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选切入口 提高散文教学质量

2015-01-27 19:02:01俞志辉
广西教育·A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特写镜头散文意象

俞志辉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散文教学

教学切入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A-

0097-01

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使散文教学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散文教学必须结合散文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意象,领悟其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笔者以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那树》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散文的语言文字领会文本主旨。

一、抓住“特写”,再现情境

当学生在阅读一篇散文时,首先要面对的是文本的语言文字,并且要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情感。在教学课文《那树》时,笔者抓住文本中的“特写镜头”,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再现情境,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那树”命运发生转折的句子,然后进行品读。学生找到的句子是——“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六十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学生通过分析句子可以知道,撞树干者是因为醉酒而撞,并不干那树的事,那树不应该承担责任,然而却被判定要偿命。于是,那树遭遇了厄运。在描写砍树时,作者是这样写的:“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抓住这个“特写镜头”并对句子进行分析,学生找到了呻吟、踝骨、嚼碎、白森森等词语。在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的修辞手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作者用了踝骨、呻吟、骨粉等词语,说明了场景很残酷,这是一场残暴的屠杀。作者为了表达内心的愤怒还用了这些句子,如“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他们带利斧和美制的十字镐来,人造的强光和举镐挥斧的影子投射在马路上”,这样的“特写镜头”,将屠杀的场面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触目惊心。通过抓住文本中的“特写镜头”,分析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学生不但明白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作用,而且也体会到了作者悲哀、幽怨和愤恨的情感。

二、解读意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作者在写散文时创造了一定的意象,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意象,引发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例如,文中提到“那树”在被砍伐之前,一直担负着风险和荫庇世人的责任,坚强刚毅,无限蓬勃。文中是这样写的:“陆上台风紧急报警声中,总有人到树干上漩涡形的洞里插一炷香”“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荫,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在作者眼里,那树“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正因为那树的茂密,给予了人们在毒辣的太阳下歇脚的从容和舒适,而那树也总是一言不发,当鸟飞来了,情侣们也走来了的时候,基于人类对它的信任,那树为了一种回报和更深的生长,不停地延伸着自己,“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在分析这些句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碎汞”这个意象进行解读。由于作者对“那树”的尊敬,因此“那树”已经不是简单的一棵树,它见证了人类发展的变迁,接纳了人们的祈祷,给予了人们精神的寄托,“那树”已经成为了一个诗意盎然的世界,这是人类本来就有的心灵空间。抓住“碎汞”这一意象进行分析和解读,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三、把握情感,领会文本主旨

散文教学离不开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这是因为作者常常通过抒情和议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与情感表达相关的句子进行分析,进而领会作者的情感。例如,《那树》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啊!所以那树,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功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在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作者连续用了两个“啊”,这里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大树内心的矛盾冲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找到了这样的句子:“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面对日益加快的社会进程,大树的挣扎已经无法阻挡这种砍伐了,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大树想要生却又不得不死的无奈,体验到了大树灵魂深处的悸动,理解了虽然它有过无奈的挣扎,有过对往昔岁月的担负,但是最终它忍辱负重,在厄运之下依然仰望星空下的上帝,坦然作别,可见其豁达的胸怀。

在教学散文时,教师要选好教学的切入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文本解读的途径,从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特写镜头散文意象
抚远意象等
青年文学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39:14
散文两篇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2
散文两章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8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阿来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56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运用探讨
肖像是第一印象
关于特写镜头在新闻摄像中运用的分析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