、二阴地、轻度盐碱下湿地、高寒漫甸、一水地,切忌选择陡坡地、涝洼地、重盐碱地、犯风地;忌讳上茬使用长效除草剂的土地。
2整地
时间。以当地土壤10~15厘米解冻时顶浆打垄。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施行三三轮作制,即三年深松一次,一年深翻,深度20~23厘米;翻后耙耢。按种植要求的垄距及时起垄或夹肥起垄镇压。一年旋耕后起垄、一年原垄种。起垄规格,一般为65厘米或70厘米。
3品种选择
汤原县的主栽品种为鑫鑫1号、绿单2号。
4播种
选种。精选种子,对种子做芽势测试,经过筛选、晒种、种子包衣,确保用种符合播种密度要求;播种时间。一般情况下,在第二积温带最适播期为4月25日~5月1日,第三积温带最适播期为5月5~10日;播种方法。在打茬后,立即在原垄播种,用精量点播机播种,株距12~17厘米,种两垄空一垄。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镇压后覆土深度3~4厘米;公顷保苗株数。公顷保苗在6~9万株,株型收敛性好、土壤肥力好、栽培水平高、施肥水平高宜密,反之宜稀;播种量。按种子发芽率、种植密度要求等确定播种量;种子包衣。根据田间病虫害常年发生情况,明确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包衣剂,并可拌微肥。
公顷播量 = 公顷保苗×百粒重(克)/净度(%)×发芽率(%)×105×[1+田间损失率(%)],田间损失率按10%计算。
5田间管理
5.1施种肥
有机肥。每公顷施用含有机质8%以上的农家肥30~40吨,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夹肥;种肥。每公顷用二铵150公斤,氯化钾100公斤,尿素(缓控尿素)100公斤,普通尿素50公斤,硫酸锌15公斤,以上共计415公斤,另加菌肥100公斤。种肥与种子间隔8厘米。
5.2除草
实行药剂灭草免中耕可减少投资,降低劳动强度。具体做法是:采用阿特拉150津克加乙草胺200克,再加水50公斤,在出苗前,选土壤情好、无风天用机械喷药。
5.3出苗后管理
查田补种或移栽;铲前深松,及时铲趟。玉米出苗后2~3叶时,要进行铲前深松,深松深度以12~17厘米为宜,或者铲前趟一犁。没有使用化学除草药剂的,头遍铲趟后,每隔10~12天铲趟一次,做到三铲三趟;使用除草剂的趟二遍。
5.4防虫
灰飞虱。玉米出苗后3~5叶时,喷一次叶面肥,同时加入高氯氰菊酯。既消灭灰飞虱传播病毒,防止发生玉米粗缩病,二可消灭春蟓,防止啃食幼叶;黏虫。6月中下旬防治,可用菊酯类农药防治,用量300~450 毫升/公顷,对水300~450公斤;玉米螟。玉米螟成虫羽化初始可用高压汞灯防治成虫。每日21时到次日4时开灯。小雨仍可开灯,中雨以上应关灯。
5.5防病
玉米大、小斑病。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农抗120水剂200倍液,隔10天喷洒一次,连续2~3次;顶腐病。及时铲趟,初发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壮汉液肥500倍液均匀喷雾。
5.6施肥
喷叶面肥。3~5叶期,喷一次叶面肥。5~6叶期,再喷一次叶面肥,视粘虫情况可加入毒死蜱或高氯氰菊酯防治。9~12叶期再喷一次磷酸二氢钾,与化控剂同时施用;追肥。玉米6~8叶期,追肥一次。要结合中耕进行,每公顷用尿素200公斤+华锦尿素50公斤+50公斤钾肥+100公斤菌肥,深播施入垄沟,并对空垄破茬,把土覆在两侧的垄上;喷施化控剂。玉米9~12叶时,喷施化控剂,以玉黄金、日本三灵、乙烯利为主。
6适时收获
当籽粒基部出现黑层时,标志籽粒已达到生理成熟,为了提高玉米质量,减少水分,要做到适时晚收。
作者简介:柴智媛,本科学历,汤原县胜利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