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思考

2015-01-27 11:36:10青海民族大学喇忠义
中国商论 2015年23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青海民族大学 喇忠义

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思考

青海民族大学 喇忠义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GDP也随之不断增长,但是经济的发展有很多不同的模式,我国现在的发展模式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过于单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特点是过度依靠重工业、加工业、手工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但是这些传统行业有其很大的负面影响,最严重的影响就是这些行业的发展对于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而这些因为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却需要未来很多年的努力才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弥补。具体到我国县级单位的发展,这种不健康、不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更为突出,近年来我国县级区域的发展速度较前些年有了质的提升,但是县级区域和大城市相比少了更多的现代化行业如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机会,县级区域由于其自身的地理位置、经济实力和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等因素,本身也很难给这些现代化行业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因此县级区域的经济发展大多是由一些传统工业和工厂所带动的,这种经济结构的严重不平衡给县级区域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县域环境造成了难以恢复的环境破坏。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越是经济发达的县级区域,其环境污染和破坏现象就越是严重,这严重不符合生态文明角度下经济发展的标准。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县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1 生态文明

1.1 生态文明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这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此开始了发展环境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的道路,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在工业文明发展迅速的几个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人们开始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和工业文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不可逆的负面影响,一些工业发展十分发达的西方国家开始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创新,开始广泛地开拓海外市场,将重工业和传统工厂的重污染的经济实业开展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发展落后的国家,而在本国内大力发展金融业、服务业等新型的健康化、科学化的低污染经济产业,这一举措十分有效地降低了经济发展给本国环境带来的破坏,但是却给其他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

我国在过去的若干年里经济发展和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有很大的影响,发展模式大多为合作办厂,在国内很多地方开展建设了国际企业,这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也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质量的严重下降,国家和社会已经意识到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开始减少这种缺乏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减少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源交换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着重建设和创新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

自十七大召开以来,生态文明模式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成为了国内的经济发展主流和社会热点,国家认识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的概念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具有很多的联系点和共同点,两者之间不是单一的相悖的关系,我们需要建设一种科学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缓解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之间的矛盾,努力将两者发展成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积极关系。

1.2 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联系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众的思想层面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现在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只要采取适宜的科学的发展模式,两者之间是可以达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性关系的。首先,经济的增长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而提升了人们精神层面的追求,提升社会大众的认知水平,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提供更为温和有利的发展环境。其次,生态文明的建设即环境保护工作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的,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那么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就会缺少相应的资金投入,我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和物质保证,就很难高质量地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这样一项浩大的工程更是如此。

2 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2.1 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

在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中,人类文明蓬勃发展,在这期间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工业文明不仅为整个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蓬勃发展,也将人类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带入了现代社会,但是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和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这种情况在县域工业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一味地征服自然、破坏环境然而近年来环境质量的严重下降带来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空气污染、海洋污染、土地污染等严重问题相继呈现出来,森林面积锐减带来的全球变暖、空气质量下降等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种种环境破坏现象将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和现象直观地呈现出来,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现象而继续发展工业经济,环境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经济发展的模式需要创新和发展,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发展经济。

2.2 忽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生态文明的建设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不仅仅是提高现如今的生态环境水平,提高现在人们的生存环境,其更大的意义是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作用,而其在治理环境污染和建设生态文明工作中付出的巨大代价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坚定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坚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会给国家未来的发展造成难以估计的严重后果。没有生态文明的建设,未来的经济发展必定会遭受种种阻碍,国家的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环境也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应该是目标一致、相互促进的,两者之间没有根本上的矛盾,科学的、合理的发展道路才是两者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根本所在。

3 生态文明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道路

3.1 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念

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下,县级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摒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树立全新的科学发展观念。在过去许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县级区域的经济发展观念十分落后,地方政府的发展重点主要放在创造业绩和纸面数据,没有重视地方人民的实际需求和地方环境的保护,这些发展政策和发展理念虽然给地方政府带来了阶段性的经济增长,也确实在一定时期带动了县域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工作岗位,但是以长远的眼光来看还是弊大于利。比如说近年来有很多县级政府十分重视招商引资的工作,积极在地方建设工厂开展生产工作,却没有考虑到招进来的工厂生产模式和排污程度,给地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破坏,这些举措就是典型的缺乏科学性、缺乏可持续发展性的,从长期效益来看存在很大的隐患。

3.2 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

县级政府在发展经济时只注重传统工业的发展,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环境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经济发展带来的破坏终究需要弥补,而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可能会使之前破坏环境带来的经济增长效益付诸东流。因此,我国的县域经济发展更应该考虑到环境污染的问题,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不科学的发展道路,而应该注重生态文明,在能够保障环境条件的前提下,正确、适宜地发展县域经济,完成生态文明和经济增长的共存共赢。县级区域与大城市和经济发展特区相比虽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是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考虑却具备很大的优势,我国的森林资源、水资源等许多自然资源大多集中在县级区域境内,因此,在环境条件遭受严重破坏的今天,县级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策略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可以适宜地围绕当地环境和当地自然资源来建立发展方针,比如说可以开发一些旅游景点或生态园区,在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下拉动经济的发展。此外,县级政府应该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展大力的保护工作,适当的开展退耕还林等工作,加强当地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为当地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生态经济属于未来产业,具有十分可观的长期效益和相当乐观的发展前景,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注重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的建设工作,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3 创新发展模式,确立发展目标

当前许多县级政府缺乏先进的发展观念,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过于注重GDP总量,却忽视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和长远发展的能力。这样的经济发展策略缺乏可持续发展性,使县域经济的发展丧失了长远的竞争力,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县级政府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要注重创新观念,注重走科学的发展道路,摒弃落后的重污染产业、积极开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3.4 积极注入新鲜血液

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缺乏科学的发展观念造成的,这与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有关,县级区域由于自身的待遇标准和发展的局限性,很难吸引到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因此,县级政府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待遇,积极引进具备创新性视野和现代化发展观念的创新性人才,为地方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孙士海.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 庄贵阳.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J].国际经济评论,2007(05).

[3] 胡鞍钢.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J].国情报告,2007(29).

[4] 刘兴先.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理论观察,2000(5).

[5] 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8(05).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8(b)-113-03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00:38:19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价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 00:54:49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6:32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17:42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57:57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2:24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19:07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24:4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