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临床检验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

2015-01-27 18:30:24张爽136500吉林省梨树县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13期
关键词:血源性检验科标本

张爽136500吉林省梨树县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医院临床检验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

张爽
136500吉林省梨树县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医院临床检验人员在接触和分析标本的过程中存在职业危害性,危害来源于标本分析过程中的化学试剂、仪器设备产生的电离辐射、标本携带的污染物以及实验室内环境等。本研究分析检验人员工作过程中的各种职业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

临床检验;职业危害;防护

检验科是医院重要的医技科室,主要负责各类患者标本的分析报告工作。在接触和分析标本的过程中,常有职业危害发生。基层领导要高度重视按照相关规定标准设计检验科的布局,面积要达标,通风及采光要良好,同时检验人员要有较强的防范意识,遵守操作规程,才能把职业危害发生率降至最小或消除。

目前在县级及以下医院存在的主要危害

噪音:随着检验项目的增加,实验室配备的仪器越来越多,由于基层医院房屋面积不足,设置及布局不合理,各种仪器集中在同一房间内,各种仪器所产生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形成的噪音,分散检验人员的注意力,注意力不集中,工作中容易出现差错,常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易引起内分泌紊乱,失眠或多梦。

电离辐射:实验室工作人员使用各种仪器,电离辐射产生的有害射线是摸不着,看不见的。由于基层医院房屋面积不足,设置及布局不合理,操作间和人不能有效的隔离,只能是近距离的接触,没有隔离射线的防护服。危害的发生就在不知不觉中。

化学试剂:由于基层医院房屋面积不足,设置不出标准工作间。标准操作室,通风不好,采光不足。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试剂的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在屋内达到一定浓度,可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期地渐渐地作用于操作者体内,产生慢性的远期效应。

血源性传播疾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世人皆知的,治愈率不高的传染病,如艾滋病(AIDS)、肝炎(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戊型HEV)等20多种,检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被污染的利器刺伤,是其感染AIDS、HBV、HCV等血液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检验人员被针刺伤占第2 位[1]。检验人员感染HBV的风险很高,原因之一是我国的HBV感染率较高,全国约有1.3亿人HBV表面抗原阳性[2];其次,仅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就能导致被伤者感染[3]。同时,检验人员还是HCV感染的高位人群,调查显示,检验人员中抗-HCV阳性率4.9%,占所有HCV感染者的76.7%[4]。检验人员职业暴露于HIV/AIDS的最常见的方式是针头刺伤或锐器划伤[5]。艾滋病患者采集血液时被污染的针头或玻璃制品划伤,或者在实验过程中接触污染的气溶胶,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检验人员感染HIV。如果被HIV污染的锐器刺伤发生感染的比率0.3%。美国的最新资料显示,截至2000年底57名美国医护人员确诊感染艾滋病毒,其中19人为实验室技术人员。

杜绝职业危害的发生或减少,防范措施必不可少。要组织健全,制度完善

检验科布局要合理:噪音、电离辐射、化学试剂对检验人员的危害,要引起领导的重视,要大投入,合理规划检验科的布局,采光通风良好,这些危害就能降至最小。

提高认识:对检验人员要定期培训《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等相关文件,检验科工作人员熟知熟记。对检验科新进人员、实习生、进修生进行岗前培训学习,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建立检验人员的健康档案:一人一档,一年一体检。按时、按需的进行疫苗接种,并有详细的记载,载入健康档案。

执行标准预防措施:①工作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系好扣子,不暴露自己的衣服。戴好帽子,把全部头发包在帽子里面,必要时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穿胶鞋上岗。对所有标本,如血液、尿液、体液等均视为有传染性的物质,接触这些东西时,一定要戴手套,操作后丢弃手套并常规消毒洗手。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如果阳光不足,要有充足的灯光,以便于更好的操作,以防划伤和刺伤。②当工作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检验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时必须戴双层手套。③开展预防锐器伤的全员教育,如果发生划伤或针刺伤,应即刻采用流动水和肥皂液清洗污染的皮肤,然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如果有伤口,应首先轻轻挤压伤口旁端(一定不能局部挤压伤口),尽可能的将损伤处血液挤出,然后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伤口冲洗完毕,采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然后将伤口包扎;暴露的黏膜应反复多次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④工作间保持清洁:检验科各检查室桌椅、器具、地面每天用1000mg/L84消毒液擦拭2次、空气消毒1次、每周大扫除1次。抹布、拖把专室专用。每天日常工作完毕后、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架消毒、擦拭工作台面、地板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洗刷3~5min。

提高检验人员的防范意识:医院要重视对检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再教育,不只是业务上的,技术上的,医院感染科要对检验人员定期进行教育,并制订出相应的防感染制度、措施、方案,并不定期的抽检。要熟悉常见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了解疾病的危害,有效预防疾病传播。消除恐惧心理的同时,认真进行消毒。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每次工作完毕必须用肥皂彻底洗手,然后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后将手烘干,这是预防血源性疾病传播的一道重要防线。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加强自身的安全防护,才能确保检验人员及家人和周围人的身体康健。检验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和感染机率相反比,防范意识强,感染几率低。防范意识弱,感染机率就相对高。

重中之重是避免血源性传播疾病。从国内外的大量报导资料中可以看出,检验人员被针刺伤而染病者屡见不鲜,要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害有高度的重视。检验人员的头脑中,要有较强的防范意识,视为每个标本都为传染疾病的介质。每时每刻都按操作规程操作,把危害降至最小,确保检验人员身体健康。

[1]张玉翠,夏伟,黄海燕,等.针刺伤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289.

[2]戴青梅,王立英,刘素美,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534.

[3]唐晓敏,李新军,罗培林,等.北京地区部分医务人员HCV感染状况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7,15(4):297.

[4]段莹.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防范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3,3(5):23.

[5]李秀兰,陈征,丁丽英,等.对北京护理人员HIV/AIDS的知识、态度调查和HIV/AIDS医源性暴露风险评估[J].中国健康教育, 2002,18(2):73.

Occupationhazardsofclinicallaboratorystaffandprotectionmethods

ZhangShuang
ClinicalLaboratory,theFirstPeople'sHospitalofLishuCountry,JilinProvince136500

Occupationhazardalwaysexistsinclinicallaboratorystaff,intheprocessofcontactingandanalysisofclinical samples,thoseharmcamefromtheprocessofspecimenanalysis,suchasexposuredtochemicalreagent,radiationgeneratedfrom instrumentandequipment,pollutantcarryingbyspecimens,laboratoryenvironment,ect.Inthisstudy,weanalyzedvarious occupationhazardcomefromworkingprocessofclinicallaboratorystaff,andputforwardcorrespondingmeasurestoprotectethem.

Clinicalexamination;Occupationhazard;Protection

10.3969/j.issn.1007-614x.2015.13.107

猜你喜欢
血源性检验科标本
昆虫标本制作——以蝴蝶标本为例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西部地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IUD取出术致血源性职业暴露1例
医学信息(2016年37期)2017-03-20 11:54:25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氯化锂对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神经分化的影响
乡镇卫生院检验科的问题和第三方检验机构合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