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曙 邹循东 乔雪
【关键词】职前教师 职后教师 数学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A-
0024-03
一、提出问题
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影响着数学教育活动中的教与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传授与训练,还要传达给学生数学学科所蕴含的人文价值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想在教学中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数学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丰厚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的数学观。
一般来说,数学观就是对数学的看法和认识,即回答的是“数学是什么”的问题。由于教育经历和教学经验的不同,职前数学教师与职后数学教师的数学观会存在差异,而在教学活动中的这些差异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掌握。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探讨职前、职后数学教师数学观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对问卷的结果进行整理,对职前、职后教师进行访谈,以便进一步探究他们之所以持有不同数学观的原因。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南宁市某所师范类高校数学师范专业的学生作为职前教师研究对象,包含大一至研一总共五个年级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75份,其中收回的有效问卷147份;选取南宁市内几所学校的在职教师作为职后教师研究对象,包含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数学教师,共发放问卷91份,其中收回的有效问卷81份。
(二)研究手段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收集数据:
1调查问卷。调查问卷采取选择题和填空题相结合的方式,主要用来收集职前、职后教师对数学本身、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等的看法。
2访谈。针对问卷整理出来的结果,选取个别职前、职后教师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各自的数学观及产生观念差异的原因。
(三)调查结果
数学教师的数学观主要在于教师的数学教育观念和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这两个方面,也可以简述为教师的数学教学观与数学学习观。以下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分别从数学认同感、数学教学观、数学学习观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职前、职后数学教师的数学观。
1职前数学教师数学观的调查结果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可以知道本研究中,职前教师对数学的认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职前数学教师对数学的认同感
统计调查问卷结果,“很喜欢”和“喜欢”数学有93人,约占总体的633%。说明职前教师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同度较高。
(2)职前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观
关于数学教学目的,714%的职前教师更关注学生思维的训练,认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关于教材处理,503%的职前教师更倾向于参考和借鉴教学辅助书,通过访谈,得知职前教师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对教学目标难以准确把握,因此会更倾向于借鉴教辅中提供的各种情境引入方式和知识的脉络体系。
关于数学人文教育,361%的职前教师认为自己能够在课堂中灵活地渗透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知识,通过访谈得知,本科阶段开设了与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相关的课程,为职前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学科的人文知识提供了支持。
(3)职前数学教师的数学学习观
关于数学学习方法,589%的职前数学教师认为归纳与总结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方法,他们认为学生只有运用归纳与总结的学习方法,方能构建起自己的知识逻辑体系。
另外,分别有803%、728%、469%的职前数学教师认为逻辑、思维锻炼、公式与定理三个词汇与数学的关系最为密切。
2职后数学教师数学观的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问卷和访谈,发现职后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大致有以下一些特点:
(1)职后数学教师对数学的认同感
职后数学教师对数学的喜爱程度较高,“很喜观”和“喜观”数学的人约占总体的722%,相较于职前数学教师,职后教师对数学的认同感更高。通过访谈得知,职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获得了较高的成就感,同时教师这个职业的社会认同感较高。
(2)职后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观
在看待数学课堂的有效性问题上,986%的职前教师认为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效果的评判也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只有14%的职后教师认为课堂气氛是数学课成功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职后教师更注重教学结果,更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了什么,而不片面追求课堂的形式。
(3)职后数学教师的数学学习观
在看待同一班级学生成绩存在差异的问题上,701%的职后教师认为学生思维上的差异、个体努力程度以及兴趣的不同是造成学生数学成绩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353%的职后教师认为学生思维上的差异,如学生对概念、定义的理解,对公式、定理的运用都会影响学生成绩。
在如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问题上,556%的职后教师不赞同运用题海战术,272%的职后教师保持中立。大多数职后教师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数学思想与方法,使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时能够快速地理解问题中隐含的条件,按照波利亚解题表的步骤梳理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分析讨论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职前、职后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存在某些差异。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们应当了解不同阶段的数学教师存在哪些数学观差异及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增加数学教学活动的理论指导与实践交流。
(一)职前、职后教师数学教学观的分析
在“什么影响了你对数学这个概念的认知”这一问题中,分别有619%、407%、374%的职后数学教师选择了教学实践中的经验、自我反思、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而在职前教师中分别有592%、456%、300%的人认为三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学生时代的教育经历以及所任教学校的教学氛围。可见,职前教师仅是在本科的学习中学习了有关教育的理论,自身还处在学生这一角色定位上,所以对数学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在理解数学时潜移默化地参照自身的学习经验,以学生的视角看待数学,关注数学的教学特点。而职后数学教师长期活跃在教学第一线,参与各种教学、教研活动的机会较多,他们更关注互动与反思的作用。endprint
(二)职前、职后教师数学学习观的分析
在分析如何学好数学这一问题时,789%的职前教师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归纳与总结。而864%的职后数学教师认为想要学好数学,不仅要掌握归纳与总结的学习方法,还要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可见,职前、职后教师都认为数学是一门有着严谨知识体系的学科,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因此学好数学必不可少的是学会归纳与总结,理解各个概念间的隐含关系,灵活运用与转化各个公式。不同之处在于,职后教师认为充分利用课堂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因素,他们认为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构建的学习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缺一不可。他们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数学知识的构建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而大多数的职前教师只关注到归纳与总结的因素,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职前、职后教师数学观差异的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职前、职后教师数学观的差异,我们发现职前教师尽管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和学情的把握存在不足,可能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但是他们年轻、有激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所创新。职前教师本身就是处于学生与教师角色过渡的环节,对于学生的心理需求较熟悉,往往能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调整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要求会更加严格。
职后教师有着丰厚的教学经验,熟悉各种教学模式及方法,并能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完成“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一课标要求,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能力优劣的唯一指标,更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五、建议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教师就必须在整个教学生涯中进行终身化学习,不仅仅是数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包括数学观的学习。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人文素质,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专业训练,提高教学能力
职前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学富有激情与创造力,但缺乏教学实践经验。职后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点,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数学观,但对于教育教学理论稍嫌生疏。因此,职前教师应在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多听课,多实践,提高自身的数学教学能力与数学文化素养。同时,职后教师也要加强理论学习,在实践中加强自我反思,针对教学中遇到的教学案例进行理论分析与总结,更好地运用教育学原理指导教学。
(二)提升人文素养,丰富情感体验
数学观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提升自身的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通过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宽仁的胸怀影响学生。
(三)更新数学观,与时俱进
数学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与参与者,不论是职前教师还是职后教师,只有自己理解了什么是数学,才能知道自己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数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教会了学生数学的本质,学生才能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是一种美的表达,而不是一堆枯燥的数学符号。
(四)增进教师间的教育教学交流,潜移默化地影响数学观
教师数学观的发展与其教学实践存在密切联系。教师要想深入理解数学的本质与内涵,不仅要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而且要加强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在新教师与老教师、新教师与新教师、老教师与老教师的交流共享中,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年轻教师对数学的认识,同时促进不同类型教师数学观念的更新,为职前、职后教师的共同成长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杨新荣.专家型数学教师数学教育观及影响因素探究——一个个案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9,21(3),22-28.
[2]黄毅英,林智中,黄家鸣,马云鹏,韩继伟.中国内地中学教师的数学观[J].课程·教材·教法,2002,1,68-73.
[3]杨新荣,李忠如.职前数学教师数学观和数学学习观及数学教学观的定性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9,18(3),34-38.
[4]杨新荣,李忠如.职前数学教师的观念及其影响因素探究[J].教育学报,2009,5(3),36-43.
(责编 黄珍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