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蕙旻
摘要:高校在扩大规模和蓬勃发展的进程中,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是必然的选择,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必须转变理财观念,树立风险意识,合理使用资金,优化融资结构,强化监督管理,严格绩效考评,规避化解风险,使融资发挥最大的效益。
关键词:高校;融资;风险;规避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也不断发展壮大。高等教育的扩大发展,迎合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然而,各高校在扩大规模和蓬勃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办学条件不够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各高校普遍采取扩大校园面积、新建校舍、引进人才、购买图书资料、添置仪器设备、完善教学设施等手段,以提高办学条件。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高校必须依赖自身的“经营”能力,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打破资金短缺的瓶颈,同时还要规避化解融资带来的各种风险,从而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是必然的选择
我国《高等教育法》、《教育法》已明确规定,财政拨款是高校资金的主要来源,各级政府要保证国家举办的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同时,也以法律条文方式确认,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等手段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是高校融资渠道多元化的法律依据。高校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既要努力争取政府稳定的、不断增长的财政支持,也要根据自身优势,广开源头,积极主动面向社会拓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融资渠道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拨款。财政拨款是国家各级财政部门拨付给高校的预算资金,是公办高校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长期以来,它承担了高校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科研支出及基本建设支出等。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财政性教育经费已经难以满足高校快速发展的需求,但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仍然是高校办学最稳定、最安全、最主要、最根本的经费来源。因此,高校应当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学校办学的投入,政府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支持高校多元化办学,以使学校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2、学费收入。学费收入是高校资金来源结构中比较稳定的部分,也是教学、科研、资产等支出的重要来源。学费收入的多少,主要依赖学校的办学规模和生均收费标准,而收费标准又与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相联系,国家不允许各高校擅自提高。因此,依靠提高学费标准来增加经费来源的空间受到限制。所以高校可以通过扩大招生规模、调整招生结构等方式来争取尽可能多的学费收入。
3、银行贷款。高校要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解决经费不足的瓶颈。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利用银行贷款有利于缓解教学设备更新、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的不足,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发展。
4、资产置换。高校可以在政策许可范围内通过整合学校自身的资产,将老校区或部分的分散校区转让、出租闲置设备和资产、转让研发技术等手段来缓解资金困难。
5、社会筹资。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持续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投资教育的风险甚小,对社会民间资本有足够的吸引力,国家也充分鼓励社会民间资本对教育的入股投入。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有利契机,吸引部分社会民间资本投资高等教育领域,此外还应加强与政府、企业、地方院校之间的联系合作,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债券和教育彩票等方式筹集基金,以此来解决高校建设发展与资金短缺的矛盾,走出融资困境。
6、社会捐赠。当下社会捐赠在我国高校资金来源中占很少部分。我国高校可借鉴国外的各种相关经验,依托各级政府的制度支持和政策引导,依靠侨胞联谊会、校友会等,利用他们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尽可能多地争取社会公益性捐赠资金,开拓来自爱国华侨、爱乡人士对学校基本建设、教育基金、奖学助学等资金赞助,缓解办学经费的压力。
7、开拓办学领域,创新办学形式,增加学校收入。主要是利用高校自身的教育资源面向社会提供教育培训机会,如国际合作办学、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在职教育、短期培训,以及通过承担课题研究、提供咨询服务等多渠道所形成的收入,这样既能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又能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难题。同时,高校还可以立足自身所在区域,与地方经济、科技发展紧密结合,通过与当地企业、团体密切合作,寻求科技研发项目,并迅速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在为社会服务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经费,提高科技服务融资的比例。
二、高校融资渠道多元化面临的主要风险
我国高校融资渠道多元化正处于不断研究拓展的过程中,并已初见成效,这充分说明了,融资渠道多元化模式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高校融资渠道多元化的行为又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增强了高校自身发展的能空间,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高校的财政负担和财务风险。
