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向萍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30年前,我走出师范学院的校门,登上中学教学的讲台,就给自己的人生坐标定了位——要做一个快乐的有成就感的语文教师。经历了教育教学的许多变革和创新之后,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一个有着自己教学风格的成熟的语文教师。每当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之时,我内心就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语文是门特殊的学科,我带着学生读懂一篇文章心里特别高兴,让学生有了一点提升如同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但语文也是一门众人都能评头论足的学科,人人都可以为它争论不休。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让学生能从语文中学到什么,这一直是我探求的问题。
我觉得一个教师教育教学的过程也是促使自己发展、提升的过程,每个教师都应该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始终把“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体会,教会学生做人”作为自己的教学理念,深入思考语文学科的渗透性,即知识渗透于文章,思想渗透于内容,能力渗透于运用,等等。在我看来,语文学科给学生的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如同水与卵石,坚硬的卵石,在水的冲击下,只能按水的意志,变成一副圆滑的样子。而水流过卵石那圆滑的身子,才觉得舒服顺溜,二者相处才能融洽起来,卵石才能免受冲击的痛苦,而这就是语文的“柔性”。在我看来,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就是要让语文“柔性”的作用最大化,就是能够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接受知识,品味思想,感知人生,从而体验学会做人的真谛。
1.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体会语文的“柔”。
文本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而教材中文章的共同特点就是要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教科书的编写要求,即“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文章作者的生活经历、所处时代等的不同,所以对生活的感悟也就有所不同,因而作品的主题也表现得丰富多彩。我在教学中,坚持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让他们得到不同的收益。
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时,我指导学生将古典诗歌中“秋风秋雨愁煞人”风格的语句列举出来,与作者笔下的秋景进行比较,从那红遍的万山、尽染的层林,那碧透的大江、争流的百舸,那秋色无限的寥廓江天中感受“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秋的气息,进而让学生联系毛泽东的生活经历,体会其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博大胸怀,特别是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所拥有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气概。学生在品析词句的过程中,会联想到人在年轻时的志向与人生成就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在讲授《我与地坛》时,我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如何从一个残疾人独特的视角,抓取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写出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的内心世界,体会母爱的伟大。我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细小的美,提高感受身边人的爱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联系作者史铁生的坎坷经历,从另一个角度指导,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困苦和不幸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关键看自己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选取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在指导学生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让学生初步认识作者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怀为核心的淡泊利禄、超凡脱俗的思想,正确地认识人生的意义。而在《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等文章的讲读中,则教给学生做事要有坚强的毅力,同时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客观地对待事物等等。
当然,学生的思想意识是参差不齐的,读了几篇文章也不可能明显地改变他们原有的认识和生活目标,但在我看来,持之以恒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同时,受到文章思想的感染和作者情感的熏陶,文章中体现出的隐性内涵会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为他们今后做人奠定一定的基础。语文学习如同水的冲击一样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它的教育作用的。
2.让学生在教学设计中感受语文的“柔”。
美国学者塞勒曾经就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作了这样的比喻:如果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大不一样。为什么有的指挥家和乐队特别受人欢迎?除了他们演奏的乐曲比较出色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乐谱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我对此也深有同感,我认为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前言”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课程性质”中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人文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修改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说明,语文学科既担负着知识教学的任务,也兼有提高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的重任。
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个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独特的理解,对给定的内容的意义都有独特的解读。语文学科是一个很特殊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不像数理化那么强,比如一篇《老王》,小学可以学,初中可以教,高中同样可以编入教材;《红楼梦》中,初中可以节选《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高中可以选编《林黛玉进贾府》《诉肺腑》。我以为这恰恰给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空间。作为教师,我将课程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也就是不断地“体验课程”,使课程真正地变成教师与学生能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
