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倩倩[山西大学,太原030006]
楼昉及其《崇古文诀》研究综述
⊙尉倩倩[山西大学,太原030006]
随着学界对南宋所编古文选本的重视,对楼昉及其《崇古文诀》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文章对楼昉的生平、《崇古文诀》的版本、评点符号、选评特色等研究进行梳理,提出大胆设想,以期方便今后研究。
《崇古文诀》古文选本评点
《崇古文诀》在古文选本中的地位,《四库全书总目·崇古文诀提要》曾有云及:“宋人多讲古文,而当时选本存于今者,不过三四家……。世所传诵,唯吕祖谦《古文关键》,谢枋得《文章轨范》及此书。”④可见此书的价值。然《崇古文诀》的版本众多,要对其进行研究,首先要梳理版本,以便确定研究对象。
据资料载,《崇古文诀》在宋代就有四个版本流行于世,分别是五卷本、十卷本、二十卷本和三十五卷本。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五卷本,后《文献通考》亦同。刘克庄《迂斋标注古文序》:“迂斋标注者一百八十有八篇……既刊标注十首卷。”⑤此外,每个版本所收录的文章篇目从一百六十篇到二百多篇不等。四库馆臣认为:“是集(指《崇古文诀》)乃所选古文凡二百余首……唯《书录解题》作五卷,《文献通考》亦同。篇轶多寡迥异,疑传写者误脱三十二字也。”⑥四库馆臣认为,《崇古文诀》本是三十五卷本,出现五卷本的是因为传抄脱字,针对现实传抄中的各种可能,对出现不同版本的原因进行逆测,但对所收篇目不同并没有做出解释。所以传抄脱字仍是臆断。而且,当时不同书商将同一文本分割成不同卷数,再印刷出版,也是常有之事,因此,四库馆臣脱字之说不可信。
在随后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从修辞学和文学评点的角度对《崇古文诀》进行研究。作为评点本,《崇古文诀》中的“评”固然重要,但是“点”也不容忽视。
《崇古文诀》在南宋评点史上以至于中国评点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孙琴安的《中国评点文学史》指出:“楼评文……用极轻松自然、通俗浅显的文字来表达,在他之前的诗文评点中,尚未见到过,与殷、高仲武、吕祖谦等人的评点文字比较起来,显然有庄严和诙谐之分、雅正与通俗之别。后来,楼的这种评点风格,又为明代人所接过,在小说、戏剧的评点中大加发挥,愈演愈神。实际上,楼的评语,已肇其先,有着开风气的劳绩。”⑨孙先生单从其评点风格说明了《崇古文诀》的转折性地位。实际上,《崇古文诀》在选文、评点符号、评语的精辟和开拓性上,有具有典范意义。
2013年,李建军发表了《宋人古文选评之典范——〈崇古文诀〉选评特色及价值考述》。作者认为《崇古文诀》是南宋时期颇有文学眼光的评点类古文选本,具有典范意义。在文中,首先,肯定了《崇古文诀》选文时注重文法的示范性,注意文本的文学性;其次,总结了《崇古文诀》的文章评点体例及文章评点特色;最后,总结评文中所体现的文学批评因素,得出“《崇古文诀》的评点,很多时候已经越过文章评点的藩篱,跨入文学批评的园囿”⑩的结论。给予《崇古文诀》很高的认可:既写出了《崇古文诀》作为古文选本的特色,又将《崇古文诀》这种古文选本作为文学批评的一部分来研究,对建立我们自己的散文理论体系十分有利。另有邓建《影响的抑制与超越——论宋代选本〈崇古文诀〉的选评特色》,其观点与该文大致相同。
此外对于《崇古文诀》的研究主要是放在南宋古文选本整体中进行的。罗书华《中国散文评点“三宗”论》⑪、张智华《南宋人所编古文选本与古文家的文论》⑫、《南宋人所编诗文选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⑬、孙武军《南宋文章选评思想研究——以五部选评本为例》等。可以从《崇古文诀》与其他选本的横向比较中,了解到此选本的真正意义。童笑笑的《楼研究》中也是采用对比《崇古文诀》与《古文关键》的异同,阐明了《崇古文诀》对《古文关键》的继承和发展,强调了《崇古文诀》在选文及评点上的超越与规范性。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学界对《崇古文诀》的研究已经从版本、圈点、概括地在南宋人所编古文选本的视野下研究,逐渐具体化、细致化。开始对《崇古文诀》本身的思想和价值进行研究。这是一个由粗到精、从形式到内容的不断深入过程。我们可以沿着这样的思路,不断深化对《崇古文诀》及其他南宋古文选本的具体探索。
宁俊红在《20世纪古代散文批评范式的演变与反思》一文中曾说:“文学批评目的是阐释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而从文体研究的角度还应突出其特性。在这个意义上,古代散文的批评大致可以分为审美特征批评和文化批评两个大的范式。”⑭推而演之,我们在研究古代文论的时候也可以分成这样两大类:从审美特征的角度进行研究;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以《崇古文诀》为例,我们除了之前的版本、评点特征、价值等的考述,还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探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点本出现,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审美趣味、学术氛围进行更深层次的索本探源。也可以从文章学的角度入手,总结出《崇古文诀》中的句法、章法、字法,更全面地了解《崇古文诀》的选评及创作思想。笔者受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成书过程的启发,在此作一大胆设想:对南宋各个评点本甚至是对金、元、明、清时期的评点本所提倡的为文之法进行分别探索和总结,或许可以构建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散文创作和鉴赏理论体系。
③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6772,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⑤(宋)刘克庄:《迂斋标注古文序》,《全宋文》卷329,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
⑨孙琴安:《中国评点文学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35页。
⑩李建军:《宋人古文选评之典范——〈崇古文诀〉选评特色及价值考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
⑪罗书华:《中国散文评点“三宗”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⑫张智华:《南宋人所编古文选本与古文家的文论》,《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⑬张智华:《南宋人所编诗文选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⑭宁俊红:《20世纪古代散文批评范式的演变与反思》,《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1卷第6期。
[1]孙琴安.中国评点文学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2]童庆炳主编.文化与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10.
[3]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张智华.南宋人所编古文选本与古文家的文论[J].文学评论,1999(6).
[5]张智华.南宋人所编诗文选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5).
[6]宁俊红.20世纪古代散文批评范式的演变与反思[J].兰州大学学报,2003,11(6).
[7]祝尚书.南宋古文评点缘起发覆——兼论古文评点的文章学意义[J].四川大学学报,2005(4).
[8]宁俊红.中国古代散文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思考[J].文学遗产,2009(3).
[9]王水照,慈波.宋代:中国文章学的成立[J].复旦学报,2009(5).
[10]慈波.文话发展史略[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尉倩倩,山西大学研究生。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