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2015-01-28 18:00鲁江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毡房圣人夫人

鲁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捧在手里的水,从我们拥有生命那一刻起,我们的十指无论怎样拼命地   ,怎样   ,水还是一点一滴地   ,这是挡不住的丧失。生命是不确定的,我们惟有分分秒秒地把握,把每一个日子都当成一个快乐而充实的节日。

A.聚拢  小心翼翼  流淌

B.靠拢  战战兢兢  流淌

C.靠拢  小心翼翼  渗漏

D.聚拢  战战兢兢  渗漏

2.下列诗句与“鸦带斜阳投古刹”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

A.山深四月始闻莺    B.草将野色入荒城

C.渡头鸣舂村径斜    D.腊尽梅梢尽放红

3.下面是某学生寄给语文报社编辑信件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3分)(  )

(甲)我在一个月前寄给贵报的一篇作品不知是否收到?(乙)该文虽是涂鸦之作,却也是我多日精心构思的结晶,很多同学阅读后,都给予了好评。(丙)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又对文章进行了修改,认为已经能够达到发表的水平,请您认真审阅后酌情选用。(丁)希望我这次询问没有打扰您!

A.甲   B.乙   C.丙   D.丁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走到草原的小山丘上,则可以将宁静致远的那拉提草原美景一览无遗,     ,     ,      ,       。      ,      ,在这幅没有边际的画卷里,眼见之处尽是美不胜收的草原风景。

①各种草原景色都渐渐进入眼帘

②在草原、在林间、在山间渐渐漫溢,美不胜收

③珍珠般的毡房随意撒落在草原之上

④徐徐的炊烟从毡房烟囱里飘出

⑤就连草原南侧的白雪皑皑的终年雪峰也在与碧绿的草原相映成辉

⑥继续望去,近处的牛羊、宽阔的河谷、远处的山峰

A.①⑤②③④⑥  B.③④②⑥①⑤

C.②③④①⑥⑤  D.⑤③②④⑥①

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很少去考虑我们需要的太多,却总是抱怨机遇太少。

B.人们往往不知足,吃着盘里的,还想着碗里的。

C.我们的一生总是充满遗憾地看着一个个机会从眼前溜走。

D.要想取得成功就得眼疾手快,当机会来临时能把它抓住。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王深父墓志铭

王安石

吾友深父,书足以致其言,言足以遂其志。志欲以圣人之道为己任,盖非至于命弗止也。故不为小廉曲谨以投众人耳目,而取舍、进退、去就,必度于仁义。世皆称其学问文章行治,然真知其人者不多,而多见谓迂阔,不足趣时合变。嗟呼!是乃所以为深父也。令深父而有以合乎彼,则必无以同乎此矣。

尝独以谓天之生夫人也,殆将以寿考成其才,使有待而得显,以施泽于天下。或者诱其言以明先王之道,觉后世之民。呜呼!孰以为道不任于天,德不酬于人,而今死矣。圣人君子之难知也!以孟轲之圣,而弟子所愿止于管仲、晏婴,况余人乎!至于扬雄,尤当世之所贱简,其为门人者,一侯芭而已。芭称雄书以为胜《周易》。《易》,不可胜也。芭尚不为知雄者。而人皆曰:古之人生无所遇合,至其没久而后世莫不知。若轲、雄者,其没皆过千岁,读其书,知其意者甚少。则后世所谓知者,未必真也。夫此两人以老而终,幸能著书,书具在,然尚如此。嗟乎深父!其智虽能知轲,然其志未就,其书未具,而既早死,岂特无所遇于今,又将无所传于后!天之生夫人也,而命之如此,盖非余所能知也。

深父讳回,本河南王氏。其后自光州之固始,迁福州之侯官,为侯官人者三世。曾祖讳某,某官。祖讳某,某官。考讳某,尚书兵部员外郎。兵部葬颖州之汝阴,故今为汝阴人。深父尝以进士补亳州真卫县县主簿,岁余自免去。有劝之仕者,辄辞以养母。其卒以治平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年四十三。于是朝廷用荐者以为某军节度推官,知陈州南顿县事,书下而深父死矣。夫人曾氏,先若干日卒。诸弟以某年某月某日,葬深父某县某乡某里,以曾氏祔。

(选自《唐宋八大家合集》,有删改)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令深父而有以合乎彼   合:迎合

B.使有待而得显     显:显达

C.觉后世之民      觉:觉察

D.德不酬于人      酬:惠泽

7.下列“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志欲以圣人之道为己任

B.尝独以谓天之生夫人也

C.古之人生无所遇合

D.兵部葬颖州之汝阴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不为小廉曲谨以投众人耳目,而取舍、进退、去就,必度于仁义。(4分)

猜你喜欢
毡房圣人夫人
那一夜的雨
在额尔古纳草原等你
非暴力
“夫人”与“妻”的区别
毡房傍晚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草原行
B之比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