1、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目前各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和基本建设投资已使资金缺口越来越大,而财政拨款只能满足办学的日常基本需要,学费收入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又难以在短期内提高,科研成果收入、社会民间资本捐赠缺乏可靠的机制保障,也难以在经费上对学校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资金来源有限的情况下,向银行贷款就成为高校弥补资金缺口的主要途径。但如果高校不切实际地盲目依靠贷款发展,缺乏投资风险意识,无法筹集到资金或不能及时偿还债务,最终都会对高校自身的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还有,部分高校办学效益较低,贷款比重过大,偿债能力不足,也会给高校的运营带来风险。此外,高校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量巨大、投资回收期长,在国家宏观政策不断调整的背景下,银行对高校建设资金贷款监管和限制会更加严格,高校新增项目贷款和贷款到期续贷工作难度加大,这也给全面实现利用金融创新工具对高校进行融资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2、资金结构不够合理,使用效益低下。我国高校资金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投资基础建设的资金偏多,投入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资金偏少,造成高校的发展不平衡。此外,高校在资金的筹集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筹资数额和筹资用途的随意性较大,筹集的资金不能合理搭配等。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资金成本过高,使用效益低下。
3、收入来源风险。现阶段尽管高校的融资渠道已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财政拨款和生均学费收入仍是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虽然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投入在不断加大,但仍无法满足高校规模扩张和快速发展的需要。从学费收入来看,近年来各高校普遍扩招,又恰逢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高峰期,高等教育需求旺盛,各高校普遍尽可能多的扩大招生,学费收入在经费来源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一旦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高峰期过后,随着适龄人口下降,许多高校将会陷入生源不足的困境。如果高校自身的师资队伍素质和硬件投入无法适应需求,将直接影响教学水平和学校的知明度,从而影响学校招生,乃至减少学费收入。而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出现,欠费率高居不下,也对高校的正常运行产生不良的影响。此外,其他融资渠道收入的不稳定性,缺乏清晰明确的制度保障等,都使得高校收入具有不确定性风险。
三、高校融资风险的规避策略
高校融资渠道多元化有其优势和实践上的可行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如何规避化解这些风险,发挥融资的最大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1、转变理财观念,树立风险意识。高校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要转变理财观念,从思想上重视融资风险。在决策和规划过程中,管理层要保持高度警觉,进行可行性研究,科学论证,有效预防和应对风险。完善内部控制,加强资产管理和利用,杜绝盲目决策。
2、优化融资结构。高校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在确定各种融资成本的同时,合理搭配最优的方式,做到合理安排现有的资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避免重复投资建设,减少高校发展所需资金的压力,促进高校有序健康的发展。
3、合理制定资金的使用方案。银行贷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高校发展对资金需求的扩大与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极大地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科研条件,适度缓解了高校办学的压力。但高校在贷款之前必须全面审慎考虑,科学合理预测学校发展所需资金,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降低资金成本和风险。合理制定资金的使用方案,使筹集到的资金既满足学校的发展,又避免盲目举债,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
4、强化监督和管理。从我国高校融资资金的监督管理情况来看,一些高校监督不到位,有些只是走走过场,没有真正起到监督管理作用。要强化对高校融资资金的监管,就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将高校融资的各个环节都纳入科学的管理轨道,为高校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切实加大财务管理和资金调度力度,做到财务管理的决策和资金使用过程通过科学论证与集体讨论研究,提高融资资金的透明与公开,要把高校的外部监督与内部控制全面结合起来,提高资金的使用安全和使用效益。
5、严格绩效考评制度。由于高校财务管理和融资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善,还存在着不足与漏洞。因此,必须加快建立高校财务管理与融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加强资金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对高校经费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估,充分调动各部门主动参与财务管理与资金筹集,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规范的监督制约机制。对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表彰与奖励,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综合考评,并将其作为评优秀、评先进以及晋升晋级的主要依据。反之,则进行通报批评,直至追究相关责任。
总之,在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中,融资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在拓展融资渠道多元化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办学整体效益的提高终究还要依靠良性竞争的形成和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对融资的规模、结构要科学论证和合理安排,对融资的用途、效益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到位,对融资存在的风险要规避化解和全面控制,这样才能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L].1998.
[2]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A].教财(2004)18号.
[3] 石凤文.化解高校银行贷款风险的途径探讨[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8(9):38-39
项目基金:宁德师范学院“服务宁德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专项课题(2013F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