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崴
短期资本通常具有投资期限短、流动性高、稳定性弱等特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大背景下,短期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并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冲击的潜在威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10年欧债危机以来,我国短期资本的流入规模明显扩大,导致了基础货币投放被动增长,并由此影响了宏观经济政策效果,也对我国外汇储备和汇率稳定构成影响。
一、影响我国短期资本流动因素的实证分析
借鉴Mundell-fleming(1962)拓展模型1,并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本文将短期资本流动(capital)的决定因素概括为资产收益率差异(R)、市场预期(E)、经济基本面(M)、风险因子(Risk)、体制因素(C)等5类因素,具体分两部分进行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及数据预处理
1、模型构建。模型选择的数据样本范围为1999年2季度至2012年1季度,共52个季度数据。为剔除随机扰动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短期资本(capital)进行了四项移动平均,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为避免虚假回归,对变量进行ADF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均为1阶单整,即均为I(1)序列。
(二)长期均衡关系分析
1、全样本变量协整分析
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3对短期资本流动与各个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分析。
迹检验结果表明(表3),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拒绝VAR系统变量间至多包含1个、2个、3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但不能拒绝变量间至多包含4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因此各变量在样本期内最多存在4个协整关系。这说明短期资本capital、中美实际利率currrate、A股指数sindex、房地产价格指数hprice、中美经济增长率cugdp、人民币汇率预期ndf、上证A股指数标准差spstdev在样本期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
将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协整关系作为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对第1个协整向量做正则化4处理,我们得到如下协整关系:
公式说明:括号内为各个系数的标准误,“***”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根据全样本变量协整分析结果,本文得到四条主要结论:一是第一类因素资产收益率差异(R)对短期资本流动有重要影响。中美实际利差扩大、A股指数上涨、房地产价格上涨为短期资本提供了套利机会,进而吸引短期资本进入国内投机套利,不断流入股市、楼市。从影响强度上看,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中美实际利差每扩大1个百分点,短期资本流入平均增加24.13亿美元;上证A股指数每上升100点,短期资本流入平均增加11亿美元;房地产价格指数每上涨1个百分点(商品房价格上涨),短期资本流入平均增加39.03亿美元。二是第二类因素人民币汇率预期ndf对短期资本流动具有很强正向影响,这与理论分析是一致的,从结果来看,人民币ndf1年期报价每贴水100个基点(对应人民币有升值预期),短期资本流入平均增加194.33亿美元。三是第三类因素经济基本面对短期资本流动无显著影响。四是第四类因素中国股市收益风险对短期资本流动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上证A股指数标准差每增加1个单位(股市风险愈大),短期资本流入平均减少1.22亿美元。
2、重大政策调整后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样本期内,2002年12月QFII制度实施、2005年7月汇率体制改革、2007年5月人民币汇率波幅扩大等三项政策可能对短期资本流动产生影响。从图2来看,这些政策出台均会对短期资本流动规模带来一些变化,为此分别以2002年4季度、2005年3季度、2007年2季度为节点进行突变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邹检验结果显示(表4):QFII制度出台对短期资本流动无显著影响;2005年7月汇改前后短期资本流动与各因素关系发生较明显变化,尤其是2007年5月汇改深入推进、人民币波幅进一步扩大后这种变化更为显著。
同时受新一轮汇改启动、人民币兑美元波幅扩大等政策出台影响,各因素对短期资本流动作用方向及强度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故分别以2005年3季度和2007年2季度为时间节点,各自分阶段进行参数估计结果见表5。
分段回归得到如下主要结果:一是第一类因素中房地产价格指数对短期资本流动汇改前后均具有较强吸引力,且汇改后吸引力明显,而波幅扩大带来的影响强度变化更为显著。A股指数在汇改前对短期资本流动有轻微抑制作用,而汇改后则转变为一定促进作用。二是第二类因素人民币汇率预期对短期资本流动的正向影响在汇改后明显增强。三是第三类因素中国经济基本面在汇改前后对短期资本流动均无显著影响。四是第四类因素风险因子对短期资本流动的抑制作用在汇改后有所增强,但不明显。
二、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1、从长期均衡关系看,短期资本流动与我国房地产价格指数、股票指数、人民币NDF、股市风险因子等四类变量密切相关,而中美实际利差、中美经济增速差异与短期资本流动无显著的相关性。总体看,人民币NDF的1个单位变动对短期资本流动影响最大,房地产价格指数次之,股市风险因子再次之、股票指数影响强度较小。除中美实际利差外,上述结论与大部分学者的实证结果一致。笔者认为本文衡量中美利差的变量系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与美元拆借利率,由于我国银行间市场仅限于国内机构投资者和个别国外投资者参与,境外短期资金进入银行间市场套利的途径相对较窄,导致其与中美利差变量不显著。
2、从短期冲击影响看,人民币汇率预期对短期资本流动存在一定惯性作用,而房地产价格对短期资本流动的作用相对滞后,同时短期资本流动受到各变量1个单位标准差冲击后的影响普遍呈现出呈现一定周期性,这可能与短期资本流进流出反复套利有关。
3、从政策实施效应看,一是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我国房地产价格指数、人民币NDF对短期资本的影响明显增强。二是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从3‰扩大到5‰后,短期资本流动规模出现大幅增加,并对房地产价格指数、上证股指、人民币NDF的变化更趋敏感。三是2002年出台的QFII制度由于存在准入管制、额度审批和账户管理等限制,对短期资本的影响不显著。
(二)政策建议
1、密切跟踪短期资本流动,做好短期资本流动的预警工作。建议制定短期资本流动的测算标准和监测制度,并根据我国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情况,设定短期资本流动的预警指标,对短期资本流动规模和流向进行跟踪监测,重点关注房地产、股票等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
2、审视短期资本流动的调控手段,适当拓宽短期资本流动的合规渠道。实证表明,尽管我国房地产、股票市场存在外资准入管理,但上述市场与短期资金流动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短期资本仍存在较为隐蔽的渠道进入上述市场。建议适当放宽对QDII、QFII的审批条件、管制措施和资金额度,提高资金流动的透明度、可测性和可控性。
3、充分发挥价格等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稳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与人民币汇率预期、资产价格相比,国内外“利差”不能有效抑制短期资本流动,因此我国利率政策应更多地关注稳定物价水平等其他方面。在汇率政策方面,我国应稳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缩小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偏离度,从而减缓基于套汇动机的短期资本流动,增强风险因子对短期资本流动的遏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