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落雨徐鲲杰3500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00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现状及进展
李落雨1徐鲲杰2
315100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315100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2
以糖尿病的病理特点为研究基础,回顾性分析糖尿病治疗药物的文献资料,对其现状和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在未来的临床治疗中,糖尿病的治疗药物的种类将会日益丰富。
糖尿病;治疗药物;现状;进展
糖尿病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胰岛素严重不足,导致患者出现糖代谢紊乱现象,并可伴有水电解质紊乱现象。糖尿病共包括两种:一种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另一种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本研究重点在于分析临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发展现状及其进展情况,现报告如下。
胰岛素: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主要包括3类:①动物源胰岛素;②半合成的人胰岛素;③重组的人胰岛素。胰岛素制剂主要包括短、中、长效3种,此外也包括预混胰岛素[1]。其中,动物源胰岛素多源自动物的胰腺提取物,而基因重组类的人胰岛素需要依赖于重组技术,可和人体胰岛素完全相同,此外,由于其结构中不存在动物蛋白杂质,所以安全性较强。
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在临床上较为常用,有着起效快的特点,主要包括两种:①赖脯胰岛素:依赖于基因工程技术对氨基酸进行互换;②门冬胰岛素:主要借助于基因工程技术以门冬氨酸替代脯氨酸。
胰岛素受体激动剂:由于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大,因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范围极其有限,但是有望成为1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药物。
磺脲类:磺脲类药物有着显著的降糖作用,但是不良反应较多。此类药物对于磺脲受体有着直接性的作用,可促进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且于高糖状态下的效果更好。在各种磺脲类药物中,第一代药物主要包括氯磺丙脲、妥拉磺脲、甲苯磺丁脲以及醋磺己脲;而第二代药物则主要包括格列吡嗪、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美脲、格列波脲以及格列喹酮。其中,与第一代相比,第二代药物的细胞选择能力以及结合能力更强,因此临床使用剂量相对较小,所以不良反应如粒细胞减少、低血糖以及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率明显较低,所以可取代第一代药物。第二代药物中,格列美脲的效果最佳,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胰岛素进行联合使用,因此有着其他磺脲类药物无可比拟的临床优势[2]。而格列波脲以及格列齐特等可以使血小板的黏附力得到显著减弱,有助于促进纤溶酶原的有效合成,有利于纤溶活力的恢复,且能够使微血管的敏感性得到显著降低,有助于防治微血管等并发症。
氯茴苯酸类:此类药物可与细胞膜中的特异性受体进行相互结合,可阻断K+外流,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且对胰腺细胞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在临床上,氯茴苯酸类药物也被称作是血糖依赖型胰岛素类的促泌剂。
肠促胰岛素:此类药物的药效最强,有助于促进细胞加速胰岛素的分泌,但是患者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此外,肠促胰岛素可对胰岛细胞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可延长其寿命。但此类药物可在机体肾脏中被迅速降解并清除,因此药效短暂,生物利用率较低,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
噻唑烷二酮类:此类药物属于新型药物,有助于促进脂肪细胞以及骨骼肌对葡萄糖的吸收,可以有效地降低肝糖的输出,进而有助于增强机体细胞对所分泌的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缓解胰岛素的抵抗现象。常见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包括罗格列酮、曲格列酮以及吡格列酮。在临床应用中,此类药物可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如水肿、肝毒性、心力衰竭以及体重增加等。
非噻唑烷二酮类:此类药物属于亲和力较强的化合物,有着显著的降糖以及降脂效果,但是可引发炎症不良反应,所以有关此类药物的临床实验已经被终止。
双胍类:目前,双胍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主流观点为可在肠壁细胞对葡萄糖进行吸收的过程中起到阻断作用,并可有效地抑制糖原异生,有助于促进体内糖分的分解。临床上常见的此类药物主要包括二甲双胍以及苯乙双胍。其中,以二甲双胍的临床使用率最高,有着显著的降糖作用,且患者不存在低血糖反应,因此其在肥胖型糖尿病的治疗中的应用范围较广。
α-糖苷酶抑制剂:α-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在于可对小肠刷状缘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可在双糖或多糖向单糖进行转化的过程中起到明显的阻断作用,致使饮食中的糖分不易被人体吸收,因此对于餐后血糖有着明显的降低作用。临床上常见的此类药物主要包括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和米格列醇以及乙格列酯。
淀粉不溶素:淀粉不溶素的药效在于可以显著地放慢胃肠道排空的速度,并抑制其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可以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水平。
糖异生抑制剂:临床上常见的糖异生抑制剂主要包括3种:①肉碱脂酰转移酶Ⅰ抑制剂:可以对长链脂肪酸氧化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有着显著的降糖、降血脂功效,并兼具抗酮血症的作用。②肉碱脂酰转移酶Ⅱ抑制剂:可以使人体内的线粒体辅酶A的含量得到显著降低,可有效地抑制糖异生。③酰苷A1受体激动剂:其受体多集中在于人体脑组织、肾脏以及脂肪组织内,可以和Gi蛋白进行结合,有助于细胞浆内的cAMP水平的降低,可对脂肪分解起到抑制作用,可以显著地减少游离脂肪酸的分泌[3]。
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倡,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把血糖降至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研究的深入,将会发现更多更有效、更安全的药物。
[1] 王冲.治疗糖尿病的中国药物专利分析-以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药物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3):146-152.
[2] 穆曼娜.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研发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10):1537-1539.
[3] 杜保海.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5):3490-3491.
ELISA法测定去甲斑蝥素对VEGF的影响:ELISA实验提示空白组细胞VEGF表达量明显低于12μmol/L和96μmol/L斑蝥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表明,斑蝥素能够抑制U87MG细胞分泌VEGF。
Statusand progressof diabetes treatment drugs
LiLuoyu1,Xu Kunjie2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ofGulin Town,Yinzhou District,Ningbo City,Zhejiang Province 3151001The Second HospitalofYinzhou District,Ningbo City,Zhejiang Province3151002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abetes as the research foundation,the literature data of diabetes treatment drugs a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its status and progress are analyzed.In the future clinical treatment,the kinds of diabetes treatmentdrugswillbecome increasingly rich.
Diabetes;Treatmentdrugs;Status;Progress
book=9,ebook=11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2.4