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09)
衔接在视译中的应用
李竹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09)
视译(视阅口译)是口译的重要训练环节'也是提高流畅表达的常用手段。但英汉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又给译员带来了不少挑战。为了达到连贯通顺的效果'译员必须学会断句'同时要善用各种手段以衔接各断句单位。本文从视译实例出发'探讨如何运用衔接促进视译的流畅表达。
视译口译衔接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加深和翻译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家越来越重视翻译人才的培养。大部分外语专业都会在高年级开设一系列口译课程,包括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教育部在2006年也开始批准国内部分院校试办翻译本科专业。这一切都显示出大学口译课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但“视译”却很少被人特别注意。
本文主要探讨视阅口译,是指以阅读的方式获取源语信息,边看边译。作为同声传译前的初级练习,视译训练旨在使学员学会断句并迅速反应,提高口头表达能力。(Agrifoglio,2004:43)视译练习应该注重快速理解、正确断句、流畅表达。要边读边译,需要把一个句子切分成小单位,先阅读的部分立即翻译,同时迅速转向下一个视幅(eye span)所及的部分,同时要关注译语的连贯性和可接受性。(万宏瑜,2007)
口译教师在进行视译教学时,常发现学生又要看,又要理解,又要翻译,手忙脚乱,翻译出来的译语生硬,而且不连贯,只是在简单地做字句的翻译,而不是完成口译最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传达交际意图。
韩礼德和哈桑将衔接大致划分为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前者主要包括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后者主要包括重复、同义词、搭配等。本文从衔接理论出发,结合英汉语言对比,探讨如何运用衔接更好地实现译语的通顺流畅。
作为同声传译前的初级练习,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学生以近同传的方式完成视译,也就是通常说的顺句驱动(尽量按照原语的顺序翻译)的原则。因为英汉两种语言本身存在巨大差异,这当中就涉及许多灵活转换。
(一)照应
在语篇中,如果对于一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词语本身获得,而必须从该词语所指的对象中寻求答案,这就产生了照应关系。(韩礼德,哈桑,1976:31)
从衔接手段在语篇中出现的频率来看,英语使用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的频率明显高于汉语,汉语通过名词的重复使用来表达照应的现象明显高于英语。(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2001)因为英语重形合,由于语法规则的严密要求必须把指代关系说清楚,而汉语重意合,能不用具体说明的地方就不用。因此在英译汉时,如果纠缠于具体字句的一一对应,硬要把英语中的指示词对应翻译成汉语,出来的译文可能就不地道。反之,在汉译英过程中,如果不考虑还原到英语固有的照应表达中,就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比如指示照应this/that与这/那,根据《英国和美国英语词汇使用频率》的调查,英语中that的使用频率高于this,但在汉语中“这”的使用频率要高于“那”。因此在做翻译时,要考虑语言的习惯。
(二)省略
省略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符合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因为实时沟通是有语境的,所以适当的省略完全不会影响沟通的顺利展开。相反,有时硬要追求字句的对等,出来的译文反而多余且不地道。
比如英文讲者讲话结束以后喜欢说:“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listening!”
译文A:“谢谢你们的注意/倾听!”
译文B:“谢谢大家!”
译文A做到了忠实内容,但并不符合汉语的使用规范;译文B虽然简单,却达到了沟通的目的。
再如句子:“They said they would help us solve our problems.”
译文A:“他们说他们会帮助我们解决我们的问题。”
译文B:“他们说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译文B更为简洁,并且符合汉语的一般用法。
(三)连接
在所有衔接手段中,连接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差异最大的。英语中的连接大多是显性的,而汉语中大多是隐性的。这是出现频率的差异。(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2001)
体现在实践中,尤其是在汉译英练习时,显化,即把隐含的意思明确化就尤为重要。口译过程中显化现象被视为克服语言和社会文化差异的应对策略(pochhacker,2004:135),也就是适当增加字词以促进相互理解。
例:我们提出今年经济增长8%。
We have set the target of a growth rate of 8%.
“提出”一词出现,其实就隐含后面应该有一个名词单位。在转换到英文时,就要考虑到惯用的搭配。
视译作为口译训练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改进表达的重要一环。学生在练习时,应该重篇章意义的表达,同时明确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通过多种衔接手段实现译文的流畅通顺,而不是被表面字词所牵绊。
[1]Agrifogio,M.Sight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J].lnterpreting 6(1).John Benjamins,2004:43.
[2]王莹.同声传译中衔接手段对顺译的推动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3]万宏瑜'杨承淑.同声传译中顺译的类型与规律[J].中国翻译'2005(3).
[4]陈香兰.衔接与连贯(英文)[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
[5]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2004(5).
[6]陈雁.衔接理论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J].宜宾学院学报'2008(1).
[7]万宏瑜.视阅口译及其训练方法[J].疯狂英语'2007:76-80.
[8]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张其帆.中英交替传译之显化现象[J].中国翻译'2009(5).
[10]詹成.视译教学的原理、步骤及内容[J].上海翻译'2012(2).
[11]Gile,D.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1995.
[12]Halliday,M.A.K,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1976.
李竹君'浙江人'任职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口译硕士。
(责编张亚欣)
Sight transl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interpreting training to improve interpreting competence.Big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has brought many challenges to interpreters.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cohesion theory can help students achieve smooth delivery.
sight translation;interpreting; cohe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