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静,王萍
1济宁职业技术学院;2威海市环翠区机关幼儿园
绘画—幼儿最忠实的朋友
贾静1,王萍2
1济宁职业技术学院;2威海市环翠区机关幼儿园
绘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艺术潜能,是幼儿一种本能的自我表现。幼儿由于其发育特点,还不能用正确流畅的语言与成人交流,他们试图用绘画的语言符号来记录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理解和感受,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愿望,他们用绘画的语言来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说,绘画是幼儿最忠实的朋友。以绘画为主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具有其他幼儿教育活动不能取代的重要作用。
幼儿;绘画;教育活动
用小手涂涂画画是幼儿的天性,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的自我表现。幼儿绘画不同于成人的专业绘画,不需要具备专业绘画的技能技法,它是孩子们最纯真的表现,是幼儿对周围生活和环境的观察、理解和感受。
幼儿时期【1】的教育活动是人类终生教育活动的奠基阶段,绘画作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美术教育活动形式,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活动都无法替代的。
幼儿之初来到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言语表达能力比较匮乏,他们更喜欢用自己特有的绘画语言符号更自由、更直接的表达思想和认识,这个时候他们便选择了绘画作为自己的“发言官”。
成年人往往看不懂孩子们的画,常会用“像”或者“不像”来评价他们的作品。实际上,幼儿阶段是人类生命历程中最本真的阶段,这时期的绘画活动正巧符合幼儿的天性。幼儿正是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感受,是他们某种情绪情感的表达。
绘画是幼儿心灵最忠实的记录者和聆听者,是幼儿进行表达和沟通的手段,绘画为他们提供了一种非词语的交流形式。处在咿呀学语阶段的幼儿正是在用绘画语言,自由的表露思想和情感,
如何更好的利用绘画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如何更好地将幼儿绘画活动与语言活动相结合并相互促进?教育者【2】在进行绘画教学时,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美术学习功底就开展教学,而应当深入研究幼儿美术教育理念,以及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当尊重幼儿的绘画语言。
幼儿在绘画中无拘无束,有时让成人看起来感觉很荒诞,然而幼儿的绘画并不单纯的只是在画画,他们是在用绘画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作为教育者应当尊重孩子的绘画作品,不应当随意评价,也不应当随便修改,更不应该让幼儿跟着教师一笔一笔的临摹学画。
其次,让绘画成为幼儿语言表达的平台。
绘画是幼儿内心世界外化的一种表现,是他们与人沟通的桥梁。对于幼儿来说,绘画是他们的“发言官”,他们的画面描述的大多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或者是自己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所感所想,亦或者是自己生活中的快乐、烦恼和委屈。如果有孩子跟你讲述他所绘画的作品内容时,作为教师一定要用心聆听,这样很有可能既可以从孩子的讲述中了解他们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和他们的思想,同时还可以藉此与幼儿展开对话,以此来拓展幼儿的词汇空间,教会幼儿讲述故事的方法。
再次,利用好语言启发幼儿的绘画创作。
幼儿虽然还不能用语言自由的、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是对于成人的语言,他们已近乎能够全部听懂。在幼儿绘画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学会用幼儿的视角去欣赏孩子的作品,站在幼儿的立场去理解孩子的心灵,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学会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幼儿,以简单易懂的语言与幼儿交流,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绘画作品。
西班牙的艺术大师说过,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3】幼儿喜欢画画,作为教师应该运用好幼儿绘画这种特殊的语言,针对幼儿绘画进行科学的引导并加以培养,以幼儿为本,更好的激发幼儿的绘画潜能。
首先,幼儿绘画不宜专业化太强。
幼儿由于年龄比较小,理解能力受到限制,他们的绘画不应当受到专业性很强的抽象逻辑的绘画思维和方法的束缚,也不能用专业化的眼光审视幼儿的绘画作品。幼儿的绘画只要是通过自己的观察,经过自己的想象,表现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具有创造性的就都是好的绘画。【4】
幼儿对世界的认识与成人不同,他们所描绘出来的也是富有童真、带着稚趣的画面。教师应当引导鼓励幼儿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社会,学会欣赏美好的东西,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绘画氛围中,能够对绘画保持浓厚的兴趣。
其次,擅于抓住幼儿绘画特点。
幼儿的绘画多是在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世界,技能并不是幼儿绘画学习的主要内容,幼儿的绘画教育活动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健全幼儿的人格,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每一位幼儿的绘画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来了解不同幼儿绘画的特点,充分尊重幼儿的天性,让他们能够自由的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真感情。
再次,提供给幼儿绘画的场所,鼓励幼儿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绘画尝试。
幼儿喜欢画画,喜欢不分时间和场所的涂鸦,因此有时会影响到环境的整洁和美观,此时,教师如果采取批评并限制孩子涂画的行为,久之孩子们就会心生畏惧,画画也会变得不再喜欢了。此时,教师应当为孩子们专设特定的绘画区域,比如提供专门的绘画墙或者提供一些比较大的绘画纸贴在墙上,这样既保持了环境的整洁,又能够满足幼儿绘画的兴趣。在这一点上,家长们更应该注意,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环境整洁美观,而贻误了孩子的发展。
绘画是一项手、眼、脑并用的活动,有很多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喜欢让左右手都参与进来,有时用左手,有时用右手,有时满手抓着笔画,不管幼儿采用哪种方式,只要他们运用自如,绘画动作协调,我们就不应加以干扰,不应企图控制幼儿的绘画行为方式。
绘画,作为幼儿的一种特殊语言,在幼儿成长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可以说,绘画是幼儿时期最好的学前教育活动,让绘画真正成为幼儿最忠实的朋友,让幼儿在画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
[1]施太伦,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将6岁以前定义为幼儿期
[2]包括教师和家长,教育者应当是对幼儿发生教育行为的任何人
[3]戴晓红.儿童绘画语言的特殊表达方式.《文教资料》2006 (24):P175—P176
[4]翟迪.绘画是儿童学习的另一种语言.《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