以《诉肺腑》一课为例。教学设计时,考虑到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熟悉原著,我没有按照常规的读、悟流程,进入教材阅读前,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读过小说的学生自由评讲《红楼梦》,讲他们认为感受最深的片断。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学生可以背出其中的片断,这极大地引发了未读过《红楼梦》的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班级里掀起一股“读红热”。上课时,我首先用电视剧的主题音乐作为背景,温婉的旋律创设了课堂的教学氛围,凄楚的歌词让学生对宝黛的命运产生了共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点指导学生品味了“混帐话”“你放心”“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我说一句话再走”“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等重点的语言描写,让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反复诵读这几句,特别是“你放心”三个字,引发学生对二人情感变化的思考和研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上课开始时,学生分角色朗读宝黛的对话时情感的表达不够充分,读得很平淡,甚至引发出阵阵笑声,而在品读后再次朗读时,所有学生都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了。选择这些语言作为教学重点,是因为我在读此段情节时,发现这几句话是将宝黛情感联系起来的关键,也是串连情节的线索语。
我摈弃教辅用书对自己思维的限制,注重了对教材的个人体验,在课堂教学中试着把教材中的选文阅读作为培养学生思维的手段,启发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解决发现的问题,使学生尽快地形成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做能将语文学科的“隐性感染力”发挥到极致,使其“柔性”的特点得以体现。
3.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发现语文的“柔”。
美国学者诺尔曼·丹森在《情感论》中指出:“只有在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理解他人体验的基础上,即把另一个人的体验放入自己的体验领域内,按照自己的经验去解释它,人们才能达到充分的情感理解、情感解释和情感互动。”也就是说,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体会到语文的“美”,发现通过文字体现出来的“真”和“善”,就要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去创造,而语文活动恰恰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发现和创造的空间。
我尝试着把高中教材中的小说全部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阅读,对作品先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让他们跨越时间和空间,把这些小说联系起来,重新编写成新的小说或剧本,作品完成后,再用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在阅读和创作过程中,学生看到了阿Q所代表的那个时代中落后农民的无知和愚昧、葛朗台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资本主义萌芽阶段人与人关系的冷漠、祥林嫂身上表现的中国封建妇女的善良等等,而在再创造过程中也能够把自己的感受带入作品中,如学生让老葛朗台与阿Q同台出现,互相揭露对方的短处,使人物既滑稽可笑又让人感到可怜可悲。在表演过程中,他们也体会到了什么是美的东西,什么是丑的东西,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与风俗,享受到了创作的美。
我曾要求学生向全班同学推荐名著或其他资料中的一句有意义的话,范围包括中外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等谈论立志、人生、学习等方面的名言,要讲清话语的含义、适用范围等;要求学生推荐一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现代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故事,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并从中总结出相应的启示。这些活动能够逐步教会学生调动自我学习的意识,学会查找资料,学习运用语言,从而改变现有的语文学习方式。我还在网络上建立班级语文学习QQ群、个人博客或微博,实现远距离沟通,让学生体会、分享成功,让他们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沟通。在课外拓展阅读时,我注重开发资源,让学生组织语文社团,走出校门,了解汉文化发展,观看网络公开课,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确立“大语文”观,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可以体会语文的美,而语文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许多学生离校多年仍然记得当年语文课的情景,许多学生还愿意回到中学重温语文课的场景,甚至有的学生模仿我的教法和表达给在校学生上课。可以说,我所尝试的“柔性语文”一直在影响着我的学生后来的生活。
4.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领悟语文的“柔”。
有人说,“一流教师教人,二流教师教书”。我始终认为,经过一定专业训练的语文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外在世界中的各种审美信息,并以特有的方式加工处理。讲《长江三峡》时,我将自己在游览船上发现的特别的景观,结合课文,用自己特有的语言把景物及自己的感受加以描绘,借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我认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有很强的语言表现力,并有着很强的表现欲,在课堂上会倾其知识和能力之所有,用自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用一种极大的热情启发、引导学生。读课文时,我会让自己首先沉浸在课文之中,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然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情境之中。朗读《我与地坛》,我让学生落泪;朗读毛泽东诗词,我会让学生激情澎湃。我把自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表达出来,让学生受到感染。
我一直认为,语文教师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言行举止以及工作态度与方式,对教学氛围的创造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我有时会像合唱指挥那样,用手势、姿态、表情等来感染和调动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有时会创设环境,以朋友式的、平易近人的态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时用一些看似即兴的讲话,带给学生轻松和快乐。有位演员说,要使观众相信,自己必须先相信;要使观众感动,自己必须先感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演员,不过是把讲台当作舞台,将教材当作脚本,演一场更为自然、更为贴近生活的戏。
其实,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出语文学科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我无意夸大语文学科的教育意义,但不否认语文学科中的点点滴滴会对人的生活、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语文的“柔性”所在,也是我一直坚持着的用语文去塑造学生形象、培养学生思维、教会他们“做人”的教学追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