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家贼",该怎么办?

2015-01-28 16:06:30若星
恋爱婚姻家庭 2015年18期
关键词:名下监护人亲情

◎文/若星

出了"家贼",该怎么办?

◎文/若星

都说"日防夜防家贼难防",面对最亲近的"家贼",是否真要报警拘留或闹上法庭?

儿子偷拿钱,被母亲请求拘留

"你们一定要把他关起来,给他一点教训."浙江温州洞头的代女士近日来到警局报案,请警察抓自己的儿子小郭.

20岁的小郭高中毕业后就不再念书,也不去上班,沉溺在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一气之下,代女士断了小郭的零花钱,想逼儿子去上班.但不久前,小郭找到了代女士藏好的部分现金和银行卡,并取走9800元存款离家出走了.

代女士马上报了案,并不止一次提出,要民警对儿子立案调查.民警有些犯难:"儿子偷母亲的钱,我们一般建议和解.并且盗窃超过3000元,就可立为刑事案件,起诉到法院并且判刑.一旦立案,小郭不仅要面对刑期,人生也将永远留下污点."即使民警讲明利害关系,代女士仍坚持立案调查.

最终,民警在杭州找到了小郭,并通知了其家人.小郭告诉民警,自己在杭州帮人打游戏挣装备,能挣钱养活自己,但母亲不愿自己走这条路,他才选择离家出走.小郭的爷爷奶奶希望儿媳妇能松口,代女士也有点动摇,但她还是希望警方能把孩子"关上几天,好好悔改".几天后,代女士觉得孩子已得到惩戒,请求对孩子不予处罚,并交了3000元的担保金.但此时,小郭已背负案底,留下了盗窃的前科.

律师见解:对子女捂紧"钱袋子"

代女士面对骨肉亲情,也能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法治的进步.但是,法律固然能理清纠纷,但有时不能维系亲情.案子判下去,总有一方会拂袖而去,甚至会拍桌子,赢了官司输了亲情的不在少数.很多场合,法官会采用调解这一形式,在法律和亲情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父母在资助儿女时,要让子女出具借条,并保留好各种付款凭据,以便在法律上留有证据.在向子女赠与财产时,父母应该向相关律师咨询,慎重从事.即便自己愿意将存款或房屋赠送给小辈,也应通过遗嘱的方式,在自己百年后再赠予或过户.此外,不要轻易变动自己的房屋产权.父母在对诸如房屋等重要财产进行处置时,即使对方是自己的子女也应做好必要的书面约定,最好请相关专业人士来把关.在签订合同或者书面约定时,一定要看清协议的内容,不要随意按手印或者签名.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存单、身份证交给子女保管.

母亲取走孩子56万红包,被告上法庭

浙江乐清一位母亲紫琴(化名)因取走了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钱,近日被老公和子女告上了法院.

紫琴的3个孩子一直由孩子的爷爷奶奶照料.2012年春节期间,奶奶为了让孙子孙女以后生活有保障,分别给孙女11万多元、两个孙子各22万多元的红包.这笔钱奶奶用定期存款的形式分别存在3个孩子的名下,期限5年,年息5.5%.密码由奶奶设置并保管,存单则放在紫琴那.

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琴与老公的感情出现问题.去年,紫琴向法院提出离婚诉求,但被法院驳回.不久,丈夫发现子女名下的56万余元存款不见了.原来就在提出离婚后的10来天,紫琴去了趟银行,凭户口本和身份证,以监护人的身份要把子女名下的钱取出来.当时银行工作人员曾提醒她,如果提前支取的话,利息只有5000多元,这样将损失几万的利息.但紫琴还是执意取款并存到自己名下.

于是,丈夫以自己和三子女为原告起诉紫琴.法院认为,作为监护人,父母应保护子女的权益.奶奶把钱送给孩子,那么这些钱就是3个孩子的了.父母除非为了子女的利益,否则不得处理子女财产.因此,判处紫琴还钱,并按5.5%的年息赔偿利息损失.

律师见解:子女的压岁钱只能用在子女身上

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的钱就是父母的钱,父母当然可以随意支配使用.

这其实是个认识误区.长辈赠予晚辈的钱,所有权归受赠人所有,父母可以代为保管,但只能有条件地支配使用.条件就是,所有钱必须用在子女身上,比如给孩子买保险、上学、培训等,不能挪作他用.从情理上讲,也许不可能这么死板地去操作.但从法律上讲,如果子女跟你较真对簿公堂,子女完全有权让你公开压岁钱的使用明细,并且把你"私吞"的钱要回来.

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子女银行账户里的钱是归其所有的,父母未经本人同意,无权提取.但本案中,孩子的妈妈在没有取款密码的情况下,不合常理地提前支取巨额定期存款.她仅凭监护人的身份,就把钱取走了.而银行有个约定俗成的惯性思维,认为父母有权支配未成年子女的财产.这种潜规则和法律规定是相抵触的,存在法律隐患.做个假设,如果孩子的妈妈最终将钱挪用,导致资金遭受损失,那么银行将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那么孩子那么小,他自己怎么能保障自己的资金安全呢?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和银行自身的交易安全,银行针对监护人取款应设立一定的前置条件.比如,设立合理取款额度,父母如提取大笔款项,应提供使用在子女身上的证明;10周岁以上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涉及修改密码等重大事项,需孩子本人在场并同意.

案例引自《钱江晚报》、《新闻晨报》

猜你喜欢
名下监护人亲情
永不凋零的亲情
离婚时能否要求分割登记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产
伴侣(2022年12期)2022-04-03 04:06:54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海峡姐妹(2020年6期)2020-11-18 04:03:52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出售继承的房屋,是否须先登记到自己名下
百姓生活(2019年4期)2019-04-17 01:56:30
登记在孩子名下的财产是否还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不能分割则由谁来管理?
分忧(2018年6期)2018-06-08 04:35:24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6:30
清明话亲情
小主人报(2016年11期)2016-02-28 20:50:39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
中国火炬(2010年5期)2010-07-25 07:47:52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